来着死神的凝视-狙击手瞄准镜里的画面
47岁的俄军中央军区第41联合军副司令安德烈·苏霍维茨基少将(Andrei Sukhovetsky)在军事行动中战死。这名俄军少将是被乌克兰狙击手远程狙击射杀的。
安德烈·苏霍维茨基少将
安德烈·苏霍维茨基少将是在基辅前线阵亡的,具体地点不详。考虑到大多数狙击战都发生在1500米以内(欧美两三千米的狙击战例都是在治安战中创下的,实战意义不大),说明安德烈·苏霍维茨基少将当时在前线或者离前线不远的地方,这也是因为俄罗斯将领继承了前苏联红军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靠前指挥。
左臂的国旗臂章表明这是一个乌克兰女狙击手
没谁关心这个乌克兰狙击手是男是女姓甚名谁,重要的是一名俄军少将死了!你把这名乌克兰狙击手碎尸万段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所以说,在目前俄乌战争的城市战环境上,作为防守方的乌克兰狙击手(包括雇佣兵中的)将给俄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那么,俄军方面有没有办法和能力对付乌克兰方面的狙击手呢?
有,俄军有三种办法来对付敌人的狙击手:
一、狙击手对付狙击手
俄军狙击手使用KsvK12.7毫米狙击步枪
用狙击手反狙击是效费比最高的办法,双方狙击手各凭本事找到对方射杀。对付狙击手最厉害的人往往就是一个优秀的狙击手,他可以站在敌方狙击手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推测出敌方狙击手可能的潜伏位置。
缺点是耗时可能较长,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时间是不等人的。
二、用先进的反狙击探测设备找到狙击手
简单说就是利用敌人狙击手手中的狙击步枪发射征候或观测设备来找到他。
1.声探测系统
狙击手开枪总有枪声吧?
反狙击手声测定位系统确定狙击手的位置,是通过接收并测量狙击步枪的膛口激波和弹丸行产生的冲击波来实现的。通常只能探测超声速弹丸。
在阿富汗实验的美国Boomerang车载反狙击系统
Boomerang2麦克风阵列
2.红外狙击手探测定位仪
红外反狙击手探测定位是通过探测枪口闪光,来确定敌方狙击手的位置的系统。
美国研制的“蝰蛇”定向式红外单兵作战和反狙击系统由红外摄像机、计算机、步枪上安装的惯性传感器及显示器组成。红外摄像机采用CCD探测器阵列,探测枪口射击闪光,产生视频信号传至数字信号处理机,推算出狙击手位置。美军狙击手在发现目标后1~10秒即可反击。该装置在武器射程2~3倍的距离上探测概率达100 % ,能提供狙击手位于窗后还是树后这样的详细信息。
大家肯定发现了,声探测系统和红外探测系统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必须要等狙击手开枪后才有可能找到对方。从作战效能角度讲,这仅仅是一个“亡羊补牢”之下策。因为敌人先我攻击、占据主动!
先不说狙击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习惯,就说狙击手对付高价值目标或者重要人物,本来也只打算开一枪。这种被动探测系统最好的结果是发现了狙击手,也干掉了狙击手,但自己要防守或保护的目标也被摧毁或被击杀了。
3、激光狙击手探测定位仪
利用敌狙击步枪上的光学瞄准镜易反射光线的原理探测敌方狙击手的装置。
俄罗斯PAPV反狙击激光探测系统
俄罗斯努杰利曼精密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出“PAPV"反狙击激光探测系统,可有效探测并压制使用光学瞄准镜的狙击手。
据研制人员介绍,这套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基于激光的反射原理。在探测阶段,该系统会发射波长为0.86微米的低能激光束(对人眼无害),并对可能隐藏有狙击手的地区实施连续扫描。一旦激光束碰上瞄准具、眼镜或其他光学透镜,它便会反射回来。在内置的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束后,“反狙击激光探测系统”便会开始将探测到的信息进行对比。传感器可识别波长在0.53-1.06微米之间的激光束。如果确定是瞄准具,那么系统便会发射出高能激光束,以攻击目标。作用距离为300-1500米,每分钟可发射6次激光脉冲。
该系统全重为56千克,但其可在短时间内被分解为两个重量都只有28千克的独立组件,以方便单兵携带。另外,其还配备有一套夜视仪器。
这个系统的缺点在哪里呢?很简单,以前狙击手布置假目标的时候还要做假人带假枪,对付俄罗斯的反狙击探测系统只需要多带一具瞄准镜就行了。
三、轰!
我军大规模列装的PF97式93毫米单兵云爆火箭
狙击手早就有了,但通过技术手段反狙击作战是近些年才兴起的,那么在没有通过声测、红外、激光等手段,己方也没有狙击手时就坐以待毙,当然不是。
由于步兵手上的自动步枪有效射程大都三四百米,与潜藏暗处的狙击手对射肯定不是好办法,各国军队总结出来的经验殊途同归,大都选择-轰!也就是狂轰乱炸。
美军步兵动辄呼叫航空兵,没有什么目标是一颗500公斤航弹解决不了的,如果实在不行,那么换1000公斤的或者来上两颗就是。
中俄步兵多半选择呼叫炮火支援,152毫米或者155毫米发射的榴弹很容易把建筑物摧毁,直接把狙击手埋在下面。如果距离够近,时间紧迫,还可以用单兵云爆弹解决问题。这时候一枚过去,可能云爆弹从二楼左边窗户进去爆炸,狙击手从三楼右边窗户飞了出来。
云爆弹,Fuel Air Explosive,即燃料空气弹药(FAE)。也称为“油气弹”、“气浪弹”等等。
而俄军目前面临的城市战反狙击难点在哪里呢?
首先是由于这些年俄罗斯经济不佳,虽然像“PAPV反狙击激光探测系统”研发出来了,俄军也没钱采购大批量装备。要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样,科技也是战斗力!
另外一个才是根本问题,虽然俄军给出了撤离通道和撤离时间,但是很显然乌克兰政府心知肚明,如果把妇幼老弱撤出交战区,那么自己恐怕守不住基辅了,所以拼命留下平民在交战区让俄军投鼠忌器,不敢放手拆迁。
毕竟,俄军还有大杀器没用呢,号称“炸弹之父”的FOAB,2009年7月12日,俄罗斯对这款空投高功率真空炸弹进行了投放试验。“炸弹之父”利用了纳米技术,它的填充炸药为7.1吨,比美国的炸弹之母填充炸药少,但爆炸时相当于44吨的TNT爆炸。
这就不是所谓的拆楼而是真正“夷平”了,连敌方狙击手都不用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