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东风-17是目前最先进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吗?-军武数据库的回答-头条问答》的评论,W君就和粉丝说要专门写一篇文章的,不过之前给忘了……幸亏有个读者又回复了一下,今天就开始写吧:
就东风-17的性能,请参阅前文,我们的确是现在部署最先进的超高音速武器的国家。
在东风-17公开亮相后的三个月,俄罗斯列装了先锋高超音速飞行器,并列入战备值班。
去年下半年,咱们的小邻居也搞了一个和东风-17十分神似的武器。
再加上俄罗斯空射型的匕首导弹
世界上真正进入服役状态的超高音速武器也就这么(三)四种,小邻居那个服役与否W君还真不知道。再有的超高音速武器包括日本研制的超高音速反舰导弹,和印度布拉莫斯2巡航导弹
但因为日本和印度的这两款“超高音速”武器只是马赫5-6的级别,因此对于强有力的防空系统并不构成太大的威胁。所以W君也就没有把他们列在超高音速武器的范畴内。
以俄罗斯的匕首导弹为例,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已经达到了马赫10-12,我们的东风-17也达到了马赫14级别。这样的武器才真正的对现代防空系统构成威胁。
而先锋导弹则是另外一个思路,速度达到了马赫27,W君一直认为这是扩展攻击范围的洲际导弹,咱们稍后在文章中会详细说。
说正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任何武器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东风-17也是如此,没有必要把它当作一个万金油来看待。
东风-17的设计构想是利用末段高速机动来突破敌方防空系统的一种中程导弹。目前可以说东风-17是最好的中程导弹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看一下东风-17的弹道(当然了这个图片只是示意图,东风-17的打击距离并没有图上那么远),东风-17在再入的时候会利用自己的独特气动外形在卡门线附近打水漂,这样,导弹的飞行距离就可以有巨大的提升。但是由于高空大气的阻力会导致这枚弹头的速度降低。到了东风-17真正进入大气层的时候会启动东风-17后部的火箭发动机,对速度进行补偿。同时依靠火箭发动机的适量推力让东风-17获得复杂可变的飞行轨迹。
本来依靠乘波体的气动控制面就可以让东风-17在最终进入大气层后高速机动,但什么要“多此一举”的再加上两个固体火箭发动机呢?省下火箭发动机重量多增加一些战斗部重量威力不是更大吗?原因就是必须用火箭发动机维持东风-17的最大速度。也只有在马赫14以上才可以无视现在地球上任何防空系统对末端弹头的拦截。
例如萨德,它的最大拦截速度是马赫12。对于一般的近程、中程导弹,飞行速度为马赫8.2的萨德拦截弹的拦截效果是极好的,但对于东风-17几乎无能为力。
但为什么东风-17的技术很难出现在远程导弹或者洲际导弹上呢?原因就在于现在远程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马赫14-17、洲际导弹更是可以达到马赫23-27的末段速度,这只需要更小的变轨飞行就可以无视地面防空火力了。把东风-17的弹头放在洲际导弹上不如多增加战斗部的重量。
同时,洲际导弹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中段反导系统的威胁。
之前给大家讲了一个公式,在《试射仅仅是弹道导弹测试的一小部分,详细说说弹道导弹测试》中。
导弹的射程和导弹的关机点高度、角度向量和关机点速度有直接关系。大家会觉得上面这张图片中导弹飞行的距离越远,弹道的高度就会越高。其实并不是这样,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的地球是球形的,所以上图的R这条线在飞行距离越远的导弹上看越近似于地球的曲面,而h这条竖线是从地球的球心开始计算的。这样一来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在下图才能更接近于真实状态:
这就导致了,虽然洲际导弹导弹可以打击接近2万公里远的目标,但是真正的飞行高度最大也就只有400公里。在中段导弹的飞行速度很低,并且飞行高度也不高。这才是被拦截的最好时机。
所以洲际导弹搞好了中段防护就可以基本上安枕无忧了,到末段的高超音速大气层内机动就有那么一点点画蛇添足的嫌疑了,洲际导弹毕竟末端被拦截的概率几乎为0,0+0也就还等于0。
读到这里,就有人会问了,俄罗斯的先锋导弹也是洲际导弹,为什么要加入末段机动的功能呢?
这件事其实和不同国家的战术战略有关。俄罗斯是一个洲际导弹大国,他们的洲际导弹占世界所有洲际导弹数量的70%以上。他们如果动用洲际导弹并不会只发射一枚,而是几百枚分为一到两个波次进行发射,以求对多个目标进行打击。
在苏联时期暴露出来的核打击地图上就显示了一些重要目标往往会挨上数枚核弹。
但是,战争也是要看效费比的。借助于人造卫星和其他情报手段,大国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就评估出核弹打击的效果。但是发射出去的洲际导弹往往要费行20-40分钟才可以最终送货完毕。当一个地区已经被核弹饱和打击而失去了打击价值后,放在之前在途的洲际导弹就是浪费掉了。这时候洲际导弹的机动变轨功能可以让这些本来会被浪费掉的洲际导弹通过大气层内的运动去打击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外的次级目标。这也就是俄罗斯先锋导弹提高效费比的一种方式。但要明白的是人家“家大业大”,这么玩是玩得起的,咱们更多的是做好发射前的测算和评估,才能确保不产生重大浪费。至于依靠乘波体高速机动突防,在洲际弹道导弹的需求上还就微乎其微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