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是福神崇拜,是祈福民俗,是福字吉语……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历史底蕴深厚,民俗文化多彩,“福”元素随处可见,“畲”味十足。一个个“福”文化,在美丽的畲乡大地上,开出了一朵朵绚烂之花。
傩面欢歌(何燕 摄)
傩舞祈福软陶(青水畲族乡政府 供图)
傩面祈福
打黑狮,又称傩面舞,历史源远流长,是青水畲族乡民间传统民俗、重要文化娱乐项目之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面,形为畲乡一种吉祥之物,是勇猛、正义、喜庆的象征,被民间赋予了避邪镇恶、吉祥平安之意。如今,由此衍生的“傩舞祈福”软陶、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将这份“福气”传递给了更多人。在“全福游 有全福”福建文创市集福文化文旅创意作品大赛中,由黄雪花和洪立新设计的“傩舞祈福软陶”文创作品荣获入围奖。“傩舞祈福软陶”迷你可爱,文创钥匙扣便于携带,保留了傩面舞的传统元素,不仅可玩、可赏,还可以作为礼品寄托祝福。
畲乡剪纸(罗联永 摄)
畲族剪纸(青水畲族乡政府 供图)
畲剪寄福
畲族剪纸,其强烈的造型性和装饰性,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广泛应用于婚宴喜庆、传统节日等场合。畲族传统剪纸,以线条造型、平面造型艺术为主,大多表现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走兽、人物、吉祥图案等,作品采用谐音、象征、会意等方法,以高度的概括力、丰富的想象力来表达畲民对幸福和理想的期望。其中,畲族剪纸“福”“禄”等字花,不仅取自书法艺术造型,还以鸟字文剪出,优美图案和美好心愿相得益彰。
畲族刺绣(青水畲族乡政府 供图)
畲族刺绣(青水畲族乡政府 供图)
畲绣传福
畲族刺绣,是畲族的家庭妇女们在劳作之余,制作应用于服装饰品,并逐步拓展到生活生产的各种物品上,特别是宗教祭祀用品。刺绣的题材来自生活的观察与意象结合造型,图案内容大多是凤凰、喜鹊、梅花、牡丹等花鸟。这些图案不但美化服饰,还有“五福(蝠)捧寿”“绿(鹿)早生孙(笋)”等深刻涵义,一针一绣之间传递了满满的美好祝愿。
福临堡(陈广程 摄)
古堡临福
福临堡,亦称福临堡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水畲族乡过坑村,始建于1741年(清乾隆六年)。它在当时匪患蜂起的社会,像堡垒一样为畲乡人民提供防御避难和储备场所,让人们得以生存繁衍,福气自然降临,故得名“福临堡”。该堡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为四方堡,坐西朝东,门框两边有一副藏头联:“福善从知天泽渥,临门还见日精华。”如今,古堡虽历经沧桑,仍静伫畲乡一隅,成为一方百姓的心灵归所。
END
转载来源:中国绿都最氧三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