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天眼”挑战星际磁场标准模型

0
分享至

1月6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新成果。

在该成果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等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

研究发现,星际介质具有连贯性的磁场结构,异于标准模型预测,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这是FAST产出的系列重大成果之一。

自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至今,FAST已运行近两周年。

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它已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

《自然》杂志封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又一重磅,挑战星际磁场标准模型

磁场在恒星、行星和生命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程复杂。

“磁通量问题”是恒星形成经典三大问题之一,分子云的星际磁场强度测量是全球天文界的共同挑战。

恒星诞生于分子云中,分子云中的致密区域发生塌缩,最终形成恒星。

恒星磁场的标准模型认为,在恒星形成过程中,磁场和重力是相互抗衡的力量,在分子云密度高的地方,重力越大,磁场也越强。

按照这一模型,重力和磁场不断拉扯,以至于恒星形成需要上千万年。

测量分子云的星际磁场强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可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的唯一手段就是“塞曼效应”。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根据光谱的变化,科学家就可以反推出磁场的强度。

但是,探测分子云的塞曼效应难度很大。“分子和磁场的作用普遍非常弱,塞曼效应也非常弱。”李菂说。

为更好地测量出星际磁场,李菂团队另辟蹊径,原创出一种通过测量氢原子的谱线来测量星际磁场的方法——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

“原子对磁场的响应会比分子强。氢原子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宇宙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同尺度物质分布的最佳示踪物之一。”李菂说。

FAST为李菂等人提出的新方法创造了应用的机会。“FAST是探测暗弱中性氢源的利器。”李菂说。

通过FAST,研究人员测量了L1544分子云包层的磁场强度,首次实现了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塞曼效应的探测,也实现了利用原子辐射手段来探测分子云磁场的“从0到1”的突破。

研究人员发现,与标准模型的预测结果不同,星际介质从恒星外围的冷中性气体到原恒星核,具有基本一致、连贯性的磁场结构。

“由此,我们将恒星形成的时间从上千万年减少到百万年。”李菂说。

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

未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理查德·克鲁切尔评价:“通过观测中性氢窄线自吸收的塞曼效应,FAST首次揭示了在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磁压不足以阻止引力收缩,这与恒星形成的标准理论不一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形成的天体物理过程至关重要,并显示了FAST在解决重大天体物理问题方面的潜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运行两年,FAST产出一系列大成果

从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至今,两年来,FAST好消息频传。仅2021年,FAST就产出了不少重要成果。

2021年10月14日,《自然》发表了FAST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的成果。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射电爆发现象,由于起源未知,它成为天文学研究的热点。

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利用FAST对快速射电暴FRB121102进行观测,在约50天内探测到1652次爆发事件,获得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超过此前本领域所有文章发表的爆发事件总和。

这一成果还首次揭示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

“FAST多科学目标巡天已经发现至少6例新快速射电暴,为揭示这一宇宙中神秘现象的机制、推进这一天文学全新领域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王培说。

2021年5月,《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发表了FAST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的成果。

发现脉冲星是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观测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领导的FAST重大优先项目“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在不到两年时间内,累计观测了约620个机时,完成了计划搜寻天区的8%。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曼彻斯特评价:“发现这么多脉冲星令人印象深刻”“发现如此众多毫秒脉冲星是一个显著的成就”。

“截至目前,该项目新发现279颗脉冲星,其中65个为毫秒脉冲星,在双星系统中的有22颗。”韩金林说。

2021年12月,《中国科学》以封面及编辑点评文章形式发表了FAST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的成果。

在这项成果中,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将FAST与高能波段的重要空间天文设施——费米伽马射线天文台大视场望远镜(Fermi-LAT)相结合,进行天地一体化协同和后随观测,发现了多颗脉冲星。

多波段合作观测不仅开启了FAST脉冲星搜索新方向,而且打开了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为研究中子星星族演化和探测引力波提供了更多样本。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面向未来,观天利器正摩拳擦掌

FAST频繁产出大成果,与其运行效率和观测质量密不可分。

“一年来,中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FAST的开放运行和科学研究工作,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了FAST科学委员会、时间分配委员会、用户委员会,统筹规划科技方向,遴选重大项目,制定数据开放的政策,充分发挥FAST的科技效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院士说。

在体制机制的保障下,2021年,FAST的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已远超国际同行预期的工作效率,为FAST科学产出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21年,FAST一半的机时用于优先和重大科学项目,45%的时间用于自由申请的项目,10%的时间用于国际开放项目,5%的时间用于应急观测。”中科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说,“FAST正在考虑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1%的观测时间,目前相关申请、遴选方法仍在讨论之中。”

他介绍,FAST的优先科学目标包括研究快速射电暴的物理机制、搜寻脉冲星、利用脉冲星测时阵列探测引力波、通过21厘米中性氢辐射探测星系和宇宙大尺度结构。

此外,FAST的另一使命是寻找地外文明,包括寻找第二地球、截获外星人通信以及寻找生命分子。

2021年3月31日,FAST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向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此次征集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共7216小时的观测申请,最终14个国家(不含中国)的27份国际项目获得批准,并于2021年8月启动科学观测。

“中国射电望远镜发展坚持走‘独立自主’与‘国际合作’的道路。”武向平说。

关于未来,武向平表示,FAST将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宙研究、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脉冲星测时与低频引力波探测等方向,产出深化人类对宇宙认知的科学成果。

来源:中国科学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Phone Ultra 折叠屏确定!预计16499元起

iPhone Ultra 折叠屏确定!预计16499元起

花果科技
2025-03-25 22:07:28
湖南为何成为南方人口减少最多的省份?

湖南为何成为南方人口减少最多的省份?

武当云中客
2025-03-26 07:42:47
大反转!亚亚已乘飞机离开台湾,现场多人送行,3个孩子留下!

大反转!亚亚已乘飞机离开台湾,现场多人送行,3个孩子留下!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3-25 22:14:28
去“英伟达”化迈出关键一步!传蚂蚁集团已转向国产AI芯片,效果不逊于英伟达高端芯片

去“英伟达”化迈出关键一步!传蚂蚁集团已转向国产AI芯片,效果不逊于英伟达高端芯片

挖贝网
2025-03-25 22:38:56
国运之战!中国第3次重大战略转向

国运之战!中国第3次重大战略转向

柏年说政经
2025-03-26 17:21:20
德媒:德国总统解除朔尔茨总理职务

德媒:德国总统解除朔尔茨总理职务

参考消息
2025-03-26 14:42:04
来自日本的志愿者们抵达了哈尔科夫,带来了来自日本的问候

来自日本的志愿者们抵达了哈尔科夫,带来了来自日本的问候

清滨酒客
2025-03-26 14:44:13
后续!四川高空抛物砸死快递员罪魁祸首身份曝光,三个家庭天塌了

后续!四川高空抛物砸死快递员罪魁祸首身份曝光,三个家庭天塌了

阿矗论古今
2025-03-26 17:20:30
英媒:全球资本从印度“大逃亡”,并全速涌入中国

英媒:全球资本从印度“大逃亡”,并全速涌入中国

敏睿纵览
2025-03-26 16:00:03
养老金调整落地!3月26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正式出炉

养老金调整落地!3月26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正式出炉

风口招财猪
2025-03-26 01:53:19
两味药去白发,四百年前的老方子,不该被埋没,记牢了!

两味药去白发,四百年前的老方子,不该被埋没,记牢了!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3-26 08:35:17
德媒:美国也许不会回头了

德媒:美国也许不会回头了

参考消息
2025-03-25 16:43:28
大S儿子小箖箖近照曝光,直播时笑得很开心,不再为失去妈妈悲伤

大S儿子小箖箖近照曝光,直播时笑得很开心,不再为失去妈妈悲伤

小seven的囧囧啊
2025-03-26 15:54:18
李显龙发预警,中美将有一场“惊涛骇浪”,建议中国不要对美反击

李显龙发预警,中美将有一场“惊涛骇浪”,建议中国不要对美反击

空天时代视频
2025-03-26 17:21:06
新疆37分惨败山东跌出前4!从争冠队沦为大礼包,刘炜遭信任危机

新疆37分惨败山东跌出前4!从争冠队沦为大礼包,刘炜遭信任危机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5-03-26 21:57:47
驻德美军撤离,德国没有特朗普想象的沮丧,反而很高兴

驻德美军撤离,德国没有特朗普想象的沮丧,反而很高兴

桑未落
2025-03-26 16:13:17
女子出轨杀丈夫,嫁情夫后再出轨,2018年为保护新情夫说出杀人事

女子出轨杀丈夫,嫁情夫后再出轨,2018年为保护新情夫说出杀人事

汉史趣闻
2025-03-26 08:38:51
不许中国买石油?两家中企被美制裁,不到24小时内,中方反将一军

不许中国买石油?两家中企被美制裁,不到24小时内,中方反将一军

兵说
2025-03-25 23:29:37
医生告诫:肠癌早期不是疼痛,而是身上出现这4大表现,一定注意

医生告诫:肠癌早期不是疼痛,而是身上出现这4大表现,一定注意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3-25 16:40:56
深圳卫视前主持人李如儒,讲真的,这颜值这身材不出道真可惜了

深圳卫视前主持人李如儒,讲真的,这颜值这身材不出道真可惜了

削桐作琴
2025-03-26 17:07:08
2025-03-26 23:43:00
中科院之声 incentive-icons
中科院之声
中国科学院官方账号
12896文章数 537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传比亚迪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550万辆

头条要闻

周继红退休:曾铁腕开除田亮 带跳水队揽46枚奥运金牌

头条要闻

周继红退休:曾铁腕开除田亮 带跳水队揽46枚奥运金牌

体育要闻

冯潇霆:我们这代人,离世界杯就差一点

娱乐要闻

陈慧琳,撕下了“李湘杨幂”的假面具

财经要闻

抢疯了,资源战一触即发

汽车要闻

搭载千里浩瀚智驾 旗舰大六座领克900预售33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游戏
亲子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广西三月三搜索量上涨超400%

口腔溃疡老不好,是癌变信号吗?

BLG苦吞首败!携手WBG晋级登峰组!EDG两次不敌WE,跌入涅槃组

亲子要闻

蚕豆病禁忌用药和慎用药,建议宝妈收藏起来

军事要闻

特朗普:俄乌将就海上停火达成一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