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知网到底是个什么网,它怎么用天下人的知识来赚钱?

0
分享至

单仁行的朋友们好,因为单仁老师昨天讲课声音完全嘶哑,本期由我们老朋友玥玥进行录制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2098天

(录音可在点击播放后自行调整倍速)

01

企业,作为一种知识科技的布道者和商业组织,做知识的生意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商业生态。

在中国的校企,有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同方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有被众人唾骂,恨不得当场倒闭的企业。

比如说知网。

作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知网,因为一个官司,引出了众多学子和老师的控诉,颇有一种“天下学者苦知网久已”的架势。

虽然说大家骂的很痛快,但很多人连知网究竟是个什么网?它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它商业模式的逻辑是什么?它怎么利用知识赚钱,变现路径是什么?

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搞明白。

看懂一家企业,不能靠简单的喜好感官来做判断,而是从商业角度来剖析。

今天我们就来查一查知网的户口,看看知网构建的商业模式,为什么能赚得50%以上的毛利,又为什么遭到这么多人的痛骂?

02

知网究竟是个什么“网”?

知网的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是清华毕业生、原物理学院老师王明亮。

王明亮在清华任教的年代,属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前夜,当时想要查阅资料,就得去图书馆一本一本的翻书。

一线教师王明亮,就有了想要开发一款数字化图书馆的想法。

这个提议得到了清华领导的大力支持,在1995年正式立项,一年后开始对外运营,两年之后就从清华大学独立了出去,成立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专门运营这个项目。

真正的蜕变在1999年,这是知网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世界银行在上一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

王明亮就顺势提出建设中国学术知识的网络平台,把知识线上化,得到了国家部委的重视。

并且,他主持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行业标准下令执行。

这就等于是现在的国标了。

这个标准出台后,清华大学马上带头加入,其他高校也纷纷相应,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几乎无偿贡献了自己的学术资源,这是知网能形成“知识垄断”的基础。

这一年的6月,互联网在中国兴起。

为了实现学术从光盘到互联网的转变,王明亮开始着手建立中国期刊网站,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中国知网。

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学术界大力支持,各种批文一路绿灯,中国期刊网项目甚至被列为了国家火炬计划。

知网也迅速成长为学术资源市场上的巨无霸,后来的万方、维普都难以望其项背。

当然,此时的知网还不能称为企业,更像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国家项目。

因为,知网除了出版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很好的变现方法,高校和学生对知网没什么需求,王老板也只是一众清华校企老板中“烧冷灶”的那一位。

王老板该感谢的,是像翟天临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出现。

从2007年开始,因为越来越多学术抄袭和造假,高校开始要求硕博士论文毕业必须进行论文查重检测。

这么一来,知网的变现之路柳暗花明,还有谁能比知网的存放的论文更多呢?

嗅到商机的知网开发出了一套论文查重系统,举行了近2000场培训会议,靠着地毯式的推广,让中国所有高校都用上了知网。

2014年,随着本科生毕业论文也要查重的规定一出,知网就成为了中国每一个学者都避不开的那张“网”。

03

“知网”姓“国”还是姓“私”?赚的钱去了哪?

绝对的垄断,必然带来绝对的利润。

知网查重的费用马上就涨价了,但这里要强调一下,知网的查重通道只对机构开放,这是一项TO B的生意。

在查重这件事上,知网没挣“穷学生”的钱,而是众多高校的钱。

连TOP 2的北大都曾经跳出来说知网收费太贵,可想而知,知网是开了多高的价。

当然,清华是一句声没吭的。

很多人骂知网,其实都没有骂到点子上。

当前网络社区当中,年轻人左倾思潮兴起,很多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在听到媒体渲染知网“垄断”、“暴利”之后,就马上开始骂知网是“无良资本家”,要将知网收归国有,变成公益产品。

这其实也是对知网商业性质和股权架构的一种误判。

与知网相关的,是创始人王明亮担任董事长的四家公司:

其中第1家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第3和第4家都归属于上市公司同方股份。

很多人的疑惑出在第2家的同方知网身上。

因为它的母公司,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企业:知网国际控股。

难道知网是个外企?中国高校的经费都被国外资本赚了?

实际上,这家“外企”是由同方股份全资控股的离岸公司。

这就像我们曾经所说的VIE架构,想要在海外上市,或者引入外资,必须要在股价架构上再套上一层离岸的包装。

所以,知网既不是个人拥有的私企,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国企。

它在总体上是由国家控制,但里面也掺杂了不少私人利益。

知网的运营者,是清华校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那么,知网上收取的种种费用进了谁的口袋?

我从几年前的一份判决中找到了知网的解释:

知网收的钱还是流进了清华大学的口袋里,同方系只是提供了技术支持。

换句话来说,高校的钱原来都被清华挣去了,难怪北大要跳出来。

当然,进了清华算是财政经费左手倒右手,我们四舍五入一下也算是进了国家财政。

所以说,知网利用垄断地位谋取私利,并不准确。

但是,知网也没那么无辜。

杂志社负责知网的运营和费用收取,是清华全资的校企。

但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方股份,是上市公司,虽然大股东是国企,但国资整体占比只有36%,盈利是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知网内部的利润分配规则,但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测:

知网的运营成本就是同方知网的收入。

作为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自然肩负为母公司创造利润的责任。

同样作为这几家公司共同的CEO,同方股份的副总裁,王明亮也有动力开展自己的“涨价”政策,不断提高知网的盈利能力。

毕竟收入高了,业务多了,清华有钱赚,同方知网也有更多钱分,同方股份的财报才会更好看。

这可以很好的解释知网“吃相难看”的原因。

04

反垄断要不要“反”知网?

关于知网的诉讼有800多条,其中大多是著作权纠纷,可见知网侵害了多少学者的合法利益。

国家层面也关注到了知网的行为,但措辞很谨慎。

反垄断不是反商业,不是看哪个企业不顺眼,就要反垄断,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知网这种“学术垄断”的地位,是不是可以应用在反垄断里?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知网是不是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知网的崛起,是在于国家的扶持,变现的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财政经费左手倒右手。

但是,资金流入清华的校企,并不等于返还给了国家。

2013年官方公布的校办企业统计数据显示,校办企业利润上缴财政的比例大概在10%,剩余基本留作学校经费。

但是,作为中国最顶级的大学,本来就享受着全国最高的财政拨款,还要靠着自己的校企去吸血其他的的高校,是不是进一步加大了其他高校与清华的差距了呢?

知网相关的同方系公司,虽然是国资控制,但毕竟是上市企业,有近70%的私人股份在其中。

真的利用垄断地位谋取暴利,肯定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的精神。

第二、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知网是否阻碍了学术科研的发展。

知网本身这个线上的学术数据平台,为中国的科研学术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促进了中国科研数字化整体的传播进程。

未来,知网要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数据库,而是人才培养、企业创新、决策参考的一个流动性的平台。

综合来讲,知网未来要成为带动学术科研发展的平台,它身上带有很强的公共属性,并不适合完全的商业化运营。

比如两头收费,一边盘剥各大高校,坐地起价,另一边压榨创作者,窃取作品著作权,这是不能存在的。

实际上是,一些小的改变已经开始,比如说清华正在无偿移交自己的校企,同方股份的大股东大股东是清华,12月20日清华切割给了中国核工业集团。

这种“无偿”意味深长。

05

今天我们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聊知网,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次的知网事件和近期的很多事一样,都反映了未来商业逻辑改变的大趋势。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40年的快速发展,这两年在产业升级、疫情、国际竞争的重重压力之下,走到了一个“瓶颈”。

想要突破瓶颈,压力不可谓不大。

普通老百姓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35岁竟然成为了退休失业的标志,这离65岁的法定退休足足差了30年。

企业主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特别是这一年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以及市场需求的疲软,没有好做的生意。

国家更是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一次提出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所以,共同富裕、反垄断被提上了日程,这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基调。

互联网巨头的天价罚单,网红主播上亿税款,都是其中具体的表现而已。

作为老百姓,我们应该对公平充满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

作为商业参与者,企业经营者,我们更应该明白,过去追求快速发展的“草莽”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今天的商业。

在未来,如何在合规、合乎公众利益的情况下做生意,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走的很快,不代表走对了路,站对了赛道,才能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兵国大事
2024-06-04 10:14:25
没完没了!王阳踩马桶拍杂志,评论区里疑似王一博的粉丝又来骂!

没完没了!王阳踩马桶拍杂志,评论区里疑似王一博的粉丝又来骂!

娱记掌门
2024-06-15 14:43:39
7换1!史诗级交易方案!杜兰特重回雷霆,携手亚历山大冲冠

7换1!史诗级交易方案!杜兰特重回雷霆,携手亚历山大冲冠

鬼魅突破上篮
2024-06-16 16:48:19
16日女排联赛最后一轮,若中国胜波兰,8进4战日本,半决赛战巴西

16日女排联赛最后一轮,若中国胜波兰,8进4战日本,半决赛战巴西

元爸体育
2024-06-16 16:55:26
4年2.12亿!抱歉快船,他们真打算顶薪挖走保罗乔治

4年2.12亿!抱歉快船,他们真打算顶薪挖走保罗乔治

鬼魅突破上篮
2024-06-16 18:22:01
段永平发声,力挺贵州茅台!

段永平发声,力挺贵州茅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6 15:30:08
美媒: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已逐步取代GPS,美国或有巨大风险!

美媒: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已逐步取代GPS,美国或有巨大风险!

吾天
2024-06-14 00:03:56
将帅不和?生死战宁用无脑方昊,也不上韦世豪,提前换下闹事了?

将帅不和?生死战宁用无脑方昊,也不上韦世豪,提前换下闹事了?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4-06-16 16:19:49
电影《狗阵》:票房破1000万,彭于晏尽力了,别怪他。

电影《狗阵》:票房破1000万,彭于晏尽力了,别怪他。

娱记掌门
2024-06-16 14:43:39
太惨了!全线腰斩,中国消费者为啥不愿意为外资品牌汽车买单了?

太惨了!全线腰斩,中国消费者为啥不愿意为外资品牌汽车买单了?

看看娱乐与体育
2024-06-15 17:52:13
总决赛G5前瞻:波神复出难救主,独行侠内外开花,绿军夺冠有变数

总决赛G5前瞻:波神复出难救主,独行侠内外开花,绿军夺冠有变数

开心体育站
2024-06-16 09:12:29
21比4横扫!羽坛头号美女击败中国名将,网友:美貌和实力并存

21比4横扫!羽坛头号美女击败中国名将,网友:美貌和实力并存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5:02
现场:凯特王妃首次带三个孩子乘马车露面,夏洛特和路易长大了

现场:凯特王妃首次带三个孩子乘马车露面,夏洛特和路易长大了

王晓爱体彩
2024-06-15 19:15:10
即将开考!湖北省首次省级统一命题

即将开考!湖北省首次省级统一命题

极目新闻
2024-06-16 13:41:50
妹子你不能挡一下你那里么?那东西让人看了很难为情,尴尬呀!

妹子你不能挡一下你那里么?那东西让人看了很难为情,尴尬呀!

今日搞笑分享
2024-06-16 17:23:04
“派大星”博士,找到啦

“派大星”博士,找到啦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15 23:19:37
媒体人:欧洲杯现场广告都是真实的,没有采用虚拟广告技术

媒体人:欧洲杯现场广告都是真实的,没有采用虚拟广告技术

直播吧
2024-06-15 18:41:04
教育部不批准福耀科技大学,却批准西湖大学,属实非常正确!

教育部不批准福耀科技大学,却批准西湖大学,属实非常正确!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13 21:17:16
全球震呆!法国极右登台惊变,竟因不满穆斯林愚昧,誓要驱逐移民

全球震呆!法国极右登台惊变,竟因不满穆斯林愚昧,誓要驱逐移民

真实星球
2024-06-15 23:06:08
他是中超最惨归化!入籍5年进不了国足 如今要彻底沉沦

他是中超最惨归化!入籍5年进不了国足 如今要彻底沉沦

球事百科吖
2024-06-15 16:31:38
2024-06-16 18:38:44
单仁行
单仁行
我们致力于帮助企业转型互联网
1935文章数 6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头条要闻

母亲去世次日 14岁男孩用其手机买球星卡欠下9万债务

头条要闻

母亲去世次日 14岁男孩用其手机买球星卡欠下9万债务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iOS18来了,苹果的新一轮降价也来了!赶紧上车!

数码要闻

一加 Pad Pro 平板配套键盘与手写笔通过 FCC 认证:腕托支持 NFC

亲子要闻

孩子高热惊厥千万不要慌! 一定要听医生的这样做~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以军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