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美通报批评员工上班摸鱼上热搜,有人听音乐用了22G, 为了防止员工过分摸鱼,于是公司在后台统计每个员工的流量,发现有员工在工作期间玩游戏、刷短视频、听音乐等。
公司对这些员工进行了通报和响应的处罚。这个事情曝光以后,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有人在讨论监控员工行为和公开处罚是否侵犯隐私? 有在讨论现在员工怎么越来越喜欢摸鱼的, 总之是众说纷纭。
1
怎么算摸鱼?
摸鱼就是工作时间,在工作区域占用公共网络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宜,比如说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线上聊天、炒股、出去抽烟等等。
人都要劳逸结合, 摸鱼是人性,适当摸鱼,无伤大雅,但是听音乐都要22G, 这应该是一上班就听音乐的感觉, 还有看视频,刷短视频超过了10G,这也是比较过分的了。
不过听音乐很多时候是做背景音乐,于是吓得我赶紧看下自己摸鱼指数,查看自己工作时间后可生成大概的工作期间听歌“摸鱼”数据。
嗯,看来还是正常的,只是摸了个小丑鱼,属于自愿上班的。
2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摸鱼
1) 集中工作时间有限
对于人来说,一天正常工作时间是8小时,而每个人充分投入到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人没有办法一直高度集中,需要休息,即使是一台机器,也有停下来检修和加润滑剂的时候,给大脑降温,所以从大脑的状态来看,肯定不可能一直深入投入工作中,于是摸鱼再说难免, 可以说是忙里偷闲地摸鱼。
而且每个人的工作不总是一直需要集中的,2012 年,麦肯锡的一项调研发现,知识工作者平均每周有超过 60% 的工作是进行电子沟通和网络搜索,其他工作者们则有将近 30% 的时间只是用于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导致人不能很好的工作,在做网络搜索的时候,看着看着就开始看新闻了。
工业时代,生产线兴起而盛行的效率运动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 Taylor),他广为人知的做法是拿着秒表站在那里监测工人的动作效率——寻找提升工人完成任务速度的方法。生产能力没有任何歧义,单位时间产出产品的数量,人没有摸鱼的空间,所以会加紧做完,赶紧下班。
而在当今职场,我们无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我们只能协助他们。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
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到《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某期曾刊载一幅漫画。画中一间办公室玻璃门上写着“爱洁肥皂公司销售总经理史密斯”。办公室内墙壁上只有一块单字标语:“思考”。画中的经理大人,双脚高搁在办公桌上,面孔朝天,正向着天花板吐烟圈。门外刚好有两位较年长的人走过,一人问另一人说:“天知道史密斯是不是在思考我们的肥皂问题!”
所以员工是否在摸鱼很难监督,于是为摸鱼提供了空间。
2)付出没有回报
在一个公司里面,最累的往往不是拿工资最高,也是不是最厉害的,反而是那些老实人,他们不会拒绝工作,有着成堆的工作,而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有锅背着,有功劳捞不到, 于是有些人开始做出被动的、无奈的选择,那就是摸鱼。
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大家干劲很足,可是经公司的老油条总是挤兑,这个时候新人有两种选择,要么走,找到一家适合自己的公司,要么留下,跟老油条同流合污,欺负下一批新来的,这样公司留下的都是老油条,摸鱼也就成了常态。
当然了,在一些公司,你会发现,加再多的班,也是没用的,因为意识到,自己加班再多,也只是帮老板加速换车。因为发现,即使努力到120分,薪资的涨幅都比不上任务分配的速度。因为发现,工作是永远永远做不完的。于是摸鱼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公司失望以后,有些人开始了第二职业,他们摸鱼炒股、炒币、在公司做代购等等,他们摸公司的鱼,增加自己的个人收入。
3) 工作效率高
有的人工作效率高,能很快完成领导分配过来的任务,一天工作量半天就搞定了,刚开始积极找领导,发现分了更多的活,没有得到激励,久而久之他们开始摸鱼,不在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当然了,也有些公司工作季节性强,忙的时候很忙,而不忙的时候,工作量不饱和,没事做就开始摸鱼,比如说招聘的HR,急需用人的时候,忙得要死,而一旦招完人,则会悠闲一段。
4)企业文化
最近跟某互联网大厂做业务对接,发现他们明天一直有在开会,快到下班了,才开始工作,然后就开始加班,衍生出了996工作制。
进入了这样的公司以后,下班时间已经不再是下班时间,下班时间俨然变成了开始工作时间,白天就是开会,如果不开会,那就摸鱼,否则晚上没有事做啊。
而且,很多时候摸鱼也是伪摸鱼,拼命刷社交软件填满心里的焦虑和时间的空白,真的看天空发呆也是做不到的。
3
监控流量是否侵犯隐私
既然有这么多人摸鱼,对于公司来说,肯定想着怎么监督大家好好工作,而不是偷懒,现在技术发展以后,可以监控流量了。
那就像国美这样是否算作侵犯隐私呢?国美对此进行了回应。
确实可以说的是,在公司上网是属于需要监控,一来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担忧,需要防止公司知识产权外泄, 二来是公司人员众多,需要管控上网流量,让员工正确使用网络,而监控员工上网流量是一部分,只要不监控到员工看什么内容,输入什么,这都不算是侵犯隐私,当然这些都需要提前跟员工培训讲清楚。
4
写在最后
在职场上,认真负责才是正能量,这才是应该有的工作态度,而摸鱼不值得提倡,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加班、开会、PPT,已经让打工人疲惫了,这样员工偶尔摸鱼也是可以理解。不过不能过分,否则公司就会出各种手段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公司更加精细化管理,而不是一刀切地让员工工作,而是要有引导,要有监督,让员工上班有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别忘了分享点赞支持阿布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