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今为何没人再提克隆技术了?看看克隆羊多莉的结局就明白了

0
分享至

综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研究生命的真相,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更是促进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从本质上解释了生命的现象。

20世纪以来,人们从各个角度来研究生命科学,基因工程的兴起使得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较大发展,甚至可能在未来就可以解决掉癌症这个头疼的家伙。在这个过程当中,克隆技术也慢慢开始发展了起来。

克隆技术

克隆其实就是利用人类的技术,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生产与原本的个体有着完全相同的基因组织的过程,是有意识地进行人工复制的手段。

在早期克隆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人们对细菌进行了克隆的试验,培育出了一个里面全是一模一样细菌的细菌群,后来又开始对DNA等生物技术进行克隆,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最后才开始尝试克隆动物。

早在19世纪5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克隆出来了一只非洲爪蟾,在后来也有许多国家进行了克隆,包括我国在内的都利用了胚胎细胞克隆了哺乳动物。

然而这些被克隆出来的动物其实都是从胚胎中得到的遗传基因,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其实是有性繁殖,是有父有母的。

直到小羊多莉的出生,它成为看世界上第一个被真正意义上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实现了人类技术上的无性繁殖,震惊了全世界。

可是小羊多莉的结局并不美好,而这些年来科技不断发展,克隆技术似乎不再被人提起了。

小羊多莉

多莉并不像以往的克隆技术一样,是从胚胎中获取的遗传基因,而是从一只来自芬兰多赛特的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中提取的基因。

也正是这个原因,官方将它取名为多莉,因为当时的一位叫做多莉的音乐天后有着非常丰满的胸部,为了纪念克隆小羊的来源,它才有了这样的名字。

除了上面的基因妈妈,多莉还有着另外两个来自苏格兰的妈妈,它们都与基因妈妈有着面部颜色的区别,是的,苏格兰妈妈们都是黑面羊,一个为多莉提供了卵细胞,一个为它提供了子宫,将它孕育出生。

出生后的多莉拥有着与基因妈妈如同两个双胞胎一样,都是白面的绵羊,只是它们之间相差了6岁,从分子生物学上来讲,两者拥有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其中多莉只有非常少的一些遗传物质是来自卵细胞妈妈。

多莉的出生也并非是非常简单的,科学家们经过了276次的失败,在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下,1996年7月5日,6.6公斤重的多莉诞生在了英国。

事实上,多莉一开始的名字是“6LL3实验体”,这都不能说是名字,而是一个代号。相关负责人称,为多莉取名只是为了让科研更加被人类所接受。

从多莉一开始的代号我们也能知道,虽然多莉在1997年被公布后轰动了世界,成为了全球最有名的小羊,但它的一生也被安排好了,毕竟它只是一个“实验体”。

从出生以后,多莉生活在世界上最好的羊圈里,吃着世界上最鲜美精细的草料,甚至连周围一起玩的小伙伴也是科学家们经过了精挑细选选择出来的有着优良基因的小公羊们,并且与其中一只生下了幼崽,但它只能生活在这里,不像其他绵羊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

一般来说,普通的绵羊正常情况下有着12年的寿命,多莉却在第3年开始衰老,并且拥有了老年绵羊才有的病症,甚至现代技术无法将它治愈。

随着年龄的增加,多莉也越来越痛苦,在2003年,科学家最终决定将只有6岁的多莉安乐死,让它“幸福”离开。

而在它死后,多莉的尸体被制作成了标本,被放置在博物馆展览。

多莉的事情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在原本有着12年寿命的绵羊中,多莉的年龄到底是应该根据给它提供了基因的6岁白绵羊开始算,还是从0岁开始算呢?如果从0岁开始计算,那么多莉为什么又会在壮年时期有这么多的老年病?

克隆技术为什么不再被人提起

多莉的出生意味着高度分化成熟的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也可以保存遗传信息,并且能够被克隆出来,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科幻小说当中的克隆人也将不会只是人们对于未来的幻想了?

多莉的结局也表明了克隆技术的缺陷性,也就是早衰现象。有人认为是因为继承了基因母体的年龄,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在克隆的过程中对细胞造成了物理上的损伤,因此才导致了多莉的痛苦。然而不管怎样,克隆技术都依然存在着安全上的隐患。

如果克隆技术一旦被没有底线的科学家用在了人类身上,克隆出来了一个人类,那么或许会在未来违背人类的传统道德伦理,甚至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秩序。

试想一下,被克隆出来的人到底是作为实验体而存在,还是拥有人权,享用自己的社会地位?

他将不会拥有人类社会中的家庭单位,因为他只是人为操作制造出来的“复制品”,将在人类社会中没有安身之处。而对于克隆人的基因母体而言,克隆人到底是他自己,还是一个另外的人,都是非常需要考虑到的事情。

可以想象,第一个被克隆出来的人将会和多莉一样,被打上实验体的标志,终生活在镜头和监视的面前,也因此, 59届联合国会议通过投票的方式通过了克隆禁令的宣言,要求各国禁止以任何形式进行人类克隆技术,但这其实只是政治宣言,并不存在强制性和约束力。

许多国家为了避免克隆人类造成不可控的影响,都禁止了克隆人。更何况克隆技术也并不完善,被克隆出来的动物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现在很少有人会提起克隆技术了。

其实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克隆固然违背伦理道德,但如果正确使用,进行治疗性的克隆研究,其实是对人类本身有着非常大好处的

比如在1997年,我国医学专家就在白鼠身上克隆出了人耳,是全球第一个使用体外细胞繁殖的模式,如果应用得当,那么可以为那些失去了器官的人重新获得希望,这是有利无弊的好事。

结论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应该恐惧的,不应该是技术本身,而是错误地运用。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有较大的好处,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利用这项技术来进行不法实验的行为,而不是听到克隆就色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天是6月15日下午,突然传来一个重要消息,或引发巨大影响吗?

今天是6月15日下午,突然传来一个重要消息,或引发巨大影响吗?

股市皆大事
2024-06-15 11:44:48
坎贝尔:美国应与中国“谨慎共存”

坎贝尔:美国应与中国“谨慎共存”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4 07:21:23
世体评欧洲杯西甲最佳阵:姆巴佩、贝林厄姆领衔,亚马尔在列

世体评欧洲杯西甲最佳阵:姆巴佩、贝林厄姆领衔,亚马尔在列

直播吧
2024-06-14 16:33:16
中专女生进全球数学赛12强,网友质疑开卷可能作弊:若下周决赛闭卷也获奖我愿道歉

中专女生进全球数学赛12强,网友质疑开卷可能作弊:若下周决赛闭卷也获奖我愿道歉

爆角追踪
2024-06-15 13:52:00
郑栅洁,添新身份

郑栅洁,添新身份

鲁中晨报
2024-06-15 14:59:03
龙岩一地副市长调整

龙岩一地副市长调整

鲁中晨报
2024-06-15 12:07:05
4位厅干履新

4位厅干履新

鲁中晨报
2024-06-15 11:11:05
主持人李小萌连夜下架争议视频!在镜头前情绪失控,一度哽咽痛哭

主持人李小萌连夜下架争议视频!在镜头前情绪失控,一度哽咽痛哭

真红到出圈
2022-03-26 15:14:44
阿里数赛全球第1名,被大家忽略的徐啸宇,到底有多优秀?

阿里数赛全球第1名,被大家忽略的徐啸宇,到底有多优秀?

冒泡泡的鱼儿
2024-06-15 10:35:02
昆明一电动汽车自燃致人死?印度事、日本车、“台毒”分子造的谣

昆明一电动汽车自燃致人死?印度事、日本车、“台毒”分子造的谣

不掉线电波
2024-06-15 09:13:41
拷问计划生育:50年前7亿人口担心增长;50年后14亿人口担忧下降

拷问计划生育:50年前7亿人口担心增长;50年后14亿人口担忧下降

雪中风车
2024-06-15 08:28:33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09 13:13:48
茅台批发价罕见连跌后能不能止跌?公司会不会出手稳价?

茅台批发价罕见连跌后能不能止跌?公司会不会出手稳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5 01:13:07
土耳其宣布对我国燃油及混合动力乘用车征收40%额外进口关税 ,商务部:最终必定得不偿失

土耳其宣布对我国燃油及混合动力乘用车征收40%额外进口关税 ,商务部:最终必定得不偿失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15:39:11
姜萍取得的数学竞赛成绩有多牛?参赛选手:感到“非常震撼”

姜萍取得的数学竞赛成绩有多牛?参赛选手:感到“非常震撼”

极目新闻
2024-06-15 13:20:21
“欢迎来浙大!”不少高校向17岁天才少女抛出橄榄枝,她上中专是因为偏科?当地村支书回应橙柿

“欢迎来浙大!”不少高校向17岁天才少女抛出橄榄枝,她上中专是因为偏科?当地村支书回应橙柿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4 20:08:52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米筐投资
2024-06-15 07:04:04
苏纳克吻别梅洛尼,人家想着乔·拜登,并不悄悄,普利亚之会终究要散!

苏纳克吻别梅洛尼,人家想着乔·拜登,并不悄悄,普利亚之会终究要散!

新民晚报
2024-06-15 09:51:22
把150万给儿子,女儿一家没了音讯,10年后我们在女儿旧房前痛哭

把150万给儿子,女儿一家没了音讯,10年后我们在女儿旧房前痛哭

半夏解语
2024-06-15 07:00:03
人社部发布最新养老金数据,2024年企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是多少?

人社部发布最新养老金数据,2024年企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是多少?

社保小达人
2024-06-15 12:19:45
2024-06-15 15:58:44
世界有秘密
世界有秘密
究其理,谋其内,科普一切
830文章数 199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G7又把矛头对准中国 公开要求中国别报复

头条要闻

牛弹琴:G7又把矛头对准中国 公开要求中国别报复

体育要闻

残暴的德国战车,和苏格兰的祖传倒霉蛋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游戏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人类幼崽和小鸟的友爱互动,看到这一幕深深被治愈到,“两个都好可爱啊”

教育要闻

17岁中专生姜萍,“爆冷”拿下数学竞赛全球12名,兴趣就是最好的天赋

曝刺客信条之父正与Xbox合作开发游戏 或为《1666》

旅游要闻

如何文艺消夏?乌镇10大活动开启古镇消夏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