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崇祯帝还是被安葬在皇陵当中,没有抛尸荒野。而让崇祯帝保留最后尊严的人,正是将他逼得上吊的李自成。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尸体。如何处理崇祯皇帝的尸骨成为了李自成进北京后的首要大事。
古代帝王,一般即位一年之后就要为自己修建皇陵。但崇祯帝生前忙于政事,无暇顾及自己的陵墓寿宫。不过,李自成一毛不拔,崇祯帝的安葬费用无着落,承办的官员只好向民间募捐,区区银两岂够安葬帝王所需,只能草草入葬。于是,李自成下令把田贵妃的陵寝挖开一个洞,直接把他的棺材塞进去,将崇祯帝埋在田贵妃的墓中。李自成办这件事,着实办得不敞亮,因陋就简。李自成很小气,怎么可能为崇祯建新陵呢?因此,许多工程偷工减料,崇祯帝的陵寝只有地宫没有地面建筑;亡国之君能有何求,能入土为安,与其祖先、家人团聚就不错了。
不久,吴三桂带领清兵打进北京,其口号就是:替崇祯皇帝报仇。而且连清朝也认同为崇祯皇帝报仇这一口号,还将崇祯皇帝上吊的槐树绑上铁链,称其为“罪槐”。满清入关后,明朝在南方还有一定的统治基础,再加上人们纷纷同情这位亡国之君的遭遇。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大臣及前朝遗老及缓和满汉矛盾,凝聚人心,顺治帝决定下旨以帝王之礼重新安葬崇祯。清政府对崇祯帝入葬的田妃墓进行扩建,正式命名为“思陵”,并下令全国服丧三日。顺治十六年,随着地面建筑的建成,思陵全部完工。至此,崇祯帝这才算真正意义上入葬了明十三陵。乾隆时期也曾翻修过,思陵与前十二陵相比,虽说规模小很多,但对崇祯来说已够仁至义尽了,总算得到了认可。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他志向远大,励精图治,事必亲躬;但他却无治国之谋、用人之术;连年的苛捐杂税使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前几任留下的烂摊子积重难返,内忧外患,人祸天灾,风雨飘摇的明朝政权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不过,崇祯帝以死殉国,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