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实拍:国庆节期间赶上秋收,多地农民水中收玉米,真的太不容易了

0
分享至

在今年的国庆假期当中,有很多的工薪阶层和城里人,又有了一个可以到处出门旅游的机会,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更是异常火爆,可谓是人山人海。

而对于那些一年四季靠种地为生的老农民来说,趁着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放假了,孩子们也放假了,就得趁着这几天假期赶紧把地里的庄稼收回家,这样一年的收获才可能避免被打了水漂。

由于今年夏季和秋季的雨水太多,导致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的大部分庄稼被水淹没,老百姓想要把地里成熟的庄稼收回来,就需要费一番工夫和心思了。

我是“老虎观社会”,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这是湖北十堰一位网友,拍摄到的当地农村老百姓,一场大雨导致成熟的玉米全部被大水淹没了。老百姓为了抢收地里的庄稼,不得不准备了好多大盆,然后在盆沿上打眼拴了绳子,把掰下来的玉米运出来。

虽然这一块土地紧挨着村庄,运输的过程中少了一些麻烦,不需要把玉米从地里运出来,再装到三轮车上往家里运。但是仅仅把这些玉米从地里运出来,就费了不少的工夫。

据这名湖北十堰的网友称,该视频是自己收玉米的时候拍摄下来的,家里还有六亩地的玉米需要收获,这才是刚刚开始,玉米全泡在地里太累人了!

这是河北沧州一位网友,拍摄到的自己家里玉米地收获的一幕,由于地里全部被雨水淋湿了,导致人在玉米地里踩踏着淹没脚跟的水里收玉米,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铁板铺在地里,把绳子拴在打了眼的铁板上,把收获的玉米袋子放在铁板上拖出来。

这种土办法看起来省了不少的力气,但是整个人在雨水淹没的地里劳作,还是非常费劲的,如果仅仅靠人力把玉米拉出来肯定不行,需要启动三轮车用绳子把玉米拉到地边,然后装到三轮车上运回去。

同样一位河北沧州的网友在该视频下跟帖称:今天我和妈妈用电车一袋一袋,把玉米从地里拖出来的,累瘫了。可见在这种雨水淹没的玉米地里,大家都是靠这种土办法来收秋的。

这是山东济南一位网友,拍摄到一家人在地里收玉米的场景,无论是大姑娘小媳妇,还是四五岁的孩童,十几岁的少年,甚至连白发的老人也卷着裤管踩在水淹的玉米地里,忙着收获地里的玉米。

这一家人有的用编织袋装满掰下来的玉米之后,再从地里一点一点用手拖出来,有的是装在塑料筐子里,装满了再让年轻人搬出去倒在三轮车上。如此往返好几趟才能把一亩地的玉米收完。

山东聊城一位网友跟帖留言说:“这秋天的水多凉啊,农民收点玉米不容易,谁没有干过这活就不知道种地的辛苦,不支持粮食涨价的专家睁开眼看看吧!”

这是河南商丘一位夫妇,在被大水淹没的玉米地里,正在把收获下来的玉米装在塑料盆里,再用绳子一点一点从地里拉出来。而守在柏油路边的是一辆三轮车,等待着把这些玉米装到车上去,再一趟趟地运回家中。

而这些收获玉米的水中运输工具,是专门用汽车轮胎上面绑了木板,然后再用绳子拴了塑料浴盆,全家人穿着水鞋在玉米地里把玉米掰下来后,专门由夫妻俩把玉米运出来的。

据河南商丘这位拍视频的网友说:“别看这些玉米不值钱,可是老农民一点都舍不得不要,都是春天播种,夏天锄草施肥辛苦种植的,就是再累也要微笑面对啊,发愁也没有办法!”

这是山东聊城莘县王奉镇西宋村的一家人,在大水淹没的玉米地里掰玉米的一幕,其中两个大人站在玉米地里掰玉米,三个小孩子也偷不得闲,帮助家长把掰下来的玉米棒子运到路边。

由于这块地的玉米淹的面积太大了,大人则直接把玉米棒子连同玉米片掰下来,然后装在塑料盆里用绳子拴好,让孩子们一点一点运送到路边。而孩子们也一点不含糊,知道这些庄稼对一家人意味着什么,虽然人小但是力量大,也替家里分担了一点责任。

面对这种大水里收玉米的场景,很多网友纷纷留言称:快叫那些说农民生活好幸福的专家,来体验一下农民的生活吧,现在农民丰收节都有了,可惜一点都看不到丰收的快乐。

老农民历来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即便有国家各种补偿政策在里面,但是分到农民手里的也不过几十块钱,还不够一袋化肥钱。所以,大家才会把这些粮食当成宝贝,再累再苦也要收回去。

在庄稼没有成熟的时候玉米不能收,在玉米成熟的时候又遭遇洪涝灾害不收不行。而一些收获玉米较早的农民,在阴雨天气里竟然又发芽发霉了,依然逃不脱遭遇减产的魔咒,可见老百姓太不容易了。

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老百姓拍摄的一段视频,往往比枯燥的文字更有说服力。对于没有工资和退休金的老百姓来说,无论老幼都是靠土地吃饭的,土地给他们的丰收或者灾害都会一并承受。

大家对于农民水中收玉米的这一幕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跟帖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09:57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议纪史
2025-11-01 22:15:03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侃球熊弟
2025-11-01 20:26:47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策略述
2025-11-01 13:34:59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大刘说说
2025-11-01 14:41:36
事关黄金税收,两部门重磅发布!对个人购买黄金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金价?专家解读

事关黄金税收,两部门重磅发布!对个人购买黄金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金价?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0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如烟若梦
2025-10-30 16:12:15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11:53:11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13:03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17:53
安世中国凌晨发布公告:不存在违约行为,荷兰安世欠付ATGD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安世中国凌晨发布公告:不存在违约行为,荷兰安世欠付ATGD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极目新闻
2025-11-02 09:27:59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2 07:48:01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史政先锋
2025-11-01 20:08:57
一家20多口人都在烟草工作,2022年时干成家族企业?国家出手了

一家20多口人都在烟草工作,2022年时干成家族企业?国家出手了

阅微札记
2025-11-01 19:33:46
6人被查,5人被处分

6人被查,5人被处分

蓬勃新闻
2025-11-01 10:39:13
刘强东章泽天出席会议照片被抓拍,刘强东发朋友圈:让我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

刘强东章泽天出席会议照片被抓拍,刘强东发朋友圈:让我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

深圳晚报
2025-11-02 08:56:22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1:32:14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11:10
2025-11-02 10:59:00
创作者_1613377311931
创作者_1613377311931
关注社会热点,解读人间百态。
2121文章数 2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收藏!2026山东高考报名日程表!18日缴费!第7条公安类院校、专项计划特别注意!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旅游要闻

柏林:博物馆里的科学“校园”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