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全景故事】栏目独家约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前前
小颜今年29岁,只身一人在欧洲读博士。平时,小颜的生活基本上算是两点一线。而自疫情以来,两点也被迫缩减成了一点。长时间的独自居家生活放大了她的孤独。小颜不禁掰起指头算了算上次恋爱的时间,惊讶地发现那竟然还是七年前。
小颜和朋友提起此事时,对方立即向她介绍了多款据说“让很多妹子都找到男朋友”的约会软件。虽说半信半疑,但小颜还是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一方面,朋友给出的成功案例听起来确实靠谱。另一方面,网络也许是她目前唯一可以用来扩大社交圈、寻找恋爱对象的方式了,毕竟人只会和自己认识的人恋爱,去结识更多潜在对象才是当务之急。
1
小颜原以为,所谓约会软件不过是让用户放一张不知真假的照片,在一通左滑右刷的操作后,为自己找几个释放欲望的平台如此而已,和认真发展一段亲密关系毫不相干。坦白来讲,这样的初印象让她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下载了朋友最推荐的那款应用,并没有太多期待。然而,在这个平台上,只是随便放一张照片、写一些资料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用户需要跟随引导,尽可能多的选取能够展示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生活照或者短视频。而在个人资料方面,除了性别、身高、职业之外,还需要回答几个与个人价值观、爱好、经历等有关的问题。如果要让自己看起来有趣、值得交往,必然要选取最能体现自己性格特点的问题来回答。当资料达到平台要求完整度之后,注册过程才算真正完成。
小颜在填写的过程中费劲了脑筋和心思,原以为五分钟就能完成的注册,最后花了近半小时。在收到档案已被成功推送到平台的通知时,小颜想起了此前十分红火的某电视相亲节目。她仿佛听到了那段总是把人轰得脑子一震的出场音乐,正在耳边隆隆响起。她开始觉得整件事变得靠谱了,也许这次真的可以找到男朋友呢?
仅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小颜就收到了七条点赞通知,这令她惊讶。平时,小颜不是个特别爱发照片的人,朋友圈也是空空一片,默默潜水。但在这个平台上,短时间内竟然就有这么多人关注她,赞美的力量更让小颜信心大增。至少现在她相信,自己是受欢迎的。而随着手机上收到的消息越来越多,小颜反而掌握了主动权,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进一步聊天的用户,然而这个初步筛选的过程远比她想象的困难。一方面,她害怕自己落入那个叫“以貌取人”的陷阱,错过其实可能会很有趣的灵魂。而另一方面,她也担心自己并不能从照片,甚至是对方的资料中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很多个在小颜的心里盘旋着,像水边吵闹的海鸥。不过,她最后还是将颜值放在了首位,这能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人格魅力确实会弥补很多外貌上的不足,但这基于长久的相处和逐渐了解、熟悉的过程。而在约会软件的世界里,初印象等于照片是否足够好看,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而小颜也察觉到,显然很多男性用户并不太能知道该如何展示自己,当看到角度非常糟糕的自拍照片时,她甚至都不会点开对方的档案扫上一眼。
刚开始和其他用户进行一对一聊天的时候,小颜很兴奋。她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聊天室中,每个人都是为她而来。然而,有些人打个招呼就消失了,再没有第二条回复。有些人看似有来有往地发着信息,但信息量极低。更有甚者话还没有讲几句,就缠着小颜索要私人联系方式,被拒绝以后就忽然变了态度,疯狂指责小颜不够真诚。在这样令人恼火的时刻,小颜特别希望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份“网络搭讪约会社交指南”。社交礼节并不会在虚拟世界中就消失不见,而那些礼貌、友善甚至语带幽默的用户,也的确更受青睐。至少,他们看起来是些活生生的、理智的人,即便这种礼貌是伪装的,但没有人希望被粗鲁地对待。
和几个用户聊了大半天之后,小颜有点累了。因为她要不断和不同的人说着极其相似的话——“你来自哪里?为什么来这里?平时喜欢做什么?”当这些话题反复几次以后,小颜确实有点麻木了。如果把这情形搬到现实生活中,会像那种在线下进行的“七分钟约会”吧。面前虽是不同的人,但谈起的总是那几个老套问题,来来回回,无休无止。小颜有点不再想要拿起手机查看最新消息,甚至有那么一刻祈祷过千万不要听到手机那“叮”的一声响。
2
第一个提出见面请求的校友男,让小颜重新精神一震。在设置个人档案回答个性化问题时,小颜不想费太多脑子,觉得有个叫“两真一假”的问题最容易,就随手答了。“两真一假”即两个有关自己的真相,一句谎言,比如可以写“我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梨子,不喜欢吃西瓜”,喜欢吃苹果及梨就是真的那部分,剩下的即为谎话。小颜在回答的时候,故意使坏。把谎话写成了自己很爱看哈利波特,然而她恰巧不是大多数哈利波特爱好者中的一员。没想到,在看过好几个错误回答之后,这个校友成了第一个正确猜出小颜答案中谎言部分的人。这让她感到惊喜和愉快。
小颜信手点开他的档案,发现对方不仅是同校校友,资料也很细致,从几张不同场景、角度的照片来看,也是个长相周正的人。所以,当校友男提出约见的时候,小颜便快速地评估了一下这次约见的安全风险。她想起此前在工作中接触过的一位两性关系专家,曾说起自己不太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认为线下交友比线上约见更安全,“如果大家在安全的公共场合,比如白天的咖啡馆,为什么这样的见面会不安全?”于是,小颜接受了法学男的提议,决定三天后下午前去学校附近那间她熟悉的咖啡馆见面。
在前去赴约的路上,小颜又想了想校友男为什么是唯一一个能猜中的人。她翻出手机,发现自己那半句谎话前面多打了一个空格,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又看了一下之前和校友男的其它对话,发现此人措辞极其严谨。很少有人在约见的时候,会一口气报出时间、地点,甚至是见面时长。结合对方法学的背景,小颜觉得合理。她喜欢做事认真的人。
小颜以为自己准时,没想到对方已经提前在咖啡店里等候了。校友男显然精心打扮过,衣装样貌都不落俗套,散发着浓重的香水味道,看起来很职业。小颜觉得,这应该会是一场还不错的初次约会。但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和校友男接下来的对话中产生许多困惑和怀疑。首先,校友男并不愿意介绍自己来自哪里,小颜甚至不知道他是本地人呢,还是和她一样从异乡而来。在聊到职业的时候,校友男也给出了和小颜此前在公开档案中看到的完全不同的回答,即使小颜有所追问,对方也只是含混带过,不做解释。更奇怪的是,校友男也不愿意聊和学校有关的话题。虽然他不会直接拒绝回答提问,但总是故意兜着圈子回避了。说了,又像是什么也没说,让小颜根本弄不清究竟是什么状况。
小颜有点懵了,她忽然觉得自己完全无法从交谈中核实此人的身份和一些基本情况。她忍不住去想,这个人是骗子吗?为什么他如此刻意地回避这些话题?如果根本无法确定对方的身份信息,又怎么可能进一步发展更深的关系?
小颜甚至再想,到底如何去判断对面的人诚实地提供了基本的身份信息,没有任何欺骗呢?平台也没有任何审核机制,只是凭档案完整度去判断用户是否有资格进行线上交友,于是这个身份审核的责任其实就转嫁给了用户自身,就像约会软件并不会为用户的线下约见承担任何责任一样。更可能的是,在小颜怀疑校友男的时候,对方也在怀疑自己。也许小颜一开始对约会软件充满信心,可这并不意味着,她对面前的这个人是否真实、诚恳充满信心。在聊天时试过几次都失败了之后,她真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去打消疑虑了。
终于到了事先约定好的结束时间,小颜没能控制住自己迫不及待想要逃走的心情,“嗖”地从椅子蹿起,却不小心看到了校友男头顶上一片空白。有那么一瞬,小颜觉得有点可笑,也许这是她现在唯一能确定的事情了。她迅速移开视线,握手道别。虽然校友男后来接着给小颜发过信息,但小颜再也没有回复过,他们的关系止步于此。
3
在经历过第一次线下约会之后,小颜有些沮丧,甚至在当晚陷入自我反思之中,迫切地想要归纳出点什么约会经验。在她闷闷不乐的时候,第二次约会的机会来了。起初,小颜是想拒绝的。然而对方说,使用这款软件就是为了交友,如果不见面,又怎么能更好地相互认识呢。想想也对,小颜也想再尝试一次,便应了下来。
这位用户是刚来到邻校系所工作的华裔,比小颜还要年轻一点。在之前的线上聊天中,多次向她面临的学业压力,表达过充分的理解之情,这让小颜觉得,既然大家是同行,文化背景也有重合的地方,想必也能很自如地聊起来。她觉得这次见面会很轻松,和往常到学校时的样子差不多,准时来到约定的校区入口。在烈日下,她握着手机等待了好一会儿,才终于看到慢慢拖着步子走来的眼镜男,这让已经有些微微冒汗的她感到些许不快。小颜调整了一下心情,同眼镜男坐在树下的长椅,像周围三三两两的学生一样随意地聊了起来。
眼镜男几乎不太会说中文,但是熟知各种珍珠奶茶的点单方式,对相关词汇掌握得极好。他给了小颜很多应对学业压力的建议,也向她请教了不少本地生活的攻略。小颜觉得自己像是在进行“新生辅导”,一个每年秋季她都会参与的活动,并不像是在以交往为前提的了解过程中。虽然中文不太好,但眼镜男显然受家庭的影响很深,在说起一些有关个人选择和考学经历的事情时,几次问小颜,“你爸妈也一定是这样的对吧,都是东亚的父母嘛,传统就是这样。”然而小颜的父母很开明,不然也不会对女儿的感情状况不闻不问,几乎从来没有催促过她什么,非常尊重她的私人空间和个人选择。小颜没办法,只好向对方解释,虽然可以理解眼镜男所说的情况,但自己的父母并不是那样。也许,眼镜男那种希望通过寻求认同,拉近彼此距离的心情太过迫切,几次伸手拍小颜的手臂,终于踩中了她心里的红线。
小颜无法接受被亲朋好友以外的人触碰肢体,这让她非常不适,并且觉得十分不礼貌。而对于眼镜男来说,这却好像是他说话时的一种习惯。虽然小颜很想理解他,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会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传统习惯”?但小颜实在无法忍受这种行为,也无法认同。一次,两次,她抱着手臂尽量和眼镜男拉开距离,直到忍无可忍,起身告诉他自己必须要走了。
小颜觉得,眼镜男倒是在之前的线上聊天中说准了一件事,那就是只有线下见过才能更好地认识彼此。如果只是在线上聊天,小颜应该永远不会知道,眼镜男有这样一个她无法接受的习惯,甚至可能觉得他们能够因为有足够的聊天话题,能够在异国他乡产生共鸣,而逐渐产生好感。而现在,小颜觉得大家的某些基本价值观可能并不相同,不太合适。假如,约会软件的最终目的就是按平台宣传所说的那样,帮助用户发展一段长期、稳固的亲密关系,那除了一见钟情、遇到天选之人以外,大多数关系可能都会在第一次约会以后就画上终止符。
对于软件用户来说,最终的判断并不能被初筛和线上聊天完全替代,线下见面才是整个闭环中的最后一步。也许要约见很多人,才能真正找到那个自己心仪的对象。除非有极大的决心,势必要见到一个彼此喜欢的对象,不然对于在这个过程中屡战屡败的用户中,很可能他们会很快失去耐心和信心,放弃网络交友这个渠道。
眼镜男似乎还在回味刚才的话题,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但也没有表现出惊讶,心情看起来似乎不错。他希望还能继续和小颜见面,一起去小城里新开的奶茶店一探究竟,而小颜只想快点离开。她很快又重新回到自己手头的课业中,将一切抛在脑后。后来,眼镜男的确又给小颜发过几条信息,她抽空随手回复了几句,便给手机打开了勿扰模式。在被拒绝过几次之后,眼镜男的头像再也没有跳动过。
4
事不过三,在经历过前两次约会的失望之后,小颜要去见最后一位用户了,一位在本城授课、演出的音乐家。从照片上看很和蔼的样子,在线上聊天的过程中也很真诚。除了偶尔会使用一些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粗鲁词汇表达情绪让小颜稍微不适以外,似乎也是一个可以见一见的对象。况且,小颜真的很想知道,对方强调过好几次“你不懂我们音乐家的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生活,便同意赴约。
当天,小颜本打算依旧按照平常的样子和装束出发,延续与眼镜男见面时的放松姿态,没想到在离见面时间还有一小时的时候,她忽然收到了音乐家的短信,“期待与你即将到来的见面!”
这着实是个很高级的做法,一来告诉对方自己对于见面的期待,二来也是一种提醒,“你可不要忘了我们见面的约定啊”。小颜一下子紧张了,她觉得对方确实很重视这次见面。她立马换了一身显得更精心的衣服,还为此耽误了出门的时间,紧赶慢赶,才踩点准时来到地铁站出口。在那儿,她看到一位背着双肩包、顶着大肚腩的男子。
小颜默默抽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呼了出来。这和她在照片上看到的好像有些出入。不应该是个年轻的、带着些少年气样子的人吗?为什么现在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粗壮的中年男人?但遗憾的是,小颜没有认错,这个人的确就是她要见的音乐家。
买过咖啡,小颜以为他们会找个附近的长椅坐下来聊,不曾想音乐家说自己要去采买一些送给父母的礼物。小颜听了心里一惊,为什么要拉上自己给父母买礼物?难不成一会儿对方的父母还会出现?而且,她也并没有想到要和音乐家走街串巷,去四家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店铺买东西。本来端着没有盖子的纸杯就已经心惊胆战,被没办法一气儿喝完的咖啡溅湿手背,脚下的鞋子也不是为逛街而准备的。小颜有点绝望,她一面应着音乐家的问题,一面隐隐担心自己越来越疼的脚。
筋疲力尽的时候,音乐家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采买过程。他要将这些礼物带给居住在外地的父母,这个周末便会暂时离开这里,回家度假。音乐家对小颜说,剩下的时间可以全部交给她来安排,她想做什么都可以。小颜心里暗暗地想,自己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回家,但好不容易见上了,她还不知道所谓不同的生活究竟有何不同。于是便就近找了个位置坐下,两个人终于好生生地聊了起来。
音乐家同她讲自己是怎么在疫情期间给学生上网课,远程指导他们演奏。因为演出的关系,他的一天通常从下午开始,和小颜的作息完全不同。他还和小颜回忆自己此前的约会经历,有和当时的女友看了一出不好看的轻歌剧,让小颜以后注意避开,还有和前任在一家酒吧喝到酒单上没有的隐藏特饮时的愉快过往。听完音乐家的一席话,小颜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是自己不够了解的,但她能够发现音乐家隐藏的傲慢。为什么要在初次约会的时候谈起自己过往的约会经历,还表现出念念不忘、恋恋不舍的模样?她不太理解。
当晚,正当小颜疲惫地脱下鞋子,倒在沙发上的时候,她收到了音乐家发来的信息。对方说,今天的见面特别愉快,希望下次能够和小颜共进晚餐。小颜叹了口气,回复说有机会的话一定。但她知道,这顿晚餐她是一定不会去的了。
5
如果说在第一场约会后,小颜还会自己复盘一下,希望自己下一次能够做的更好,那后面的两场约会则让她对通过软件找到男友这件事越来越不抱希望。最终,小颜拒绝了软件里另外两名用户的约见请求。这个世界很现实,他们迅速拉黑小颜,断了联系。小颜也将自己的账户关闭暂停,再也不想强打精神去回答任何诸如“你平时喜欢做什么”之类的无聊问题。她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期望过高,又少点运气,比起花时间和软件上的用户周旋,还不如将精力投入眼下的课业之中。她觉得自己现在特别喜欢写论文,甚至胜过去爱一个人。
她默默地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哪有那么容易,谁都不是天真的小孩子了,每个人都已经有了一套固有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仅凭见面聊天三言两语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觉得对方值得交往?也许这是约会软件希望为用户们打造的美好愿景,但这太靠运气。
当然,也有小颜认识的朋友通过网络挂牌相亲或者约会软件喜结良缘,这也是朋友们推荐小颜尝试这种途径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别人的正面案例可能只是幸存者偏差,具体情况落到自己头上,那又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了。
小颜很庆幸自己有过这样一段尝试的经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她更加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自己对约会软件的误解。其实约会软件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工具、一面镜子,平台本身是中性的,不同的经历带来不同的感受,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体验和故事。说白了,感情这事儿还得靠缘分。
本栏目长期接受热点事件当事人、人生经历、职业故事等主题故事投稿。一经采用,将获得丰厚稿酬。投稿发送至 wangyihaogushi@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