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台北市的故宫中,收藏了明代十三帝的坐像轴,一定程度上记载了明王朝的兴衰历史。众所周知,明王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那么为什么台北故宫南薰殿中仅仅收藏了十三位皇帝的画像呢?
其实,这些画像都是在明朝末年崇祯帝组织人画的,画像中缺少了建文帝朱允炆、景泰帝朱祁钰和崇祯帝朱由检。究其原因,前两位皇帝是因为不被崇祯帝承认,而崇祯帝自己则是因为是亡国之君,无人为其画像,所以出现了空缺。
(一)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失败,被叔父夺了皇位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轻信大臣建议,选择削藩,身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害怕削藩之后自己性命不保,于是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进攻南京。朱允炆在战争中屡次策略失误,错失歼灭朱棣大军的绝佳良机,被朱棣成功攻入南京城,自己也丢下了皇位,落荒而逃,下落不明。
从此时开始,后世继位的明朝皇帝都是明成祖朱棣的子孙,所以,他们是不承认朱允炆曾经做过皇帝的,如果崇祯帝给朱允炆画像,那就是违背了列祖列宗的意念,是绝对不可取的,所以,建文帝朱允炆的画像就没有出现在明代帝王画像之中。
(二)景泰帝朱祁钰:霸占兄长皇位不还,不被承认
土木堡之变过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俘虏,国不可一日无君,他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登上了皇位,是为景泰帝。朱祁钰坐上皇位之后,贪念顿起,不但废除了朱祁镇所立的太子,等到朱祁镇回归之后,朱祁钰还将其软禁,试图以这样的方式霸占皇位,不想将皇位还给自己的兄长朱祁镇。
后来大臣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重新扶上皇位,而朱祁钰则郁郁而终。朱祁钰贪恋皇位的行为违背了祖制,不被后世帝王所认可,所以也没有被承认曾经做过皇帝,崇祯帝也没有为其画像。
(三)崇祯帝朱由检:亡国之君,清朝未给其画像
台北故宫的明代皇帝画像都为崇祯帝朱由检所画。由于当时崇祯帝并未去世,自然不会为自己画像。1644年,明王朝灭亡,崇祯帝也吊死在了京城的煤山之上。所以,等到崇祯帝去世之时,明朝已经亡国,不会有明朝的后世之君为其画像,清朝也不屑于为这个亡国之君画像,所以后世就没有再出现崇祯皇帝的画像了。
以上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景泰帝朱祁钰、崇祯帝朱由检等三位皇帝的画像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台北故宫的直接原因。通过这一现象我们也能够看出,历史都是被胜利者书写的,即使是身为天下主宰的皇帝,是是非非也在一念之间,功劳与过错都需要交给后人来评说,令人唏嘘不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