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每个福州人
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
就在72年前的今天
1949年8月17日
福州宣告解放!
1941年4月19日拂晓
日军登陆第一梯队抢滩登陆
1941年4月21日当晚
日军的铁蹄踏进三山
福州沦陷
历经8年阴霾
1949年8月17日
福州从黑暗走进光明
万寿桥迎来了和煦的阳光
解放军主力将敌军大部聚歼于
福清、永泰以北地区
福州战役胜利结束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
福州古城从此
翻开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篇章
而这一天也被福州人永久铭记
“福州解放日”
(1949年8月17日)
《人民日报》关于福州解放的报道
为纪念8月17日福州宣告解放
1950年8月14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
横贯福州南北的
中正路、斗门路
福德路、茶亭路
吉新路、横山路
小桥路、中亭路
统一改名为“八一七路”
北起鼓楼南至解放大桥
全长5115米
这条是福州城最早的马路
几乎贯穿了福州城的历史足迹
也正是这条城市中轴线
见证了福州的解放与新生
今天
跟小编一起回首历史
猪蹄峰
解放福州的第一枪从此处打响
猪蹄峰位于福州晋安区北峰岭头乡,三面悬崖峭壁,山下有一条始建于宋初的古驿道通往福州。从大湖、江洋店东进的28军82师,如果要攻下小北岭进入福州市区,就必须攻下这第一道屏障。
而当时这道屏障由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独立50师一个团兵力扼守,并在山前用木桩和铁丝网构成鹿寨。
“枪弹密如连珠,炮弹、手榴弹响成一片,阵前变成一片火海,我攻击部队被压制在坡道的沟坎地带……”
为夺取猪蹄峰这座天然屏障,解放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无数。
△解放军们在休息
万寿桥战役
城内最后的最激烈的一战
解放军进城后势如破竹,但到了南台(今台江),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顽抗。当时,国民党在桥中央的小岛榕树上,架了2挺机枪,火力封锁桥面,子弹倾泻而下。
怎么办?退?不行!必须前进!万寿桥,是当时横跨闽江的唯一桥梁,不攻下这座桥,仓山过不去,打不到义序飞机场,福州将无法得到解放。
△当时的万寿桥与江南桥
英勇的解放军几番进攻均遭失利,冲在最前面的245团3营副营长魏景利不幸中弹牺牲。战士们高喊着为“副营长报仇”口号冲向敌阵,攻下了万寿桥。
此战,为解放大军南下福清、解放平潭,直至进军厦门和金门,打开了通道。
△1950年的福州万寿桥图
解放军入城当日,万人空巷,在南街等地游行庆祝解放。
由北至南贯通福州中轴线的
八一七路正是当时人民解放军
攻入福州的路线
看完这些的你
行走在川流不息的八一七路
一定会回想起
老福州的革命历史
作为福州人
八一七路
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
一定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你还记得吗
八一七路曾经的发展记忆
八一七路是福州城最早的马路
作为福州城市传统中轴线
也一直见证着福州城市地标的发展
20年代福州城区内的平原
很难与如今
高楼林立的八一七路联想起来
这是60年代行走于八一七北路的
1路公交车
浓浓英伦风有木有!
使用“斯柯达”车型
以烧木炭为动力
1983年
无轨电车工程竣工
成了当时福州出行方式的“网红”
1991年
观光一号线的“祖师爷”出现了
双层巴士投入运营
△60年代的东街口
△80年代的东街口
△90年代的东街口的巨幅广告与当时新建成的福建首座城市人行天桥
小伙伴们可以对照这些照片
看看有多少回忆呢
△60年代解放大桥附近
△80年代的中亭街
△80年代的衣锦坊
即使是今天繁华的八一七路
也将成为我们脑海中的记忆
因为它不断变酷!
如今的八一七路
△东街口
△中亭街
△福州解放大桥(旧为:万寿桥)
72年
我们经历苦难
我们铭记历史
当珍惜和平来之不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