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程俊豪 编辑/夏崇
8月16日,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张小泉”)发布招股意向书,计划于深交所上市。
张小泉品牌成立于1628年,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其产品共有100多个品种、400多个规格,包括家庭用剪、工农业园林剪、服装剪、美容美发剪、旅游礼品剪、刀具等。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张小泉营收分别为4.1亿元、4.8亿元、5.7亿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380万元、7230万元、7721万元。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3.3亿元,同比增加31.72%;净利润为4425万元,同比上升34.86%。
张小泉表示,随着疫情影响减弱,2021年1-9月销售额将较大幅度增长。据招股书预测,公司今年1月至9月的营收预计为4.7-5.1亿元,同比上升20.4%-30.6%;净利润预计为6200-6800万元,同比上升19.4%-31.0%。
硕果仅存的老字号
民间流传有“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兴,南有张小泉”的俗语。昔日的老字号品牌,如今只剩下张小泉。
据传,明朝崇祯年间,张小泉出生于安徽黟县,自幼在父亲指导下练就制剪好手艺。明朝末年,张小泉父子在杭州经营起剪刀生意,自此创办了“张小泉”品牌,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乾隆年间,“张小泉”剪刀被奉为了御用贡品;1997年,张小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品;2000年,张小泉通过转制,杭州张小泉集团成立;2006年,“张小泉”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老字号。
杭州张小泉公司曾隶属于杭州市国资委。尽管拥有老字号的品牌优势,公司经营状况却不太理想。直到2007年,富春控股集团与杭州张小泉集团签署协议,以先增资再股权转让的方式拿下其73.5%的股份。
富春控股集团并非张小泉品牌的唯一所有者。2007年,“杭州张小泉”和“上海张小泉”就品牌所有权归属问题诉诸法院。法院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富泉投资(富春控股全资子公司)对上海张小泉进行战略收购。
2012年,富泉投资完成对“上海张小泉”的控股;2015年,上海张小泉完成了工商登记,收购了其全部股份。至今,张小泉的控股股东为张小泉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张国标、张樟生和张新程(张国标与张樟生为兄弟关系,张国标与张新程为父子关系),三人通过富春控股、嵘泉投资和臻泉投资,共持有71.84%的公司股份。
南强北弱的刀剪业
近年来,我国刀剪行业企业在规模、管理、效益、产品种类、质量和工艺技术等方面,都有大幅的提升。
2020年,张小泉累计卖出剪具2931万把,刀具621万把,套刀剪组合172万套,平均成本5.63元、22.93元和87.11元。
过去三年,张小泉剪具和刀具的销量逐年增加;套刀剪组合的销量略微有所降低,但产销率由2018年的94.81%增长至101.68%。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张小泉的主要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11.81元、12.55元和12.88元,分别较前一年均价增长6.27%和2.63%。刀具和套刀剪组合的涨价幅度最大,分别为16.63%和16.77%。
我国刀剪生产企业集中在浙江、广东、 福建、山东等省份,其中浙江永康、广东阳江、福建柘荣等地刀剪产业较为发达,山东临沂、四川大足等地区产品亦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张小泉线上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4.02%、35.54%、39.29%、50.77%,线上渠道的销售能力提升明显;线下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5.98%、64.64%、60.71%、49.23%。
公司电商渠道已涵盖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主流平台,销售占比逐年提高。报告期内,张小泉电商平台店铺在淘宝天猫平台同类店铺中排名靠前,剪具位居第一。
近年来,不少老字号都想乘着上市的东风“二次重生”,但能和贵州茅台、同仁堂一样存活下来的企业仍旧是少数。2020年,全聚德归属股东净亏损达2.61亿元;同年5月,曾在新三板挂牌的天津“狗不理”最终退市。
400年历史的张小泉拥有以江浙为主的华东市场,但面临着行业内拥有较大市场和品牌知名度的苏泊尔、爱仕达和双立人等竞争对手。想要借助IPO提升知名度,拓展新客群并不容易。
题图来源:张小泉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