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共襄东莞高质量发展。
2021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东莞行活动,于7月29日-30日举办。南方+专访了此次与会的多位高层次人才,共同探讨东莞产业发展、人才政策、建设优良创投环境等话题,并在南方+东莞科技频道推出“高层次人才东莞行·大咖对话”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嘉宾介绍:樊华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的便携式霍尔纳米传感器核心芯片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超高精度全数字时间域混合结构ADC关键技术研究与求片开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l检索论文17篇,EI检索论文25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5项美国专利,1项英国专利,30项中国专利,目前有2项美国专利和15项中国专利已经授权。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请介绍您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有何创新之处?
樊华:
三轴霍尔传感器可用于无人机、控制杆等领域。高精度ADC是三轴霍尔传感器的重要模块,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壁垒,是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目前,三轴霍尔传感器的研究在我国基本属于空白领域,掌握先进的霍尔传感器技术对我国在国家安全领域提高自身竞争力,占据有利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形成完整的霍尔传感器研究方法,包括器件建模、仿真优化、模型提炼、版图设计和流片验证五个环节,最终基于CMOS工艺设计小型化、低成本和高性能的三轴霍尔传感器芯片。
目前,项目已经到了建模阶段,今年年底流片(注:做芯片),根据流片的结果来改进设计,调整灵敏度、线性度等性能指标,预计两三年左右能够实现产业化。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为什么您选择来东莞参加这次活动?东莞对您有哪些吸引点?
樊华:
这是我第一次来东莞,但我跟东莞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几年。此前,我先后有6个研究生到东莞参加研究生联合培养,多人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研究生。芯片设计是偏应用型的,电子科技大学在深圳和东莞都建立了研究院,也促进了我与东莞企业的交流沟通,想进一步了解东莞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您考虑来东莞发展吗?为什么?
樊华:
最近参观了一些东莞企业,进行深入的对接。一方面,电子科技大学在深圳和东莞都建立了研究院,将我们实施技术成果转化的关注点从内地拓展到了沿海;另一方面,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发达,有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齐全,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果有好的项目和机会,会优先考虑来东莞进行成果转化。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您怎样评价东莞的科创环境和发展环境?
樊华: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东莞企业数量众多,有很多校企合作的机会;在创业环境方面,我与很多在广东发展的朋友交流,他们都反映广东政府非常务实,营商环境良好;同时,东莞项目经费的资助力度要远远高于内地,为企业提供的人才公寓等,也有助于企业解决招引人才的难题;在生活环境方面,东莞非常干净,大家开车比较礼让,市民素质很高,很喜欢这座城市。
【采写】吴擒虎 唐卓
【作者】 吴擒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