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新政震撼发布,未来我们将迎接什么

0
分享至

作者:古原

双减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一)

首先我要说,本人全面拥护双减政策之减负目的,对于中国教育竞争下沉到幼儿园我早就表示不满,这完全是畸形的教育体制。

我也高度同意,现有的校外学科教育大多是培养做题家的,是标准的内卷,也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增加了努力,但并没有增加对应的收益,反而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增加了未来的风险,只会做题的人怎么面对社会?

但如果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分析政策,分析的方式是手段与目的是否匹配,甚至不需要考虑目的本身是不是对的。

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双减政策能否达到为学生家长减负的目的。

我将分几章来对双减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

第一章

双减政策将给公立义务教育带来什么

这个政策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针对公办民办的义务教育,一部分针对校外培训。

大多数人盯着校外培训的具体管制政策,忽视针对公办教育的相关政策,这就导致出现不少误读。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针对公办教育的这部分政策会带来什么后果。

先来说作业问题。

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5.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关于K9(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作业问题,一直是家长们的吐槽集中点,作业太多了,家长负担太重了。

这个政策一看,太好了!从此小孩在校写完作业,家长轻松在家笑呵呵,真的是这样吗?

要搞清作业问题,你得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公办学校的老师要布置那么多作业?

让教师做出这一举动的动机是什么?

答案应该很多人都知道 ,升学率,班级优先率,班级排名,是学校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

《双减》政策也明确指出,不但要控制老师布置作业的行为,还要消灭其动机。

纳入质量评价体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政府英明啊!没有升学率作为指标,那校长不会要求教师,教师也就不会要求学生,布置作业这件事从动机上就完全消灭了。

全新的义务教育的《评价指南》提出了“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不举办重点学校”,“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等要点。

以上评价指标其实是违背教育行业规律的。

学生的禀赋是有差异的,人与人之间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学习也不例外。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在存在差异的,不管他教的是什么。

好的老师教好的学生,是最佳的资源匹配,能让好老师的教学产生最大的教学成果,也能让好学生得到最快的提升。

否则,你解释不了,为什么不可以人人进清华,个个读北大。

而教育行业的规律就是,办好学校要做好两件事,有好老师,有好学生,二者缺一不可。

你把中国职业大专的学生扔到清华大学去,那也是徒劳的。

如果各地严格按照这个《评价指南》执行,那就不会存在好学校,意味着所有的学校均等化,都一样差,而不是都一样好。

真正的后果是什么呢?

公办教育质量将面临断崖式下滑。

因为教师的激励因素将基本丧失。今天之所以还有老师布置那么多作业,因为老师的激励因素在,升学率、年级排名等考核因素存在,所以老师才布置那么多作业。

当孩子的老师布置非常简单的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时,那我告诉你,这时,你别指望学校老师能够在学科教育上尽力了。

期末考试卷子的题目将越来越简单,哪怕成绩中等也能考高分!

作业也越来越简单,搞难了,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学生轻易能完成作业。

以前之所以需要更难的考试和更难的作业,是需要将学生的水平清晰的分辨出来,现在没有必要了,反正考试也不能搞成绩排名,反正也不需要通过考试来筛选出好学生。

既然如此,我教好教坏,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给自己多留点时间休息不好吗?不需要考核升学率,那我为什么要努力教?

你能不能考上高中,与我有毛线关系?不影响我一分钱收入,我为什么要好好教?

过往的公立教育为什么还成为家长趋之若鹜的对象呢?

因为存在着一套激励系统。

校长为什么有动力把学校搞成公立名校呢?

因为如果成为公立名校,就有大量的人会来找校长要求进名校,这个过程有着大量的金钱交易,这是公开的潜规则,校长是最大的受益者。

校长为了成为稀缺资源,被人们所争夺,就有努力办好学校的动力。

教师也是一样。

在公立机构里,讲究的是利益均分,好处不能全让校长一人拿去,教师也要分一部分利益,比如学生的调配权,比如每个教师有一两个非正常招生的指标,这样确保教师也能获得部分利益。

部分收入还成为学校小金库,用于发放福利,所以名校的老师们的收入也是明显更高的。

成为好老师,还会成为家长们争夺的稀缺资源。

家长们会用各种关系将小孩送到好老师的班上,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付出相应的对价。

送到好老师班上后,一个班五六十人,还需要让好老师多关照,于是好老师又会增加一笔收入,就是家长的各种私下的小礼物,比如逢年过节的购物卡。

所以,成为一个好老师,成为一个好学校,让班上学生成绩好,会带来清晰又明显的利益,老师和校长们才有动力去搞好教学质量。

那双减政策后呢?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没有了。

好班平均分90分,差班平均分89分,因为考试难度不大,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连对老师的评价标准都失去了。

谁是好老师,不知道了。

按双减政策的宗旨,学校还能搞好班差班吗?成绩排名都不能搞,好班差班肯定要被举报的。

家长们总以为,好老师就永远是好老师。

假设现在取缔所有的网约车平台,不允许网约车存在,今天彬彬有礼的专车司机只需要一晚上,就能变成绕路乱开价的黑车司机。

失去了行为动机,好老师瞬间成为普通老师,甚至还不如以前的普通老师。因为以前的普通老师还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好老师,以获得好老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现在大家都一样了,好不好的要什么紧呢?

老师们也没地方去了,民办K9全面叫停,不许办了,校外培训也全部叫停,公办校的老师总不会和教培机构的老师一样去打游击吧。

对公办校的全面管控的后果,就是公办教师全面躺平,听话,你们不要努力搞成绩了。

也就是说,公办校的教学质量会全面下降,催生的是什么?是对校外培训的更强烈的需求。

不能理解这一点的,请再一次回到四十年前。

八十年代,我在十一二岁时,还去过国营商店买东西,那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呢?

所有的商品是放在柜台里的,你要看,必须要营业员拿出来给你。

我说:阿姨,我想看看这个钢笔,营业员是恶狠狠地回一句,想买就买,不让看。

因为面目太过狰狞,以至于我会一辈子记得。

国营商店里贴着不准打骂顾客那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的管理制度。

如果没有这个制度,骂你算轻的,不打你就算不错的啦。

卖东西与营业员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大家都是拿固定工资的。

这次教改,在公立义务教育体系,目标就是消灭掉一切与教师利益挂钩的手段。

升学率,与你无关,不许考核升学率。

学生成绩,与你无关,不许搞成绩排名。

好老师标准,与你无关,考试全面降低难度,作业全面降低难度。

老师们,你就做好敲钟的和尚就可以了。

家长能向老师提出要求吗?不能。

你面对的是双重管制的义务教育,你不是消费者。

一方面,你必须将小孩送去义务教育,不去,家长违法。

另一方面,只有公办校,去哪家摇号,你没有选择。

还要搞好老师大轮换,不许搞好班差班,快班慢班,意味着要消灭公办学校里的一切交易行为。

老师们最痛苦的还是,寒暑假,可能没有了。

虽然有政策说,老师参与学校课后辅导是自愿的,但请记住,学生是否参与校内课后辅导班,是老师的考核指标,那学校必然要求老师参与。

其实,这时,初中小学老师们就只会管好一件事,安全,不出事就行。

别的什么辅导,都是扯淡的,没有考核指标,你拿什么判断老师的绩效?

这确实是真正达到了教育公平,所有的小孩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啦,只不过质量更差罢了。

大家都质量差,那就无所谓了,管他呢?

这时,你会发现,对校外培训的需求会更高了。

不少家长以前还觉得自己小孩是不需要上辅导班的,因为公立教育还有些激励系统,你还可以通过和老师搞好关系,让小孩更被重视,所以这部分家长是强烈反对校外辅导的。

现在他们可能也坐不住了,因为失去了考试系统、排名系统,你怎么知道你小孩成绩到底怎么样?

次次考个一百分回家,你就开心吗?到家长群一打听,全班五十人,四十五人考一百分,那你会开心还是会焦虑呢?

就算你用以前的招,和班主任和老师搞好关系,他们都不知道你小孩的真实水平是怎么样的,因为不能超纲考试,不能出难题,不能出难的作业。没有难题,怎么判断水平?

更何况,这种行为,可能也将成为严厉打击的对象。

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原来是一考定终身,现在改为两考定终身了。

中考就要决定哪一半人有资格读高中,而K9教育体系内则完全不考核升学率了,也就是升学率高不高对老师没有半毛钱影响了,那家长的焦虑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

呵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说回民女人“下边带盖”,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

为什么说回民女人“下边带盖”,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06-17 08:43:39
真零皇,林加德在17轮K联赛过后依旧是0球0助

真零皇,林加德在17轮K联赛过后依旧是0球0助

懂球帝
2024-06-17 10:38:09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停火计划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停火计划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17 00:30:02
我病重住院18天出院缺2万,听到儿媳妇给亲家打电话,我泪流满面

我病重住院18天出院缺2万,听到儿媳妇给亲家打电话,我泪流满面

好点点
2024-06-03 23:06:46
随着许家印的没落,其女儿的生活也被曝光,奢侈程度令人咋舌

随着许家印的没落,其女儿的生活也被曝光,奢侈程度令人咋舌

天闻地知
2024-06-14 14:07:23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八卦爱侃娱
2024-06-17 10:24:29
赖清德称不接受首战即是终战,认为是投降主义表现

赖清德称不接受首战即是终战,认为是投降主义表现

青年的背包
2024-06-18 02:24:14
五常海军驱逐舰总数大对比:美国73艘,俄罗斯9艘,中国多少呢?

五常海军驱逐舰总数大对比:美国73艘,俄罗斯9艘,中国多少呢?

科学知识点秀
2024-06-17 00:21:34
玫瑰的故事:苏苏隐瞒婚史,和黄振华离婚,白晓荷才是人生赢家

玫瑰的故事:苏苏隐瞒婚史,和黄振华离婚,白晓荷才是人生赢家

子芫伴你成长
2024-06-17 22:23:20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9 17:09:59
1981年以来,美元和人民币,分别贬值多少倍?

1981年以来,美元和人民币,分别贬值多少倍?

安安小小姐姐
2024-06-16 09:12:52
瑞士和平峰会、4860亿美元赔偿以及欧盟八国外长联名信

瑞士和平峰会、4860亿美元赔偿以及欧盟八国外长联名信

鹰眼Defence
2024-06-16 17:24:28
一直以为退圈,原来是去《墨雨云间》给顶流演爸妈了,美人迟暮啊

一直以为退圈,原来是去《墨雨云间》给顶流演爸妈了,美人迟暮啊

兰子记
2024-06-16 20:08:32
演员郑爽,判了!

演员郑爽,判了!

笨鸟摘文
2024-06-15 21:27:43
沙俄仅用50多年,让我国领土损失300多万平方公里,失地比印度面积还大

沙俄仅用50多年,让我国领土损失300多万平方公里,失地比印度面积还大

黎庶文史
2024-04-15 23:30:10
两省公安厅迎来新任“一把手”,其中一位刚上过热搜

两省公安厅迎来新任“一把手”,其中一位刚上过热搜

上观新闻
2024-06-17 19:52:09
别人送的旧衣服能收,但有三样东西,不管是谁送的,最好都拒绝!

别人送的旧衣服能收,但有三样东西,不管是谁送的,最好都拒绝!

闻心品阁
2024-01-09 21:18:13
今韩国瑜生日!赖清德及各单位送的花篮摆满立院走廊!罗智强感叹

今韩国瑜生日!赖清德及各单位送的花篮摆满立院走廊!罗智强感叹

小影的娱乐
2024-06-17 18:35:42
胡锡进:俄罗斯军事行动改为“战争”,不再是“侵略”!

胡锡进:俄罗斯军事行动改为“战争”,不再是“侵略”!

青年的背包
2024-06-17 18:47:35
小S在45岁生日当天,大S竟然罕见的露面了!

小S在45岁生日当天,大S竟然罕见的露面了!

青瓜娱评
2024-06-15 14:27:04
2024-06-18 03:58:44
大家好我叫钟客
大家好我叫钟客
带你用经济学的视角看世界
62文章数 19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欧洲杯-卢卡库屡失良机两进球被吹 比利时0-1斯洛伐克

头条要闻

欧洲杯-卢卡库屡失良机两进球被吹 比利时0-1斯洛伐克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我们试玩了《星战:亡命之徒》,并和开发者们聊了聊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