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考试体系中,如果说“得数学者得天下”,估计没什么人会反对。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两极分化”的学科:有的孩子可以轻松入门,而有的孩子从小就不开窍,到初中高中后,成绩越拉越大。
就算入了门,还有可能掉入“梯次掉队”的陷阱:不是说你低年级数学学好了,高年级的数学就一定能学好。
大家经常看到这样的孩子,小学一二年级时,数学成绩都很好,但是到了三、四年级成绩突然掉下来,到了初二、初三更是又有一批学生成绩突然落到后面。
而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从小数学思维基础没有打牢。
什么是数学思维?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学数学就是为了中考、高考。所以即使做了那么多题,费了好大功夫,也没有搞清楚:数学到底是在学什么,又到底在解决这个世界上的什么问题?
而国外老师则认为,数学不仅仅是计算、测量、应用公式,其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训练思维能力的手段,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新的发现及发明的领域。
Mathematical thinking is a lot more than just being able to do arithmetic or solve algebra problems. It is a whole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stripping them down to their essentials, whether it's numerical, structural or logical and then analyzing the underlying patterns. 数学思维不仅仅是能够做算术或解决代数问题。这是一种看待事物的完整方式,将它们剥离到本质上,无论是数值上、结构上还是逻辑上,然后分析潜在的模式。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有研究显示:在《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中,深红色曲线代表的「高级认知能力」(包含概念形成,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等能力)的发展顶峰竟然早得出奇,在 10 个月到 7、8岁之间是黄金期。
这个时期的娃对于数量、数字和排序等相当敏感,由直觉思维转向形象思维,并进一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数学的吸收能力很强。
这就意味着,数学思维的培养要趁早。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才能给幼龄孩子数学启迪。还让他们听得懂,喜欢听,还不会产生反感心理呢?
答案很简单,就三个字,玩!游!戏!
孩子天生爱玩。游戏就是孩子接受度超高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小游戏”,是当下超流行的早教启蒙秘诀。
今天要大家推荐的这套书,在没有任何宣传促销前提下,就全靠口碑出圈,赢得北上广深妈妈的一致赞誉呢~。它就是为2~7岁孩子量身打造的「全脑开发+数学启蒙」游戏大书↓↓↓
与其把孩子送到早教培训机构,上同样的课程内容,还不如爸妈在家就能教,孩子在家就能学。
每天不用太长时间,15分钟就足够。
*分龄培养宝宝数学思维,更符合身体和大脑发育进程
这套书一共分为4个年龄段:启蒙(2~3岁),基础(3~4岁),提高(4~5岁),拓展(5~7岁)。
随着孩子年龄增加,每个年龄段所学知识点随之增多,难度也随之增加。
2~3岁启蒙阶段:包括2本书。分别培养孩子的运笔能力和基础数字认知。
3~4岁基础认知阶段:一共4本书,涵盖了全脑思维开发和加深难度的数字认知。
4~5岁提高阶段:一共4本书,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10以内的加法,培养对图形和空间的认知。
5~7岁:孩子小学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黄金期,也是整套书中的拓展阶段。4本书带孩子学习加减法运算、图形的匹配和空间方位知识。
这样学下来,孩子的数学基础妥妥超过同龄人。上了小学,轻松跟上老师进度,作业自然写得又快又准确。
*故事场景+动脑小游戏,让孩子沉浸在数学的“童话世界”
开启运笔、控笔的涂鸦训练之前,可以给孩子讲一个“小男孩和大象都饿了”的故事,他们一个想吃意大利面,一个想吃拉面。
给孩子一只小蜡笔,马上给他们“上菜”吧~
“小男孩跟小女孩走散了,他们只有走穿过有蛋糕图片的路,才能找到对方”,让孩子想想该怎么走呢?
*超萌画风+家长指导+金牌奖励,大大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这套书随便打开一页,都能把你萌翻。可爱的小动物、美味的小零食……一眼就能吸引孩子目光,完全不用担心孩子走神和分心。
每个主题下面都有一段“致家长”的话,帮助新手爸妈快速找到辅导孩子的好办法。
还可以根据完成时间,给孩子以“金牌”“银牌”和“铜牌”奖励哦~
孩子有了评分和荣誉的概念,做起游戏来就更起劲啦。
▲五彩缤纷的奖励贴纸
相信但凡用这套书给孩子做全脑开发+数学思维培养的家长,很难不为它竖大拇指!
它真的太省心了,完全不需要家长批改。像是涂鸦游戏、涂色游戏,都是开放性游戏。重要的不是做得对不对,而是孩子有没有用心。
像迷宫游戏、认知图形小游戏,更是动动手指就能玩。打开书就能玩,也完全不用担心收纳问题。
让孩子在游戏中爱上数学
这套书源自日本的“第一次数学家庭课程”,是日本家庭非常喜爱的启蒙教材。
为什么强调是“家庭课程”呢?因为它本身的设计,就是大大减小了父母的压力,哪怕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拿起这套书,就能秒变“育儿老师”陪孩子边玩边学。
刚认知这套书的家长,想必会担心:这套书,真能实现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吗?
出版方特别邀请到科学育儿专家马思延老师给大家介绍这本书,究竟是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的。
▼点击下方小视频,就能观看马老师的讲解哦~
马老师讲到:依据脑科学的原理,在孩子不断地书写、画练习中,通过画曲线、折线和直线的方式,就能有效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思维力、反应力和自控力等基础认知能力。
手指就能玩的迷宫小游戏就是整套书中“重头戏”。从入门版到进阶版,难度层层递进。
3~4岁阶段,是帮助孩子练习运笔的箭头式迷宫小游戏;
4~5岁阶段,开启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迷宫。
5~7岁则是更复杂的迷宫游戏,比如立体式迷宫和推理式迷宫。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超多其他小游戏,针对性帮助孩子开发大脑和建立数学思维。
涂鸦+朗读小游戏
培养孩子的表达力和手指描写能力
填色小游戏
培养孩子观察力、色彩感知力,认知不同的图形
连线小游戏
培养孩子专注力、逻辑力和运笔能力,同时认识数字的顺序
找不同小游戏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力
帮助孩子认识图形和方位,形成空间思维力
让孩子在游戏中,发挥好奇心、追问为什么,这才是打开数学兴趣的核心。孩子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出可贵的数学思维。
用看图数数游戏,帮助孩子认知 10以内的 数字符号,培养抽象思维。形成对“数字”的概念,以及抽象数字跟具体事物之间的关联。
3~4岁,孩子好奇心旺盛,语言表达也变得更丰富。
这个时候可以玩一些复杂游戏,比如走迷宫,帮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不同场景的迷宫游戏还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空间判断力。
同时继续培养孩子数字认识和书写、控笔能力。
4~5岁,孩子精力充沛,爱玩好动,学习上也到了“幼小衔接”关键期。
自从一则「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教育内容」的新闻上热搜以来,把小学课程家庭化,就成了当务之急。
真哦等到上了小学才学拼音和算术,很可能就晚了。孩子跟不上老师进度,跟同龄人拉开的差距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补上。
所以一定要提前让孩子学习基础知识,比如10以内加减法,以及比较、集合、模式等整合式数学内容,每天玩一玩能够锻炼逻辑思维的小游戏。
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乐趣,有了基本的数学认知和思维,上了小学才不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5~7岁,是培养孩子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关键期。在课堂之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理解规律、规则。
让人惊喜的是,书中还特别融入了当下非常流行的“编程思维启蒙”。
大家知道,编程思维其实就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像这样单独拿出来作思维训练,本身就是同类练习册中的一大创新。
超大开本,180°平展毫无压力,让孩子可以自由地涂、画、描、写。
而且每一页,都可以随心所欲撕下来做单独游戏。完全不用担心影响整本练习册的装帧。真心自由又方便,非常适合有创造力的孩子。
团购详情
【团品】《阶梯式数学思维游戏书》
【价格】¥99起
【适龄】2-7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