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结束了,在出成绩前的这段时间,参考学校和专业,填报志愿成为每个考生的头等大事。
最近网上有很多人以“过来人”的身份规劝即将报考的考生,让他们不要报考一些专业,并在网上进行诸多对比。
生化材料、水利工程等工科专业被列在首位,就连平时备受瞩目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等也被一些人排除在报考专业之外。
劝退
究其原因,每个职业都有它不为人知的一面,各中艰辛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其他人看到的也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
其中最受争议的就是医学专业,网上甚至还出现过“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言论。
一人学医,到底是全家受惠还是全家遭罪?
医生这个职业,在家长看来和老师一样都是非常希望自己家孩子从事的职业。
家长认为医生是一个体面的工作。
而且医学生毕业后再差也会在医院工作,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工作待遇也很不错,如果遇到家里人有个小病,直接咨询一下就可以了。
免去了一点小事,就要挂号排队在医院等半天的麻烦,如果有什么大病需要住院,医院里有人当医生,也会方便很多。
所以,在家长的眼中,医生这个职业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在自己家孩子报考的时候,也都会建议孩子选择医学专业。
医生这个职业虽然在社会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公立医院对医生的学历要求都很高,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有些入院门槛就定在博士,私立医院也没有那么好进,也需要考取相关的行医执照等证书。
所以对于很多本科毕业的医学生来说毕业即失业,只有继续读研才能在就业的时候有优势。
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医学生的周期一般需要七年,等他进入医院工作后也不一定能马上就对家庭进行反哺,让家人改善生活。
一些家庭条件普通或者稍差一些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家人们都为了供他上大学而节衣缩食,可谓是一人学医,全家遭罪。
医生的职业也有明显的弊端:苦、累、脏、危,加之现在的医患关系又较为紧张,医生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那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医呢?具备这4个条件,可以选择学医
对医学感兴趣
感兴趣虽然听起来特别的不实际,但是做一件事情,能坚持下去的前提就是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尤其在学医这件事上,兴趣就更为重要了,医学生每学期要学的知识非常多,课本厚度堪比砖头。
天天“考试季”,甚至要比高三时期的学习还要累,所以如果不靠兴趣支撑,很容易学不进去,毕不了业。
智商情商双高
中国的医学类院校虽然很多,但只有就读于知名的医学院,毕业之后才会有就业优势。
而好的医学院,基本都是985大学,分数需要多高,知道历年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同学都知道。
临床医学,又是医学专业中分数最高的专业,这个专业一般要读完硕士,多数要读完博士才能去医院工作,所以没有很高的智商没办法念完的。
并且医生的工作并不是工作能力强,学术研究做得好,就能在职场如鱼得水的,医生不只要能搞好医患关系,也要平时和同事们打好交道。
如果没有高情商,很容易伤害了彼此间的关系,尤其是遇到一些极端性格的病人及病人家属,不懂得说话的艺术,很容易惹祸上身。
家庭条件不好也不差
一般经济实力强的家庭,很少会因为想让孩子有个体面的工作或者为了家里人看病方便而选择让孩子学医,而且这样的家庭一般会不忍心看孩子受苦。
而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医学生真的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家庭本身也给不了孩子什么支持。
另外就算孩子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所获取的酬劳也不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大的改善。
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最适合学医,家里有能力供养孩子读七八年的书,孩子有没有赚钱养家的负担。
来自职业的幸福感
很多家里有人当医生的家庭,很少会让孩子学医,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职业中寻找到乐趣。
如果一个人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每天治病救人后内心会得到非常大的满足,幸福感油然而生,那就非常适合学医,以后做一位白衣天使。
结语:
医学分很多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的难易程度和之后的工作强度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医生这个职业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是很不错的,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考虑清楚后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今日话题:
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学医吗?欢迎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