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都49中事件真相大白,我们该如何辨别谣言?

0
分享至

图 | 网络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每当出现公共事件,过不了多久舆论场上便会上演谣言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然后是文科知识分子出来痛斥国民素质低下,亟需启蒙,感叹言论缺乏自由,信息不够透明——这些被认为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谣言和国民素质有关吗?一定程度上是的。接受系统的教育能够提升人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比如,拥有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显然不会认真对待“天谴”之类的解释;如果某人习惯于分析事件发生的完整时间线、逻辑链条,那他自然不会接受非常粗陋的推测;诸如此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谣言确实止于智者。

不过, 谣言有深刻的心理基础,不是一句“提升国民素质”就能彻底搞定的。面对迅速发展且极为复杂的重大事件,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希望能得到一个关于该事件如何发生、如何评价的简便解释。求理解的心理欲求之所以常常能压倒求真意识,不只是因为当事人理性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缺乏勇气面对复杂性、不可理解性。

急于得到解释的心理倾向还是比较单纯的, 另有一些人则并不关心事件本身,而只是把每一次公共事件视作宣传政治观点乃至骗取流量的机会,他们即便有充分的理性能力,也不会好好运用这种能力,而是立场先行,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炮制谣言。

我们不需要先知道绝对的真相才能判断相关说法是不是谣言。事实上,当事件发生时,我们——包括相关专家——给出的都只是推测,但有的推测靠谱,有的推测水平低下,有的推测则完全是积郁已久的政治情绪主导下的无端指责,流量思维主导下的阴谋论。

那么,在还不清楚真相本身的时候,我们如何鉴别谣言呢?

大致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对应于两类谣言:

一种是客观上知识储备、分析能力不足导致的水平低下的推测;

一种是主观上并不关心真相如何,只想借热点事件吸引眼球、传播政治观点的人炮制的说法。

简言之,一类是因为“蠢”,一类是因为“不真诚”,因为“坏”。

因此, 鉴别谣言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判断相关说法是不是经得起推敲;提出相关说法的人是不是真诚可靠。辟谣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潜力的推测上来,另一方面则是防止由谣言带来的“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比如大面积的社会恐慌。

前面已经说了,即便尚不清楚真相如何,我们依然可以鉴别、判断出谣言;本文还想给出一个更强的主张:哪怕最终的真相跟谣言的猜测相差不远,谣言也依然是谣言,因为它不是经过客观理性的分析得出的,而是胡乱给出或有意炮制出来的,猜中了也只是瞎猫撞见死耗子,并且只是蒙对了最终的结果,对中间的来龙去脉是给不出靠谱说明的。

不无夸张地说,人们能够接受的都是自己想要接受的。只有那些符合人们对世界的一贯理解的说法才能在人群中流行。问题在于,不同的人群对世界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良莠不齐;人们都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事件作出推测,在这种推测中,关于事件本身的信息不见得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世界的一贯理解、我们眼中的常识拣取出了“靠谱的”信息,补足了缺失的信息,使事件变得完整。就此而言,相关推测从来不是就事论事,相关事件从一开始就是在不同人群所接受的不同世界图景中上演的。使我们发生争论的多半不是那些具体的信息,而是对这些信息的判断、解释。

因此不难理解,言论自由并不能消除谣言,甚至还会助长谣言。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都有足够的智识勇气,都足够客观真诚。 在自由流通的言论市场上,能够胜出的不是真相,而是人们最愿意相信的“真相”。

要减少谣言的干扰,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可靠的常识和权威秩序,用常识来筛除一大堆显然不靠谱的解释,让权威来告诉我们靠谱的解释是什么——毕竟,现代世界太过复杂,大部分人在大部分公共事件上都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只能期待权威给出定论。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苦口婆心地向自己爸妈辟谣的呢?多半不是给出具体的科学说明,这些他们多半理解不了,我们也往往没能力作出这种说明。我们辟谣,除了诉诸常识,最主要的方法便是告诉爸妈,他们的信息来源不靠谱、不够权威。

如果我们没有统一的世界图景,没有共享的常识(不common的common sense还是常识吗?),如果教授成为叫兽,“权威”不断辜负我们的信任,谣言泛滥也就不稀奇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75年提干,借住同学家半夜他妹妹敲我房门,一周后同学上门提亲

我75年提干,借住同学家半夜他妹妹敲我房门,一周后同学上门提亲

铿锵玫瑰r
2024-06-05 20:00:55
中企拒绝交出核心技术,欧盟恼羞成怒决定狠罚,接下来令其傻眼

中企拒绝交出核心技术,欧盟恼羞成怒决定狠罚,接下来令其傻眼

仰望沧海
2024-06-17 20:28:48
道德败坏、寡廉鲜耻!丁晓牧被“双开”

道德败坏、寡廉鲜耻!丁晓牧被“双开”

中国青年报
2024-06-17 21:49:06
南京栖霞区仙林汽配城一商铺发生火情,火势已控制

南京栖霞区仙林汽配城一商铺发生火情,火势已控制

界面新闻
2024-06-17 23:07:33
影版《三体》正式启动,张艺谋执导,叶文洁人选曝光太惊喜!

影版《三体》正式启动,张艺谋执导,叶文洁人选曝光太惊喜!

星寒新影视
2024-06-17 21:02:38
不作恶!南医大校长当就处分医生一事果断出列!莫让留学生打脸

不作恶!南医大校长当就处分医生一事果断出列!莫让留学生打脸

声情专递
2024-06-16 16:17:52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再见皇马!1.3亿太子造内讧!拒绝让位姆巴佩,投奔瓜帅当新梅西

再见皇马!1.3亿太子造内讧!拒绝让位姆巴佩,投奔瓜帅当新梅西

阿泰希特
2024-06-17 11:21:38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0:02
两位87年出生的女演员,展示了天然脸和科技脸两种不同的状态

两位87年出生的女演员,展示了天然脸和科技脸两种不同的状态

文艺圈娱乐号
2024-06-17 11:47:53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参考消息
2024-06-17 20:02:14
欧洲杯惨烈战!姆巴佩鼻骨骨折,球衣全是血,2大巨星挂彩

欧洲杯惨烈战!姆巴佩鼻骨骨折,球衣全是血,2大巨星挂彩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8 04:59:44
深夜突发!转融通减持来了

深夜突发!转融通减持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4-06-18 00:11:53
欧洲杯巨大争议!比利时被“抢劫”,卢卡库太冤,名记:如同闹剧

欧洲杯巨大争议!比利时被“抢劫”,卢卡库太冤,名记:如同闹剧

奥拜尔
2024-06-18 02:27:44
上影节红毯:俞飞鸿全场最美,娜扎纯美吸睛,《解密》剧组好养眼

上影节红毯:俞飞鸿全场最美,娜扎纯美吸睛,《解密》剧组好养眼

肥罗大电影
2024-06-16 01:37:27
特斯拉三款新车曝光!确认年内推出,最早8月8日全球公开亮相

特斯拉三款新车曝光!确认年内推出,最早8月8日全球公开亮相

网上车市
2024-06-17 08:18:10
大瓜!女子实名举报党支部书记骗色骗婚,怀孕后拿10万让她堕胎…

大瓜!女子实名举报党支部书记骗色骗婚,怀孕后拿10万让她堕胎…

火山诗话
2024-06-17 18:18:45
被大49岁的谢贤养了12年,拿2000万分手费走人的coco,如今怎样了

被大49岁的谢贤养了12年,拿2000万分手费走人的coco,如今怎样了

闻星盼夏
2024-06-17 18:50:02
罗马尼亚爆冷创44年纪录!球员狂欢,球迷激动落泪,国足受到启迪

罗马尼亚爆冷创44年纪录!球员狂欢,球迷激动落泪,国足受到启迪

体坛纪录片
2024-06-17 23:40:03
2年6000万,3年1.3亿,哈登做出正确选择,我现在只想要冠军!

2年6000万,3年1.3亿,哈登做出正确选择,我现在只想要冠军!

邮轮摄影师阿嗵
2024-06-17 23:35:09
2024-06-18 07:44:49
学术星球
学术星球
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自媒体之一。
2540文章数 356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车出口墨西哥 引起了华盛顿的特别警惕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车出口墨西哥 引起了华盛顿的特别警惕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低价“6·18”没有狂欢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