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还没买房的恭喜了,国家释放信号,“买房难”有办法解决了

0
分享至

千禧年后,经济飞速发展,房价紧跟着也抬了上去。如今除了有房一族,剩下的人提起房子恐怕就只剩下头疼。三四线城市咬咬牙尚能买到一套房,但一二线不一样,上万一平方米的房价特别常见,动辄还是大几万,甚至有的小区还有破十万的迹象。也正是楼价的疯涨,让国家注意到这个现象,决定出手调整管控。

当前的现状

对于房价,要分城市来看。一二线城市,房价稍有缓和,但依旧处于高位。这里的房价多半在几万元一平米,想要在这些地方买房,依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多人为了在这里定居,开始贷款买房,其中最常见的贷款分期长达二三十年,也就是说,在这二三十年间,生活质量要打一定的折扣。

除此之外,大城市的其他生活成本也很高,其中住房是大多数人的日常刚需。可这项刚需,现在变成了一项重担。将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这里的情况能比前者缓和许多,但也不容放松。最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逐渐升温。可以预见的是,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全国人民都将面临严重的住房问题。

国家再次出手了

在2021年之前,国家已经关注到这个现象,几次出台政策,对房价进行管控。就在今年,国家再次释放信号,推出一系列政策。本次政策的关键词是“三道红线”与“银行机构集中管理制度”。

前者控制房地产商的有息债务,防止房地产业的恶性扩张。后者为了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开始控制我国房贷规模。这两项政策如果得到有效实施,将进一步稳健我国房地产行业,对于还没买房的民众来说,是一件好事。除此之外,我国对“炒房”这一行为密切关注,大力促使房子回到民众手里,从根本上解决民众“买房难”的问题。

住房问题有待解决

不过,虽然新政策已经出台了,但是房价想要稳定下来,还是需要一段过渡时间。就当前阶段来说,依旧有许多人买不起房。我国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住房这一方面,也推出了新政策。国家从三个方面入手,帮大家解决住房问题:

第一个方面,要增加土地供应量。

第二个方面,集中建设。这里建设的不是普通住房,而是廉租房。廉租房房价比较低,负担得起的人多一些。

第三方面,我国还安排了专项基金,帮助人们解决住房问题。通

过这些方法,先是解当前部分群体住房的燃眉之急。当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房地产市场热度也会因为一些人的离心而散去一些,往远处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是有好处的。之前房价猛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供需失衡,所需的房子量大于提供的量。这些人的离去,能让供需关系趋向稳定。

什么是“三条红线”?

而国家提出的“三条红线”,则指向房地产商,主要限制的是负债率。三条红线一出台,不少著名房地产商纷纷中枪,其中就有耳熟能详的绿地、恒大等。

国家出台这三条红线主要是为了督促房地产商注重发展的质量,而不是盲目追求速度。不要寄望于高杠杆,一旦失控,不只是对企业,对整个房地产行业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次,杠杆靠的是借贷,这也使部分房地产商丧失了造血功能,这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要想让企业良好的发展下去,扩大规模是需要的,但要良性扩大。除此之外,要注意企业的负债率,财务结构要好。还要多元化房发展,要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竞争力。

什么是“银行机构集中管理制度”?

国家在房贷占比这一方面做出了限制,这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此前不少银行盲目放贷,间接使房地产市场失控。对于民众来说,要背上长达数年的房贷。对于银行来说,放出过多的贷款,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

还有一个危机藏在暗处

国家之所以管控房地产商的负债率,还与一个危机有关。此前不少房地产商破产,留下了许多烂尾楼。这种现象之前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但是最近在北京也出现了。这就是追求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而需要为此买单的不只是房地产商,还有购房的民众。为了预防购房者掉进这个坑里,在日后购房时一定要注意开发商,并且要现场看房。除此之外,即使楼房烂尾,也不要断供。因为断供会影响个人征信,给日后的生活留下更大的麻烦。

就当前政策来讲,一旦个人征信出现问题,不仅会被限制高消费,乘坐高铁、飞机也会受到限制,甚至有可能会连累家人,子女无法就读高档学校,导致家庭内部产生矛盾。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千万不能让自己成为失信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专家近日发出惊人言论: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拿不出10万块钱!

有专家近日发出惊人言论: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拿不出10万块钱!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4-06-02 08:18:26
在靖国神社撒尿涂鸦,解恨吗?长脸吗?

在靖国神社撒尿涂鸦,解恨吗?长脸吗?

基本常识
2024-06-01 23:45:22
衣锦还乡的黄仁勋说了什么?

衣锦还乡的黄仁勋说了什么?

半棵枣树
2024-06-01 19:04:13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

霹雳炮
2024-06-01 21:39:58
皇马2-0多特,3年内第2次夺欧冠冠军,赛后评分:皇马2号排第一

皇马2-0多特,3年内第2次夺欧冠冠军,赛后评分:皇马2号排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4-06-02 04:58:38
乌克兰打击俄罗斯1200公里深处目标!俄境内多地遇袭

乌克兰打击俄罗斯1200公里深处目标!俄境内多地遇袭

项鹏飞
2024-06-01 15:13:21
沉默一天后奥斯汀承认,与中国防长谈崩了,但仍会接中方紧急电话

沉默一天后奥斯汀承认,与中国防长谈崩了,但仍会接中方紧急电话

王晋博士
2024-06-01 18:50:32
多特0-2丢欧冠,赛后穆里尼奥上演暖心一幕,球迷:真正的风度

多特0-2丢欧冠,赛后穆里尼奥上演暖心一幕,球迷:真正的风度

侧身凌空斩
2024-06-02 06:00:56
不准吃冷饮!中医世家执行几十年的家规,让90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值得思考

不准吃冷饮!中医世家执行几十年的家规,让90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值得思考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01 11:05:04
中方的意思,俄方懂了,普京终于明白,图们江出海口不能再设坎了

中方的意思,俄方懂了,普京终于明白,图们江出海口不能再设坎了

吃鱼思故渊
2024-06-01 22:51:40
胡塞打了美国航母,然后70%的国家都有想法了!

胡塞打了美国航母,然后70%的国家都有想法了!

武当云中客
2024-06-01 21:33:39
价格大跳水!商家惊呼多年未见,养殖户:都在打价格战,不如出去打工!很多人爱吃,它价格大跌的原因是……

价格大跳水!商家惊呼多年未见,养殖户:都在打价格战,不如出去打工!很多人爱吃,它价格大跌的原因是……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1 23:28:05
中国防长:中方对南海侵权挑衅行径的克制也是有限度的

中国防长:中方对南海侵权挑衅行径的克制也是有限度的

环球网资讯
2024-06-02 10:28:16
天雷滚滚,星期六也不消停!昨日有12家公司收到了年报问询函

天雷滚滚,星期六也不消停!昨日有12家公司收到了年报问询函

惜别的海岸
2024-06-02 07:43:39
网友神评房贷下调:把上吊的绳子下调10厘米,让个头矮的也能上去

网友神评房贷下调:把上吊的绳子下调10厘米,让个头矮的也能上去

爆角追踪
2024-06-01 18:11:55
网红铁头向靖国神社撒尿泼漆,未成功回国,警方抓捕中恐被判三年

网红铁头向靖国神社撒尿泼漆,未成功回国,警方抓捕中恐被判三年

辣条小剧场
2024-06-02 08:00:26
灵性十足!维尼修斯这次摆脱,被国外球迷称赞:凭这下就值8000万

灵性十足!维尼修斯这次摆脱,被国外球迷称赞:凭这下就值8000万

侧身凌空斩
2024-06-02 06:50:55
突发公告:知名品牌永久闭店!负责人已失联

突发公告:知名品牌永久闭店!负责人已失联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02 09:05:52
没拿过6座欧冠的人不准过来合影!

没拿过6座欧冠的人不准过来合影!

刺头体育
2024-06-02 08:26:55
惊人转变!多家美媒:拜登政府悄悄批准在哈尔科夫附近乌军有条件使用美供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惊人转变!多家美媒:拜登政府悄悄批准在哈尔科夫附近乌军有条件使用美供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环球网资讯
2024-05-31 10:27:28
2024-06-02 11:44:49
木曉普照
木曉普照
一个有深度、有格局的作者
1714文章数 485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手机
本地
家居

真正不显老的女人,都不烫大妈卷和穿老年服装,打扮自然得体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iQOO发618战报,vivo这个儿子真长大了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