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博士求职防割韭菜指南:那些花里胡哨的助理研究员、特聘研究员、专职研究员......到底是啥?

0
分享至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各种名目的岗位层出不穷。

  不少博士毕业后懵懵懂懂就签了卖身契,等反应过来才追悔莫及。说实话,面对如此之多的岗位,要想理出个头绪真的很难:

  同样名称的岗位在不同学校可能完全不一样,不同名称的岗位在不同学校可能完全一样,甚至同样名称的岗位在同一个学校都会慢慢走样。

  有鉴于此,我们整理了一份不算全面的博士就业岗位说明,主要区分不同类别的博士后和高校岗位,帮助求职的博士们了解真相,有效避坑。

  01 博士后岗位

  很多人读完博士,就习惯性地想找个博后位置做一站。因为近期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出国做博后可能比以前难了。国内的博后系统比国外复杂,不少想在国内做博后的人还有点搞不清楚。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

  我国博士后制度还不到四十年历史,最初由诺奖得主、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倡议。1985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我国博士后制度正式确立。

  放眼海内外,博士后岗位是在高等学府或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或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置的一些需要高学历人才的特殊短期职位,在招聘时专门针对博士,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不是专业学位也不是行政职务。

  博士后的工作期限多数为两年,少数可以延长到三年。按照国家的要求,博士后是设站单位的正式员工,但不列入编制,工作期满后必须流动出站。

  一、流动站博后

  1. 岗位简介

  正是因为博士后们在找到固定的工作岗位前实际上处于流动状态,所以最早容纳博士后进行科研的机构叫流动站。流动站是建立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之下的管理博士后的机构,也是我国博后群体的主流。

  2. 薪资待遇

  大部分高校为博后提供的待遇还不错,的确是向本校正式员工看齐,一般包括基本薪资、科研绩效津贴与专项经费、住房补贴与子女入托入学等。

  博士后制度建立初期,薪资曾一度非常可观,据说达到当时教授的水平。后来形势急转直下,性价比很低。这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国博士出国做博后,不利于人才回流。最近十年,在多方呼吁之下,博后待遇有了飞速提高,最高 60 万,平均 30 万。

  某研究所博后招聘的支持政策

  不过,这钱可未必全是学校出。博士后有国家资助,每人两年 10 万;很多省市有专门针对博后的人才政策,给钱不说,还专门修建人才公寓,解决住房问题;学校肯定也要给一部分,解决一部分福利待遇;课题组通常还能再给点。几处相加,的确实惠。

  3. 绩效要求

  博后的工作也有绩效要求,基本都体现在出站要求上。博士后是专门从事科研的短期工作人员,无论是否在职,是否脱产,都不需要承担教学工作。

  说到底,绩效考核还是承担怎样的项目,发表多少论文。随着博士毕业人数的增加,博后岗位也加速内卷,出站要求水涨船高,有良心的学校还知道跟着提高配套的绩效,没良心的学校直接玩一手「退站就退钱」的操作,空手套白狼地割韭菜。

  4. 发展前景

  虽然博士后并非教职,但不少人还是把博士后看作学术生涯的起点,也确实有很多博士的独立科研正是从博后阶段开始。而且我国博士后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管办)统一管理,不是学位胜似学位

  所以,博士后做得好坏与否,对一个博士的学术生涯而言还是很重要的。现实中也有许多博士阶段工作平平,博后阶段突然开窍而后谋得高校教职的例子。

  二、工作站博后

  1. 岗位简介

  说博后阶段很重要的前提,仅指流动站,不包括工作站。

  工作站是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或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设立的管理博士后的机构,虽然 1997 年才开始推行,但以目前数量来看,比流动站还多,是不少博士毕业后的选择。

  工作站还解决了流动站无法解决的「同站同学科」难题,允许高校毕业的博士进入工作站的同一个一级学科开展研究

  工作站博后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也有因研究项目进度等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期限的情况。企业在用人方面操作很灵活,有的也未必是按照博后身份延期,可以按照新的劳动合同延期。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官网

  2. 薪资待遇

  工作站博后的薪资和待遇由本单位承担,实际收入与企业同岗位、同资历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当,也可以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额外加成。在站博后也能同本单位正式职工一样享受其他各项生活福利待遇,包括奖金、公费医疗、困难补助、探亲、书报补贴等。由于能设立工作站的企业多数资质不错,也愿意拿钱留人,所以工作站博后的到手工资还是有竞争力。

  3. 绩效要求

  工作站博后也有出站要求,具体由所在单位决定。因为工作站博后通常要兼顾工作任务与学术要求,而且普遍来讲,企业的科研平台不如高校和研究所,整体的研究氛围也与高校无法相比,因此出站要求偏低

  这就导致履历上工作站博后的含金量不高,后续求职中可能会被人另眼相看。

  4. 发展前景

  人才和学历是企业的名片,不排除有些企业设立工作站,就是为了作秀甚至骗钱,博士们去了可就惨了。

  另外还有些企业的博后管理比较落后,博后需要帮助的时候无人支援,一旦有麻烦出现,倒是推诿扯皮,磨蹭拖拉。

  更可恶的是,有些企业还把博后申请到的经费据为己有,导致博后根本无法开展研究工作。

  最惨的是,一旦这些坑人企业被查,博后工作站被撤,在站博后分分钟面临失业的境地。所以,去之前一定要考察好。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官网

  三、师资博后

  1. 岗位简介

  师资博后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产物之一。

  进入新世纪,在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优质师资不足日益凸显。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把新晋教师的考察期延长,浙江大学于 2005 年率先推出「师资博士后」政策,将部分博士后纳入师资队伍管理。

  师资博后比普通博后的准入门槛高,需要同时申请博士后和应聘讲师。入站后,除了承担科研工作之外,也需要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为未来执教提前准备。

  2. 薪资待遇

  师资博后的合同一般还是两年,在站期间享有国家规定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少数高校会象征性给点科研启动金,但与之匹配的,出站要求则比流动站博后更高 —— 否则,凭啥留下做教师呢?

  某高校师资博后待遇,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3. 绩效要求

  历史地看,当年浙大推出师资博后,属于一种对 tenure-track 的探索。本质上还是遴选优秀的博士作为教师预备队,如果绩效不达标,则两年到期后出站,不必继续占用本校教师名额。

  现在,各种明目的专职科研岗位在中华大地全面开花,师资博后再也不是建设教师队伍,提高科研绩效的最好选择。

  但不得不说的是,跟现在那些割韭菜的专职科研岗位相比,浙大还是很厚道的 —— 在推行师资博后的四年中,有大约七成的师资博后出站后成为浙大正式教师,兑现率很高。

  4. 发展前景

  当然,也有些高校的师资博后在如今内卷的大环境下变得非常坑,出站绩效要达到副教授甚至教授的水平,出站报告要以博士论文的标准来做。内卷之下,无一幸免,师资博后,留任无望,最后也免不了被割一把韭菜。

  四、国外博后

  1. 岗位简介

  跟国内的博后比起来,国外的博后就很简单了…… 除了名字之外。

  在国外,博后就是跟着项目走的短期高级雇员,只要钱足够,头衔可以随便给:

  Postdoctoral、Postdoctoral Scientist、Postdoctoral Fellow、Postdoc Associate、Postdoctoral Researcher、Postdoctoral Scholar、Postdoc Research Scientist、Research Scientist、(Senior) Research Fellow、(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统统都可以是博后。

  美国疾控中心博后招聘

  2. 薪资待遇

  高级雇员也只是打短工,工作期限一般是两年,年薪多数在四五万美元。其实这都不重要,老板喜欢你,自然会加薪,重新签合同都行;老板不喜欢你,提前通知一下就能炒你鱿鱼。

  所谓的商业社会注重契约精神,前提还得是老板说了算。谁让钱都是老板给呢!

  正因如此,也就不存在实质上的博士后管理部门,什么科研启动金、人才政策、子女入托等福利更是没有 —— 国外压根儿不来这一套。

  3. 绩效要求

  因为老板说了算,考核什么的也就完全没有硬性标准,端的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有钱就是大爷,学术界也未能幸免啊~

  4. 发展前景

  从职业发展来看,如果能到国外大牛组里做博后还是非常好的,这可是闪闪发光的学术履历。好好表现,走的时候带走大牛一封有力的推荐信,那可是求职的杀手锏。要是还能发几篇顶刊论文,那几乎可以预定个「X 人计划」了。

  总结

  博后是科研生涯的踏板,选错博后而误终生的例子实在太多,一定要慎重选择。特别要注意协议文本,不要只关注进站的条件和待遇,更要仔细弄清出站的要求和退站的约定,免得白花自己时间精力,还惹一肚子气。

  02 高校岗位

  在谈高校岗位前,先祭出高校教师打怪升级图。

  图片来源:作者

  没有任何独立科研经验的博士,想拿教授是很根本不可能的,一般给个讲师,个别优秀的才能拿到副教授。现在不少高校已经取消了讲师的招聘,代之以名目繁多的不给编制的新头衔。这里面坑可不少,博士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加以分辨。

  一、讲师

  1. 岗位简介

  助教不能独立开课,讲师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课程。高校默认博士们具有独立开课的能力,起点至少是讲师。

  2. 薪资待遇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讲师都没有编制,合同期限长短得看协议。

  讲师的薪水都是高校给,一般底薪很低,每月小几千块 —— 这个没办法,按照国家标准来嘛 —— 但好在可以拿课时费,等于是绩效部分。不同高校的课时费多寡不同,少的有几十块的,多的有三位数的。

  讲师一般不按人才引进,但博士去做讲师,科研启动金和安家费可能都会有一点。社保转到当地的话,也能享受人才政策,政策力度各地不同。讲师是高校的正式员工,子女入托等福利还是有的,再多的就不要想了。

  也不排除有待遇很丰厚的讲师岗位,需要博士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仔细寻觅。

  某高校招聘讲师提供的待遇,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3. 绩效要求

  理论上讲师只要讲好课就可以,但为了打怪升级职业发展,讲师还是得搞科研,不然怎么评副教授呢?具体的职称评审要求,各个高校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讲师是没办法独立建课题组的,文科的自己做研究也能将就,理工科需要做实验的话,多数会选择个大牛的组当个小老板,帮大牛带带学生,出的成果算自己一份儿,将来评职称可以用。

  二、副教授 / 副研究员

  1. 岗位简介

  少数高校按照人才引进优秀博士或博士后会直接给副教授 / 副研究员,有些还会很大方地直接给编制。这种岗位是每个想进高校的博士梦寐以求的。

  2. 薪资待遇

  如果有了编制,合同期限就只是个形式,不重要。薪水也是高校给,能比讲师多一些,课时费也比讲师高。绩效部分,因为承担科研项目,所以项目结题和发表论文都会有奖励。

  按照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金和安家费是必须得有的,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引进人才的这两笔钱上差距可能有十倍。看到别人的多,咱也别眼热。

  因为有编制,社保是必须转到当地的,自然也可以享受当地的人才政策 —— 多数还不是最低的一档。副教授 / 副研究员也是高校的正式员工,子女入托等福利一应俱全,还有其他明的暗的福利。

  某高校招聘讲师 / 副教授的公告,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3. 绩效要求

  高校能给副高,肯定是希望博士们继续搞科研出成果的,所以科研绩效定得比较高。这也符合绝大多数博士们的意愿,双方利益是统一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有了副高不一定是硕导,就算能独立建组,也未必能招到研究生。有的高校采取 PI 制(Principal Investigator)来协调,理论上 PI 是跟项目走的,项目的负责人就是 PI,但这还是难以解决国内研究生导师需要一定资质的问题。

  一种做法是让研究生统一挂名某个院内大牛,各个副教授 PI 完全独立带学生。当然,有的高校嫌麻烦,就让这些副教授们像讲师那样进大老板的组,但好处是搞联合培养啥的比讲师容易。

  三、特聘教授 / 副教授 or 特聘研究员 / 副研究员 or 专职研究员 / 副研究员

  1. 岗位简介

  古语有云:同进士不同进士,如夫人不如夫人。可见头衔加前缀,降低含金量。这个道理到今天也一样。

  甭管「特聘」还是「专职」,都是游离在高校岗位之外的,无非是为了对头衔做个区分,区分的重点在于:没有编制!

  某高校招聘特聘研究员 / 副研究员,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2. 薪资待遇

  普遍意义上,没有编制就是临时工。对临时工而言,合同就很重要了。这些专门为研究而设立的岗位,一般是一份合同签两段相同年限的聘期,比如来个「3+3」。不要觉得六年时间还挺长,可以骑驴找马,慢慢找其他机会。要知道,某些高校的急功近利很刷下限。

  薪水方面,一般的临时工,工资是比正式员工少的,但特聘或专职岗位经常待遇还算过得去,一年怎么也得有个二三十万 —— 读了个博士,总是管点用。

  工资理论上都是学校给,但上面也说了,得看具体的协议怎么写的。但无论怎么写,都不是按照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金和安家费几乎是确定没有的,能保证纸面上的薪资不是打包的用人成本就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没编制,社保啥的不重要,人才政策啥的也没人替博士们张罗。虽然名曰高校正式职工,但子女入托等福利落实得比较少,个别厚道点的高校才会解决一部分。

  某高校招聘特聘研究员 / 副研究员,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3. 绩效要求

  既然是高校专门设立岗位忽悠招聘来的,那目的就很明确了 —— 做科研。这类专门的岗位不能独立建组,只能找个大老板的组干活儿,通常也不必操心教学的事,就是一门心思弄项目发论文即可。在这点上,高校、课题组老板、特聘副教授们的需求是一致的。

  4. 发展前景

  照说,就这么闷头苦干多发论文,职业发展应该不错吧?那得看在哪里。在原高校想留下那是基本没机会的,但要是借着这段时间发表的论文,去其他地方求职,职业发展也有可能不错。注意!只是有可能哦~~坊间传言,有的高校已经开始不再招聘做过专职科研岗位的博士。

  四、助理教授

  1. 岗位简介

  助理教授是高校人事招聘中最近兴起的舶来品。美国的助理教授叫 Assistant Professor,比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Full Professor)低。在 tenure-track 体系中,是打怪升级的起点。

  引入国内后,目前有点混乱,既可以是讲师,也可以是特聘研究员,反正就是没编制。

  2. 薪资待遇

  虽说没编制,但学术起点可是相当好。助理教授薪资不错,据说看齐正教授,也有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 —— 都是学校给的。学校也会尽力申请,把地方上的人才政策落实到位。科研启动金往往很可观,多到能独立建实验室。

  前面提到的 PI 制跟助理教授的配合也比较好,比如在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某高校,新引进的助理教授是 PI,也是博士生导师,能招研究生,还能招研究助理和博士后。这基本就是美国的整套玩法了。搞不好比美国还好,因为子女入托等高校福利,国外一般没有,可咱们有!

  图片来源:深圳大学官网

  3. 绩效要求

  考虑到助理教授也没编制,所以合同很重要。能干几年,什么标准能评副教授,最好都写进协议。助理教授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通常很少,安心做研究达到绩效就好。

  4. 发展前景

  从目前国内高校的情况看,助理教授还不算坑,好好干的话,留下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学校已经花了这么多资源为助理教授独立建组,要是聘期结束就赶人,沉没成本也忒大了点儿。但不排除某些高校在用人方面采取创新,继续把助理教授这个头衔玩儿坏。

  总结

  以上的信息,都只是大面上的粗略的介绍,跟具体高校的具体岗位肯定有出入。总结起来,高校的岗位,没编制的多,有编制的少。对于那些没编制的岗位,还要看用人单位的招聘说明。

  最后,需要提醒每一位博士的是:入职前一定要仔细看合同,对于薪资待遇、绩效要求、考核标准、晋升条件等要一再确认,最好都落实到纸面。

  —— 哪怕有些流氓高校朝令夕改,咱最少还有个依据不是?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善恶到头终有报!77岁瘫坐在轮椅上的秦煌,已然成了一个“笑话”

善恶到头终有报!77岁瘫坐在轮椅上的秦煌,已然成了一个“笑话”

阿涛讲情感
2025-09-14 20:40:05
老罗还是怂,他不敢说出来西贝真正的问题

老罗还是怂,他不敢说出来西贝真正的问题

记忆承载
2025-09-14 18:23:01
如果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祖先可能不是炎黄,而是上古蚩尤的后裔

如果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祖先可能不是炎黄,而是上古蚩尤的后裔

周哥一影视
2025-09-15 01:13:02
2岁女童家门口失踪超10天,当地成立联合工作组搜寻多日未果

2岁女童家门口失踪超10天,当地成立联合工作组搜寻多日未果

红星新闻
2025-09-14 17:21:18
互撕、故障!中德车企慕尼黑对弈,百年BBA慌了?

互撕、故障!中德车企慕尼黑对弈,百年BBA慌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2 22:35:07
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结算!美国31万亿美元外债还能撑多久?

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结算!美国31万亿美元外债还能撑多久?

窥史
2025-09-14 15:06:11
引火上身?胖东来站台西贝遭打脸,亲自承认有隔夜菜,罗永浩说对

引火上身?胖东来站台西贝遭打脸,亲自承认有隔夜菜,罗永浩说对

法老不说教
2025-09-12 22:03:34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大鱼简科
2025-09-02 19:34:00
王菲也没想到,离婚26年,窦唯给自己上了生动一课,窦靖童没说错

王菲也没想到,离婚26年,窦唯给自己上了生动一课,窦靖童没说错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4 11:02:01
父亲下马后妻子要离婚,我转身接受组织调任省长,她后悔我却畅快

父亲下马后妻子要离婚,我转身接受组织调任省长,她后悔我却畅快

红豆讲堂
2025-09-10 08:35:06
莎莎领奖名场面!和局长的拥抱甜到我嘴角咧到耳根

莎莎领奖名场面!和局长的拥抱甜到我嘴角咧到耳根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0 14:18:45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外界传闻自己是周总理养子的说法,并不正确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外界传闻自己是周总理养子的说法,并不正确

混沌录
2025-09-10 21:37:12
夸梅:库里的错在于找了不爱自己的女人 她会分走你一半财产

夸梅:库里的错在于找了不爱自己的女人 她会分走你一半财产

直播吧
2025-09-12 14:02:13
乌克兰空袭新战术,俄罗斯难以应对:巨资回购土耳其S-400?

乌克兰空袭新战术,俄罗斯难以应对:巨资回购土耳其S-400?

鹰眼Defence
2025-09-14 16:50:48
浦发银行信用卡遭境外批量盗刷 已销卡用户也未能幸免

浦发银行信用卡遭境外批量盗刷 已销卡用户也未能幸免

信网
2025-09-14 16:24:12
中国开始反制,美国芯片成了烫手山芋,比尔盖茨说的话太准了

中国开始反制,美国芯片成了烫手山芋,比尔盖茨说的话太准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9-14 16:14:32
因为穷认识了它,用了5年一点变化没有!

因为穷认识了它,用了5年一点变化没有!

LOGO研究所
2025-09-05 16:16:40
苍井空近日公开了带双胞胎儿子参加学园祭的照片,引发热议

苍井空近日公开了带双胞胎儿子参加学园祭的照片,引发热议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9-14 20:11:06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梁讯
2025-09-14 19:15:18
程青松关注列表被扒,曝全是肌肉男,颜值堪比于朦胧,私聊太污

程青松关注列表被扒,曝全是肌肉男,颜值堪比于朦胧,私聊太污

以茶带书
2025-09-13 12:19:28
2025-09-15 03:03:00
生物学霸 incentive-icons
生物学霸
科研资讯平台
9853文章数 31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探校丨“未来3.0学校”长什么样?高新区这所附小重磅亮相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人才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无人机飞入波兰 美国务卿:不可接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