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升旗6200次零失误,共和国旗手高红甫,退伍后拒绝百万薪资

0
分享至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自此之后,每一天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有英姿挺拔的升旗手,在广场上亲手升起国旗。

在众多的升旗手中,有一位曾在11年间,坚持为祖国升旗6200次,入伍期间还被荣立二等功,但在退伍之后,他拒绝了百万年薪,而是选择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解与国旗相关的故事。他就是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升旗手”的高红甫。

年少热血进入部队

1985年,高红甫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中。在很小的时候,高红甫就立下志愿,希望能够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但高红甫从来没有因此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

到了17岁那年,高红甫见到当地的征兵信息,按捺不住踊跃的心情报了名。当时高红甫还没有高中毕业,既为了实现梦想,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参军与继续学业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17岁的高红甫顺利进入了部队,在这里他每天认真训练,享受着严整肃穆的军旅生活。在他入伍一年后,他的一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2003年,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在选拔护旗手。恰好在北京参军的高红甫因为在部队中表现优异,幸运参加了这次选拔。当时有上万名士兵都希望能成为光荣的护旗手,但每次选拔都是十分苛刻严格的。

在层层选拔之后,高红甫光荣成为了护旗手的预备队员。为了能够胜任护旗手这份光荣的工作,高红甫不断加强训练,争取做到每一个动作都十分标准。

做护旗手,升、降国旗,展旗,收旗,正步都是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锻炼臂力,他每日都要抛掷一块六斤重的铁饼,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他终于能够迅速将17平方米的国旗展出一个完美的扇形。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体态,高红甫日日训练自己的站姿,正步,每一个升旗的动作他都要仔细研究,然后通过上万次的训练,力求做到完美。正是因为如此严苛的训练,高红甫迅速成长为了一名正式升旗手。

11年风雨无阻,坚守升旗岗位

升旗是件庄严肃穆的事情,为此高红甫还特意训练自己的表情。可以说每一次参加升旗,背后隐藏着高红甫多年来的训练与汗水。

多年的训练,让高红甫的右臂比左臂粗壮很多,右手的小拇指也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但他从未叫过一声苦,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尽管国家对于天安门升旗手的要求十分严格,但高红甫靠着自己的努力胜任了这个岗位。从2004年到2015年,11年的时间里,高红甫为祖国升旗6200次,并且从未有过失误。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上,高红甫十分光荣地成为了典礼上的升旗手,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完美升起了国旗。从这以后,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个外表坚毅俊朗,身姿挺拔的升旗手,高红甫也获得了“共和国第一升旗手”的称号。

因为进入部队,再加之工作特殊,高红甫与家人常常是聚少离多。虽然他的父母也很想念远在北京的儿子,但他们也为儿子的选择感到骄傲。

老两口又一次念子心切,直接坐上了来北京的火车,而高红甫只与父母相见了4个小时,就因为临时接到任务,告别了父母。第二天,他的父母早早来到天安门,亲眼看到了儿子升旗时的挺拔身姿,虽有不舍,但还是欣慰地默默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高红甫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在部队的12年间,他还曾因对部队做出重大贡献而荣立一次二等功。这代表着高红甫的努力,也是国家对他的肯定。

2015年,高红甫已经入伍12年,其中大部分的时间,他都与国旗相伴。这12年间,他当了8年的国旗班班长和代理排长,升旗6200次,是自国旗护卫队组建以来升旗时间最长、升旗次数最多的旗手。

退伍后拒绝高薪,走入校园

已经在部队生活了12年,高红甫热爱这里紧张有序的生活,但碍于种种因素,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退伍。在退伍之前,他将自己升旗的所有经验心得,以及如何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全部整理下来,交给了国旗护卫队战友。

这是高红甫送给部队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他对国旗,对部队,对祖国的热爱,也是他在退伍之前,献给祖国的温柔。

当地的很多企业在得知高红甫即将退伍的消息后,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些企业提供的工资都很优渥,足够高红甫过上舒适的生活,甚至有家企业提出可以给他百万的年薪。

面对舒适的工作和诱人的工作,高红甫没有过多考虑就拒绝了。在他看来,很多企业对他发出邀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在部队升旗手的称号,他不愿意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当作交换舒适生活的筹码。

思来想去,高红甫还是决定换个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接受了北京十几所学校的邀请,成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每当遇到学校一些大型活动,他都会来到学校,亲自升旗,并给孩子们讲有关国旗的知识,还有国旗背后的故事。

这份工作让高红甫的生活变得非常忙碌,但他很享受这样充实的生活。虽然这份工作的酬劳远不及百万年薪诱人,但他正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为了金钱折腰,活得光明坦荡。

回望12年的军旅生涯,每一次庄严地升旗,每一个流畅标准的动作,上千个日日夜夜的训练与付出,背后隐藏的,都是高红甫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他对祖国的深情,无言有力,甘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

果戈理曾说:“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成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高红甫便是如此,热爱自己的岗位,不为金钱放弃信仰,努力让自己的一生发光发热,尽显祖国军人风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重庆两名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重庆两名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4-06-18 14:43:03
这里,突发6级地震!

这里,突发6级地震!

观威海
2024-06-18 19:06:09
听说他在中央混得不咋地

听说他在中央混得不咋地

霹雳炮
2024-06-11 22:56:27
网友怒批!巴黎世家“姨妈裙”售价9.4万,初衷拒绝羞耻引发争议

网友怒批!巴黎世家“姨妈裙”售价9.4万,初衷拒绝羞耻引发争议

小毅讲历史
2024-06-18 05:45:04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星辰故事屋
2024-04-27 19:04:44
网传疑使馆车在小区违章停车堵路,某女子称懂什么叫外交豁免权吗

网传疑使馆车在小区违章停车堵路,某女子称懂什么叫外交豁免权吗

火山诗话
2024-06-18 13:53:13
国足迎来意外之喜!亚足联再送大礼,或直接避开日本韩国

国足迎来意外之喜!亚足联再送大礼,或直接避开日本韩国

十点体坛
2024-06-17 15:51:35
宋庆龄为何无法生育?去世后,医院进行检查时才发现了事情真相

宋庆龄为何无法生育?去世后,医院进行检查时才发现了事情真相

博览历史
2024-06-18 18:17:33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54:26
55 岁男子相亲,要求试婚,女子:满足你,但我也有要求…

55 岁男子相亲,要求试婚,女子:满足你,但我也有要求…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6-18 16:19:42
三傻大闹欧洲杯,德布劳内也带不动!卢卡库上演新一季欢乐喜剧人

三傻大闹欧洲杯,德布劳内也带不动!卢卡库上演新一季欢乐喜剧人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4-06-18 02:38:55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小萝卜天下事
2023-07-21 21:57:53
罕见!贵州监管局连发十九个处罚,全部同一家银行!

罕见!贵州监管局连发十九个处罚,全部同一家银行!

穿透公司
2024-06-18 15:39:46
气势汹汹,31国援助就位,中菲通话信息公开,坐滩军舰不用挪走了

气势汹汹,31国援助就位,中菲通话信息公开,坐滩军舰不用挪走了

易流黄滨聊科技
2024-06-18 15:58:25
华为高管:昇腾AI算力性能已超过英伟达A100|钛媒体AGI

华为高管:昇腾AI算力性能已超过英伟达A100|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2024-06-18 13:06:21
中国女排为何派替补出战?因为总决赛根本就不在奥运备战计划内

中国女排为何派替补出战?因为总决赛根本就不在奥运备战计划内

SteiniStudio
2024-06-18 16:16:31
创近四年新纪录!浦东机场国际客流单日突破10万,不少外籍游客入境游首站选上海

创近四年新纪录!浦东机场国际客流单日突破10万,不少外籍游客入境游首站选上海

上观新闻
2024-06-18 13:03:12
坚守的奖励?过去4年FMVP获得者都是生涯只为母队一支效力

坚守的奖励?过去4年FMVP获得者都是生涯只为母队一支效力

直播吧
2024-06-18 19:30:13
如果你是55-70岁的退休族,就一定牢记下面15条,你会受到启发的

如果你是55-70岁的退休族,就一定牢记下面15条,你会受到启发的

爱情大使馆
2024-06-16 10:00:43
那英一家四口携4.5亿定居伦敦?!如今回国,继续赚钱水到渠成!

那英一家四口携4.5亿定居伦敦?!如今回国,继续赚钱水到渠成!

听风听你
2024-06-17 03:58:09
2024-06-18 20:22:44
History纪实
History纪实
喜欢历史,分享有趣历史知识
5072文章数 380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节骨眼上普京甩出俄朝关系这张牌 打到北约痛点

头条要闻

媒体:节骨眼上普京甩出俄朝关系这张牌 打到北约痛点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官方:税务部门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

科技要闻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在鞍山的每一步都有新发现

成熟女人的穿搭法则,高级感很重要,打造出精致感的LOOK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