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 第29期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漳州头条从3月3开始,开设100期《党史学习》栏目,让更多漳州人了解漳州党史,学习漳州党史。欢迎供稿。
漳州党史资讯
漳州新增3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吴丽燕)近日,省委宣传部公布第六批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我市“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平和暴动纪念馆、片仔癀博物馆榜上有名。
“漳州110”事迹展览馆位于九龙江畔,是福建省“雏鹰训练基地”“全省关心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省直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漳州市“思想教育基地”“雏鹰校外争章基地”。
平和暴动纪念馆位于平和县长乐乡联三村。1928年3月8日发动的平和暴动总指挥部设在这里。1978年,为纪念平和暴动50周年,在当年暴动总指挥部旧址建成纪念馆。
片仔癀博物馆位于漳州市上街1号,占地2400多平方米。博物馆生动展示片仔癀50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及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悉,目前我市共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个,即谷文昌纪念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个,除了新增加的3个基地,还有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东山县博物馆(黄道周纪念馆)、东山保卫战烈士陵园、东山县寡妇村展览馆。
漳州党史大事记
1931年12月,闽南特委书记陶铸调任厦门中心市委组织部部长。厦门中心市委另派邓子恢到漳州巡视,加强对漳属一带工作的领导。
漳州十大革命遗址
1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内,素称“芝山红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
1932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随后兵分各地,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壮大革命武装,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光辉的一页。1957年8月,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毛主席居住过的“芝山红楼”辟为纪念馆,并展出专题陈列。1992年,在纪念馆左前方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原东路军政委聂荣臻题写碑名。现馆内布有“中央红军攻克漳州陈列展览”。
2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位于芗城区振成巷32号(原16号),这里原系中共漳州支部、中共闽南部委机关所在地。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7年12月4日至5日,中共福建省地方组织的负责同志,根据党中央的八七会议精神和党中央指示,为推动福建革命运动,在漳州召开福建各县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期间,选举成立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陈明任临时省委书记,陈昭礼任组织部长,王海萍任宣传部长。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等决议,制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实行武装斗争的方针。临时福建省委的成立,第一次统一了全省党的组织系统,加强了党对福建革命斗争的领导。现馆内布有“烽火征程——革命战争年代之中共福建省委组织发展专题陈列”、“漳州早期革命史”专题展览。
3
王占春故居
王占春故居位于龙海市九湖镇邹塘村,现为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王占春(1905-1932),1905年9月21日出生于龙海市九湖镇邹塘村,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闽南革命根据地和闽南红军游击队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4月,中央红军进驻漳州,王占春任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和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常委,领导漳属地区党组织和群众积极协助中央红军完成筹款、扩军、抗日宣传等工作。5月下旬,闽南红军游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王占春任政委。5月底,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撤离漳州,国民党闽南驻军伺机猖狂反扑。6月6日,红3团在漳浦县城郊崎溪寨仔村遭国民党军及民团包围,在激战中王占春腹部中弹,于6月12日不幸牺牲。
4
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
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位于龙海市石码镇龙海一中校园内,为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第4军第10师第28团团部驻地。现为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龙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1932年4月20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红4军的先头部队进驻石码镇。红4军第10师第28团进驻石码中学(现龙海一中),团部就设在学校教学楼。在学校二层教学楼的墙壁上书写了一系列抗日标语,如“消灭地主武装”、“扩大红军”等。5月19日,红4军所属部队从漳州、浦南、角美、海澄、长泰等地,集中到石码中学操场上进行整编、阅兵并合影,现该照片陈列与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5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第三军军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第3军军部旧址位于漳浦县绥安镇新尾路教堂,现为漳浦县文保单位,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毛主席听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委邓子恢和福建省委书记罗明、省苏执委王海萍等同志汇报后,作出了巩固和发展以漳浦龙溪圩、小山城、龙岭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决定。4月22日,毛主席在东路军连以上干部会上作《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及第二次行动问题》的报告中,布置了建立以漳浦龙溪圩为中心,扩大南靖、平和、漳浦、龙溪、云霄5县新苏区的行动部署。同年4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第3军军部进驻此楼,并根据毛主席关于建立闽南苏区的指示,领导该军在漳浦扩大城乡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并成立漳浦县革命委员会和乡苏维埃政权。
6
乌山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
乌山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是天然石洞群,位于云霄县与诏安县交界处。1946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撤销中共闽粤边临委,成立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同时宣布撤销中共闽南特委,成立中共闽南地区委员会(简称闽南地委),隶属中共闽粤边工委,陈文平任书记。
1947年5月,中共闽南地委改隶属闽粤赣边区工作委员会,卢叨任地委书记,陈文平任副书记。至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前,闽南地区党组织得到空前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发展为5个团,2个独立大队及云和诏、永和靖、惠安、泉州工作团等,合计6000多人,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闽南全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
中共闽粤边工委暨饶和埔诏革命委员会旧址
中共闽粤边工委暨饶和埔诏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诏安县霞葛镇厚安村,是诏安县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1929年春,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在文圃学堂正式成立,刘锡三任书记,温仰春任组织部长,余登仁任宣传部长。同年6月,饶和埔诏革命委员会也在霞葛厚安村文圃学堂宣告成立。随后,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和饶和埔诏革命委员会在马坑、石下、高坑、栗竹头、下割、新营、五通、黄秋坑、东坑尾等乡村都建立了农会组织和游击队、自卫队,斗争由秘密转向公开,攻民团、打豪绅,横扫闽粤边反动势力,为创建饶和埔诏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8
平和暴动旧址
平和暴动旧址位于平和县长乐乡下坪村下书斋。1975年3月,平和县人民政府把下书斋辟为平和暴动纪念馆,目前该馆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平和支部把革命的中心从旧县城九峰镇转移到离县城较远的长乐乡下坪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8年3月8日晨,中共平和县委书记、暴动总指挥朱积垒率领平和、永定、大埔、饶平四县1000余人的暴动队伍,攻陷县城之后,砸开监狱,救出被捕代表、农友和南昌起义军伤病员,焚烧县署和牢房;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此次暴动,发出“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提高了各地工农革命的情绪,引导福建工农走上暴动的道路”。
9
红三团与红九团会师旧址
红三团与红九团会师旧址位于平和县文峰镇三平风景区,1985年12月,中共平和县委、平和县人民政府在文峰镇三坪村三平风景区内兴建红三团与红九团会师纪念馆。目前该馆是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福建军区独立第九团进入靖和浦边区,在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内的三平寺与中共闽粤边特委及所属的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第三团胜利会师。两团的会合,对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推动闽西南地区,特别是闽南地区反“清剿”斗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福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0
中共闽南地委旧址
中共闽南地委旧址位于南靖县南坑镇大岭村白咏自然村,2005年6月,中共南靖县委、南靖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南坑镇大岭村白咏建立南靖树海中共闽南地委旧址纪念馆。目前该馆是南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1946年4月,中共闽南特委在树海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边委指示,调整、加强力量,发展白区工作。同年11月,中共闽南特委改为地委,相继组建中共树海支部、树海武装工团、中共永和靖边区县工委、中共南靖县工委。1949年6月,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整体迁进树海大岭白咏村,成为领导闽南各地革命斗争的中心。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党史方志、花样漳州文旅之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