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樂道影像为大家介绍了金线泉,这次介绍它的邻居 - 柳絮泉。
↑ 图中红五星处即柳絮泉
柳絮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南临(新)金线泉,西临皇华泉。泉池呈南北长方形,长3.5米,宽2.3米,深1.5米,于1956年新砌而成。池壁用大理石砌成,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中间镌“柳絮泉”三字,于1980年题写。据《(乾隆)历城县志》卷八"山水考·三"转引旧《志》记载:“柳絮泉,在金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繁,如柳絮飞舞”,故名柳絮泉。请注意,上句中的金线泉当然是指老金线泉(新的是建国后才发现的),这个记载是正确的。但我看到网上有些资料不够严谨,比如济南市图书馆网站介绍柳絮泉时说:“位于老金线泉北”,这是错误的,明显是混淆了老金线泉和新金线泉的缘故。
↑ 雨后柳絮泉 2018.9.20
明代诗人晏壁咏柳絮泉:“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您看看,诗人一首诗,赞美了两处相邻的泉水呢。
↑ 柳絮泉全景(朝东南拍摄,远处并排的是新金线泉) 2018.9.20
↑ 最早的柳絮泉照片是十六年前随拍的,那天泉池不太干净 2005.9.22
柳絮泉在金、明、清三代都位列七十二泉。说到济南七十二泉,很多人误以为七十二泉是固定的,其实历史上有七八种说法,历朝历代的版本都有一定出入。有些是一直就有的老泉,也有一些在漫长历史中湮没了。下面介绍最著名的四个版本:
↑ 俯视柳絮泉,由东向西拍摄 2018.9.16
一,金代《名泉碑》,最早的版本,撰者及镌刻者不详,最早转载者,是元代于钦所撰《齐乘》,该书为山东省地方志,并对金代《名泉碑》所记七十二泉加注了方位;
↑ 本以为泉旁的石碑介绍疏忽忘了拍,前两天又去补拍,发现并非柳絮泉专门介绍 2021.3.21
二,明代诗人晏璧的《七十二泉诗》,一泉配一诗,丰富了济南泉水的文化内涵;
三,清代郝植恭作《七十二泉记》,收录于在《漱六山房文集》中,该版本特点是对各泉名称的由来作了解释;
↑ 泉沫纷繁柳絮泉(由西向东拍摄) 2018.9.14
四,鉴于有些泉年代久远已经泯没,且以上诸版本颇有些出入,济南名泉研究会、市名泉办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历时五年,于2004年官方正式公布济南 “新七十二名泉”名单。虽然本人对某些泉入选持有异议,但本摄影专辑仍是以该版本为准进行拍摄的,另在最后评分的历史资料部分中参考前三个版本的记载。当然,七十二也只是泛指,济南泉水目前应在800眼左右。
↑ 垂柳依依 2018.9.20
上图的柳条还是不够长,本打算春天时透过柳树丝绦俯拍一张,或者柳絮漫天飞舞时更应景,但现实是残酷的,春天时水位低不说,颜色深暗,没有想象中的美感,而有柳絮时水面不清澈,效果也不好,所以作罢。
最后评分时间,柳絮泉(满分三星):
历史性:★★★
观赏性:★☆
综合分:★★
(本集完)
樂道影像 原创精品 转载注明出处 不得修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