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张母女用餐偷拍图火了:你以为的爱,可能是孩子的“深渊”

0
分享至

  文|旋妮(共1536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当被问及到你是否爱孩子时,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想也不想地就回答:爱!

  大多数的家长都愿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只希望孩子能够过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家长对于孩子的“爱”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真的是对他好的吗?

  其实不然。

  前段时间就有一张母女用餐偷拍图,在网络上迅速传开,这一张图之所以会引发网友们的关注,是因为大多数的网友都表示看到了这张照片之后觉得深感悲哀,因为:你以为的爱,可能是孩子的“深渊”。

  照片当中的宝妈,给孩子点了一堆好吃的食物,但是自己却坐在孩子的对面吃着泡面。

  乍一看会觉得这妈妈也太伟大了吧,自己只吃泡面却给孩子点这么多好吃的,但是仔细品一品这张图,就会发现这位家长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家长自以为自己做出了自我牺牲,无比的伟大,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但是却不知道:

  这种爱其实是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的,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过度的爱会让孩子感到“窒息”

  母爱本应该是这个世间最伟大的东西,但现如今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爱却是早已经“严重超标了”。

  ●如果说家长对孩子的爱过度了的话,可能会让大部分的孩子感到窒息。

  像是宝妈自己不舍得吃,给孩子买很多,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宝妈可能就会拿着这样的事情来大做文章,比如

  “我以前对你那么好,自己什么都舍不得买,你现在居然这样对我!”等等;

  让孩子无形中有了一种束缚感。

  其实孩子也许并不想父母这样做,但是父母的这种过度的爱却只感动了自己,长此以往就会觉得自己是为孩子付出的最多的,这种过度的爱可能并不会让孩子心怀感谢,只会让孩子觉得窒息。

  过度的爱会让孩子无法独立

  ●如今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爱,也表现在对他们人生的管控上。

  有些家长会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孩子好,采取“自我牺牲”的方式来为孩子付出,但是却从没有想过:

  ▼自己为孩子付出的这些东西,孩子到底想不想要。

  因为家长经常喜欢管控孩子,要求孩子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如果孩子不照自己说的去做,那么家长就会对孩子大发雷霆,就会让有部分孩子缺少自我想法。从小过于依赖父母,等到长大之后这样的孩子是很难融入社会和生活的。

  过度的爱会让双方都感到非常的累

  其实不论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要讲究一个度的,如果说过度的话,那就会让自己和孩子都感觉到非常的累。

  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孩子好,为了孩子自己可以付出所有,有不少家长也的确是在这么做,但是:

  ●其实自己的这种爱会让大多数的孩子都感觉到压力山大。

  因为知道父母对自己好,所以孩子会努力向上,就是为了能够满足父母的心愿,但是事实上,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也过得并不开心。

  而父母呢,也会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但是孩子却依旧不懂自己,不成才,没出息,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这样的话,大多数的家长也会觉得十分伤心,十分心累,家长不开心孩子也累,这又是何必呢?

  过度的爱更容易养出“极端”娃

  如果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过多了的话,更容易养出“极端”娃,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那这也可能会成为亲子感情破裂的导火线。

  家长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自然希望孩子能够给予回报,而孩子并不一定想要父母为他付出,这样一来亲子之间就有了矛盾。

  一旦有了矛盾冲突,那就有可能会出现关系破裂,多数关系破裂大多也是因为过度的爱造成的。

  辣妈语录:

  父母的爱是无私且伟大的,为了孩子,大多数的宝爸宝妈也的确是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但是任何爱都是要适度的。

  如果说采取这种“自我牺牲”的方式来爱孩子的话,那很可能会让孩子找不到自我,在自己人生路上只为了回报父母而去努力,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孩子过的不开心,那么,父母所谓的付出又有何意义呢?

  家长们,你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孩子去予以回报吗?

  本文编辑:妈妈缘

  审稿主任:全能辣妈

  (图片源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0岁以后不可以做这3件事情,对身体有害无利!一定要牢记

60岁以后不可以做这3件事情,对身体有害无利!一定要牢记

营养time
2023-05-31 07:21:07
1964年,卡斯特罗与苏联大佬拥抱瞬间,无意露出左手两块劳力士表

1964年,卡斯特罗与苏联大佬拥抱瞬间,无意露出左手两块劳力士表

深聊电竞
2023-06-01 16:40:23
目前塔特姆常规赛总得分9861分,同样打了6个赛季的詹姆斯得分

目前塔特姆常规赛总得分9861分,同样打了6个赛季的詹姆斯得分

篮坛资讯播报
2023-06-01 22:40:41
邓伦近照大变,疑似整容、双眼皮、与圈内名人结婚成焦点

邓伦近照大变,疑似整容、双眼皮、与圈内名人结婚成焦点

九叔爱说电影
2023-06-01 14:50:17
中环外圈发生单车事故 一骑手不幸身亡

中环外圈发生单车事故 一骑手不幸身亡

新民晚报
2023-06-01 11:06:22
这些食物有剧毒,不要留更别吃,赶紧扔掉!

这些食物有剧毒,不要留更别吃,赶紧扔掉!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5-31 11:36:15
长期服用倍他乐克,现在基本上撑不过1分钟,还要不要继续吃?

长期服用倍他乐克,现在基本上撑不过1分钟,还要不要继续吃?

神经外科杜医生
2023-05-22 11:55:41
上海奥迪“干翻”工程车火到外网!日本人傻眼:拍《头文字D》?

上海奥迪“干翻”工程车火到外网!日本人傻眼:拍《头文字D》?

躺倒鸭
2023-05-31 18:14:26
外国如何看解放军:美上将用四个字形容,全世界认为很精准

外国如何看解放军:美上将用四个字形容,全世界认为很精准

阿甘文史呀
2023-06-01 13:05:59
“花这么多钱来看柱子!”知名歌手演唱会遭吐槽,消保委介入

“花这么多钱来看柱子!”知名歌手演唱会遭吐槽,消保委介入

新民周刊
2023-06-01 20:14:31
31个省级政府现任“一把手”中,最年轻的是他!都是“60后”中央委员!

31个省级政府现任“一把手”中,最年轻的是他!都是“60后”中央委员!

上观新闻
2023-06-01 13:51:22
“金砖银行”行长:“金砖国家”不再是首字母缩写

“金砖银行”行长:“金砖国家”不再是首字母缩写

参考消息
2023-06-01 20:22:31
李念官宣三胎出生,产后照曝光手臂扎针管十分虚弱,仨儿女首同框

李念官宣三胎出生,产后照曝光手臂扎针管十分虚弱,仨儿女首同框

八怪娱
2023-06-01 16:52:06
亚马逊创始人传来喜讯,发现没,能搞定大佬的女人都长得像某人

亚马逊创始人传来喜讯,发现没,能搞定大佬的女人都长得像某人

乐动你心
2023-06-01 19:38:38
反腐捷报!6月1日晚间,又有5人被查,严查大战超级给力!

反腐捷报!6月1日晚间,又有5人被查,严查大战超级给力!

吃完到人间百饭点
2023-06-01 17:29:42
12秒87!23岁大学生飙出历史级佳绩惊到世界田联,刘翔纪录12秒88

12秒87!23岁大学生飙出历史级佳绩惊到世界田联,刘翔纪录12秒88

大咖唠体育
2023-06-01 13:44:33
灵隐寺十八籽手串在网上也能买?最新回应

灵隐寺十八籽手串在网上也能买?最新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3-06-01 16:43:33
被骂上热搜,杨紫究竟动了谁的蛋糕?网友:她的命也是命啊

被骂上热搜,杨紫究竟动了谁的蛋糕?网友:她的命也是命啊

盖饭人物
2023-06-01 23:02:04
斯波谈寻求执教建议:来到总决赛 除了帕特-莱利我不信任任何人

斯波谈寻求执教建议:来到总决赛 除了帕特-莱利我不信任任何人

直播吧
2023-06-02 08:48:04
巴黎表示加尔蒂表述有误,应为梅西本赛季在王子公园最后一场比赛

巴黎表示加尔蒂表述有误,应为梅西本赛季在王子公园最后一场比赛

直播吧
2023-06-01 23:58:02
2023-06-02 09:10:44
辣妈vs探长
辣妈vs探长
辣妈生活妙招,宝宝健康成长!
3447文章数 113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变味”的儿童节:孩子累、老师烦、家长苦,幼儿园却在开心赚钱

头条要闻

"乌海军舰队团灭"后 西方媒体噤声透露出的信息量很大

头条要闻

"乌海军舰队团灭"后 西方媒体噤声透露出的信息量很大

体育要闻

从无缘奥运到准日本一姐 秘诀是干饭?

娱乐要闻

程晓玥产后首晒全家福 穿亲子装过节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轮到张一鸣“救”万达了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售20.99万起 新奢纯电轿跑SUV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再见童年

手机要闻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再见童年

教育要闻

高考只决定了分数,而非定局!考后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本地新闻

网易新闻《中国匠人》栏目开启瓷文化之旅

公开课

中国殡葬走向世界:连安倍的葬礼都承包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