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一批企业被315晚会曝光!
搜索引擎的“虚假医疗广告”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前阵子,“假神医”张文荣被撤职,引网友怒赞。
起因是他身为医者,却公然贩卖虚假广告。
把患者的性命当儿戏。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晚央视曝光著名互联网公司360、UC搜索引擎等虚假医疗广告,更加触目惊心。
据央视报道,记者在UC浏览器直接输入“降血糖”,搜索结果前几条全是网友分享的经历。
乍一看没啥毛病,可左下角却标有“广告”字样。
网友的疾病经历为何变成广告?
记者点开一探究竟。
很快,弹出一篇文章《我9年的高血糖终于恢复正常了,真实经历分享!》。
文章主要自述,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和高血糖抗争经历。
但有几个地方特别显眼。
那便是被标红的联系方式。
记者顺着联系方式,添加了所谓的“老师”。
老师简单咨询病情后,向他推荐药物“白背三七诺丽果粉”。
老师说,“连续服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停针停药、稳定血糖。”
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结果发现,这不过是一款普通食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老师不知道此举已违法吗?更何况还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360搜索”甚至更厉害。
同样是网友分享经历,里面含有老师的联系方式。
记者试着再加一个老师,一来又是推荐药物。
这次是“御橼膏”。
其名曰:两个月内全效解决各种更年期症状。
不出所料,又是一款普通食品。
在搜索过程中,这类文章遍地都是。
套路一模一样,疾病困扰多年——老师指导走出病痛——附上老师的联系方式。
过程没有提及任何药物。
必须联系到老师,才会推荐药物。
等到货后,几乎全是普通食品。
2020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强调:
“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这些广告又是如何改头换面,登上浏览器呢?
都在严打虚假医疗广告,他们为何还能如此明目张胆?
事实上,它早已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
暗藏在各个角落,无孔不入。
记者暗访360上海广告总代理公司。
当被问及医疗广告如何投放,销售经理表示:
“在它的网站里面不能有任何品牌,
不能有任何品牌推广,
只有一个落地页、一个H5的页面。
它就加好友、吸粉,
加之后,
会把它推给人去聊,
聊完之后卖产品,
是这样一个操作模式。”
可见,他们对违规广告的操作十分熟悉。
那如果是无医疗资质的医院呢?
只要给钱,包办到位。
销售经理表示,“这种要跑很大的量,要是量少的话,我们不会接。”
UC广告代理公司销售经理也说,“公司没有资质,我们这边提供。”
你只需提供一个联系方式就行。
代理公司会事先准备好账户。
遇到没资质的客户,就可以直接“套户”。
啥是“套户”呢?
“用别人的资质帮你开通一个账户,
你只需要在里面套入你的内容即可。”
简言之,就是你用钱买下别人东西的使用权。
但这种账户随时都会被查封。
所以代理公司会预先保存大量账户。
从提供资质、网页设计、到维护售后,形成一条龙服务。
搞好推广,如何精准投放?
别担心,交给代理公司。
代理公司会通过分析用户的上网习惯,进行相对应投放。
360奇搜广告代理公司销售经理说:
“别人可能在我们浏览器上搜索过。
但是他当时没有进行任何的行为,
他下次再打开电脑的时候,
直接把这个广告推送给他。”
也就是说,不需要主动搜索,只要你浏览过相关资讯,推送会自动送到你面前。
投放后还没完,如何让客户信服帖子呢?
代理公司负责请水军。
客户要多少好评、点赞,都任意制定。
问题又来了,哪来那么多水军?
360山西广告代理公司销售经理表示:
“这些都是假的。
哪里找这么多人去评论,
这都是页面来的时候,
有代码直接就做好了。”
一个敢下单,一个敢推广。
从平台、客户到代理公司,无所不用其极。
被央视曝光后,UC浏览器进行回应:
关注并将优化。
过了一会,它再次致歉。
对此,有网友说:“前有某度看病,癌症起步;后有360搜索UC浏览器,缺德一条龙。”
而更令人寒心的是,
“虚假医疗广告”泛滥,
这不是第一次,
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360搜索过去9年的表现。
2012年。
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在微博表态:
“我们下定决心不赚有些钱,
特别是那些混在搜索结果中的虚假医疗广告,
害了多少想用搜索求医问药的弱势群体。”
2013年。
用户在360搜索发现有医疗广告。
360搜索官方辟谣:
“是bug!360搜索坚决拒绝医疗广告,欢迎广大用户和竞争厂商监督!”
周鸿祎再次声明,“向生命负责,拒绝网络虚假医疗医药广告。”
2015年。
1月6日,360搜索将正式推出独立品牌“好搜”。
没过多久,好搜上线医疗广告。
据报告显示:
360在201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1亿美元增长37.9%。
能够短时间内急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在线广告表现强劲。
图源:企业财务报告
2016年。
“好搜”变回“360搜索”。
5月3日,360搜索发布一则公开信。
信中写明“即日起,360搜索放弃一切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
2018年。
据报道称:
2018年,
360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31.29亿元,
其中互联网广告及服务板块营收106.58亿元,
同比增长16.94%。
约占总营收的81.2%。
时代周报对此表示,“在互联网广告中,医疗广告的利润或许是商家最难放弃的。”
2019年。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报道,
用360搜索出整形医院,花6万多做鼻子竟是歪的?。
2018年7月,南昌朱女士通过360搜索,找到一家搜索结果排名靠前的整形医院。
她花了6万块对鼻子进行整形。
术后却发现,鼻子竟然是歪的。
她跑去问主诊医生,被告知“你鼻子里面就是歪的,我不能完全矫正。”
朱女士不愿相信,这是事实吗?
当记者深入调查医生时,令人诧异的一幕出现了。
医生的医师执业证书从业范围是外科,不是有特殊要求的美容外科。
据规定,外科不能参与医疗美容主诊。
也就是说,主诊医生不具备从业资格,那还是一家民营医院。
为了查清真相,记者卧底360搜索在江西的总代理公司。
卧底期间,记者听到工作人员亲口说:
“广告就是广告 ,
广告就是在最前面。
就是搜索关键词,
设置的关键词,
它就在最前面,
你想排在第几都是可以。”
工作人员还表示:“现在早就开放医疗广告了,没有行业限制。而且医院的关键词收费挺高,一个点击收他们十多块钱。”
你品,你细品。
2021年。
360搜索被央视直接点名。
就在3·15晚会结束半个小时内,360搜索发表声明。
“对涉事代理商及相关账号进行彻查。
进一步加强对广告代理商的监管,
强化广告内容的审核,
切实履行平台责任。”
网友评论说,这腔调,无非是在说虚假医疗广告都是代理公司干的,与360搜索无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13年是bug,2019年是意外,2021年是背锅。
360搜索永远是无辜的白莲花。
还记得魏则西吗?
22岁的年纪,风华正茂。
他身患重病,通过某度搜索,找到一家医院。
2014年9月——2015年底,他在该院接受未经审批且效果未经确认的治疗方法。
治疗一年多,才知道是“黑”医。
他说:
“我不想死,
我21年的奋斗和努力还没有化为光和热。
我还有梦想,
我想看看这个广大的世界,
我想经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人生,
成就自己的事业。”
可为时已晚。
2016年4月12日不幸去世。
他的离去,惊动了整个中国。
同时,这起悲剧也给社会带来极大反思。
可“魏则西事件”过去5年了,好像一切都没有变。
更讽刺的是,当年参与激烈谴责与慷慨表态的,就有今天被踢爆的公司。
魏则西事件以来,某公司在互联网行业中的江湖地位,日渐衰微。
殷鉴未远。
有些企业如果不“耗子尾汁”,恐怕难逃覆辙。
作者:凌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