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安225运输机
近日,乌克兰跑上门恳求,想复产安225运输机,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乌克兰这是终于意识到错了?不过中国会答应它的要求吗?这次中国显然并不着急,反而是霸气提出一条件:提供资金支持没有问题,但是核心技术得给到。
安225运输机是上个世纪美俄冷战时期的产物,作为一款超远程战略运输机,运力能达到250吨,要知道,俄罗斯装备的安124,以及美军的C5战略运输机的最大运力也只能达到125吨,所以可以说安225是目前全球最强大的运输机,大型运输机一直是中国的一块短板,运20的最大运力只有66吨,如果与乌克兰合作,就可以在这一领域赶超美俄,但是中国的国防策略属于本土防御,运20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要求,所以这款安225大型运输机可能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图为安225运输机
那为什么不直接拒绝乌克兰,还准备砸些钱进去?一方面应该是为长远考虑,要知道,安225一次性可以运输相当于运20好几倍的物资,当严重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来临时,它或许就能派上大用场,第二,安225装备了6台D18涡扇发动机,单台的最大推力可达22.9吨,能推动640吨的满载负荷机体以亚音速飞行,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目前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能掌握这项技术,就可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很多难题,对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此看来,如果能跟乌克兰达成安225运输机的合作协议,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图为安225运输机
不过在考虑合作之前,不得不提到之前的收购马达西奇公司事件,那次本已达成了合作协议后,美国却突然跳出来从中作梗,基辅方面就限制马达西奇与中国投资公司合作,致使那个项目在没有进入实施阶段就被迫中断了,如果要跟安225的研发单位安东诺夫公司合作,难保不会再发生类似上次的事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购马达西奇事件中,美国曾承诺将会承担相应的损失,还会向马达西奇注资,让其更好地发展,然而在中国投资公司申请国际仲裁要求马达西奇赔偿35亿美元违约金后,美国便不再吭声了,显然就是在用放空饷的方式故意拖延时间,以阻碍双方的合作,基辅方面后来多多少少应该参透这一点了。
图为马达西奇公司的航空发动机
事实上,无论是马达西奇,还是安东诺夫,要想在全球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并不容易,因为克里米亚问题肯定不会与俄罗斯合作,而乌克兰这些军工企业的技术属于俄制战机方向,美国其实用不上这些,其它国家或是还未达到需要引进这些技术的阶段,或是投资不起,然而两家军工现如今都面临着订单大幅萎缩的困境,显然已经经不起过长时间的消磨,这次安东诺夫公司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就是有力的说明,所以,最终究竟会不会跟乌克兰展开安225运输机合作项目,还需要继续观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