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开了。
阳台上兀自热闹着,红黄绿和谐相间,看上去暖暖的。绿色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点缀,有花就更好了,房间到处充盈着勃勃的生气。上周(7日)迎来本世纪最冷的一天,瞬时最低气温-19.6度,打破了南郊观象台建站以来的最低纪录。我们很幸运,似乎每一天不是在见证历史,就是在创造历史。窗外风不大,阳光有些飘移,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准时在楼间的空隙打卡。
只有周末的闲暇时分,才能享受这种好光景。
无端想起2020年的最后一天,车灯在四环路上串成不息的光环,1039的一群主持人在回顾武汉抗疫时期热干面和炸酱面有约的故事。如今听来依然有些浅浅的感动。男男女女七嘴八舌偏偏搞得很是煽情,一点没有冬日寒夜的样子。顺手关一档暖气。这时听一首老歌最好,旋律在车轮上飞逝,融化在安静的夜里。
扭脸又是一年。以这种方式和往昔作别,虽出乎意料,倒也别出心裁。生活就是这样熬制出来的,从大火到文火,从年少到白头。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拈花一笑,欲说还休。“熬”中精品,东北是乱炖,岭南是煲汤,江南是肉粥,川渝是火锅,草原是手抓,中原是胡辣汤,北京应该算卤煮,都咕嘟咕嘟冒着浓浓的烟火之气。一方水土,各有风味。火候到了,汤汁自然浓厚。江淮间,鱼汤和豆腐是绝配。俗话讲,“千炖豆腐万炖鱼”,稳稳炖上几个小时,奶白色的鱼汤,香飘几里地,闻着都醉人。舌尖上的乡情,何止是在记忆里。晨起晨昏,日升月落,鸡鸣犬吠,小桥流水,西风残照,大漠孤烟,一样的风情万种,摇曳多姿。
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这话既是给董大,也是给自己。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也算是个豪爽不拘俗礼的实在人。这不像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合着换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自己倒是喝个痛快。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贫寒受得、潦倒受得、边塞受得、宦海受得,唐朝诗人里,活得真正通透一点的,高适算一个。
寒潮一近,疫情又来了,但大概率在可控范围之内。随着春暖花开和疫苗的大范围免费接种,国人的日子该能消停一阵子。疫情彻底改变了生活,世界会慢慢感受到它的力量。当然,回不去的,不止2020年。朋友忍痛退了春节回乡的票,相信很多人会铭记这个第一次在异乡漂泊的新春佳节。
月明人尽望,秋思落谁家。除夕也一样,屏幕里的烟花璀璨,心思早在千里之外。好在5G时代的视频网络,应该不会太卡。
地坛的腊梅,藏得太深,啥时候去找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