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地理环境:
周为管叔鲜封地,称管国,汉称管城,故名。
1948年郑州解放后设立郑州市第一区,1955年更名为陇海区。1953年设立回族区,1956年更名为金水回族区。1958年金水回族区、陇海区合并设立管城回族区。
3600年前,管城回族区是商朝都城(亳都)。
西周初,周武王封他的弟弟姬鲜于此为王,称为管国。
周成王元年,管叔因与蔡叔以武庚叛乱被杀,管国废除沦为管地,,直属东都(今洛阳)。
东周时期,管地先后属郑国、韩国。
秦代,置管县,属三川郡。
西汉初年,属故市侯国,隶河南郡(原三川郡)。
公元前112年,故市侯国废,管地并入中牟县。
历东汉、三国魏、两晋、南北朝(除一度归属阳武县外)一直是中牟县辖地。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中牟县为内县。十六年(596年),析内县置管城县,隶管州。
隋大业二年(606年),废管州,改称郑州,治管城县。大业三年(607年)改郑州为荥阳郡,治所不变。
唐高祖平王世充后,复置管州于管城。贞观元年(627年),废管州,管城隶武牢的郑州。贞观七年(633年),郑州治所由武牢迁管城。
此后,郑州先后称荥阳郡、郑州荥阳郡,治所一直设在管城,直至五代。
宋代,熙宁五年(1072年),废郑州,以管城县直隶开封府,属京西、北路。同时省荥阳、荥泽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郑州,仍隶京西、北路。崇宁四年(1105年),郑州曾两次改称西辅郡,旋建旋罢。郑州当时实领五个县。
金代,以郑州治管城县,隶南京路。贞佑四年(1216年),管城县更名为故市县。
元初,更故市县复名管城县,属郑州。
明洪元年(1368年),废管城县入于郑州,隶河南开封府。从此,管城建置不存,但它一直是郑州、郑县、郑州市、郑州专员公署驻地。
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郑县。
解放前夕,今管城辖区属郑县维新镇,下辖13个保。
1948年10月,郑县解放后,郑州市人民政府实行市县分设政策,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同时建立郑州市第一区。
1948年10月22日,郑县解放。10月27日,郑州市第一区成立,下辖9个街公所和2个乡公所。9个街公所是:一街街公所辖黄殿坑带;二街街公所辖西大街东段;三街街公所辖砖牌坊街一带;四街街公所辖平等街以南;五街街公所辖南大街一带;六街街公所辖北大街附近;七街街公所辖东大街西段;八街街公所辖书院街周围;九街街公所辖东大街东段。2个乡公所是:梁砦乡公所辖梁砦、燕庄、司庄、马坟、沈庄、台庄、黑朱庄7个自然村;陈庄乡公所辖陈庄、凤凰台、晋王庙、二里岗、康庄、杨庄、魏庄、弓庄8个自然村。全区辖76条自然街、15个自然村。
1949年7月6日,为适应民主改革要求,根据市政府“缩小区编制,取消街政权,建立派驻所”的指示,一区政务交公安分局代管,将原9个街公所合并改建4个派驻所,即原六、七街公所合并建立一所;原八、九街公所合并建立二所;原一、二街公所合并建立三所;原三、四、五街公所合并建立四所。2个乡公所建制不变。12月,一区所辖的2个乡公所划归郑州市四区管辖。
1950年7月,原第三区的乾元街、东三马路、南关3个派驻所及其所辖街道划归一区。至此,一区下辖派驻所增到7个,即一所设东大街,二所设北大街,三所设黄殿坑,四所设平等街,五所设乾元街,六所设南关,七所设东三马路。
1951年9月,民主改革完成恢复街建制。下辖7个派驻所改为7个街政府,即东大街街政府、西大街街政府、菜市街街政府、南关街政府、东三马路街政府、北大街街政府、裴昌庙街政府。
1953年1月,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郑州市设立回族自治区,辖区形成两区并存的格局。
1953年1月,郑州市建立回族自治区,老城区出现第一区与回族自治区并存的格局。新建的回族自治区不设行政街,直辖24条自然街,其中包括原属一区的北关大街、北大街、清真寺街、外营街、马号街、唐胡同、法院东街、裴昌庙街、北顺城街、市府前街、代书胡同、黄殿坑、营门街、法院西街、法院后街和原属二区的清真胡同、北下街、东河阳街、西河阳街、北鼎兴里、南鼎兴里、南柴火市、北菜市、河东街等。郑州市回族自治区建立后,一区原有7个街政府减为5个,即东大街街政府下辖10条自然街,西大街街政府下辖19条自然街,东三马路街政府下辖13条自然街,菜市街街政府下辖19条自然街,南关街政府下辖16条自然街。原属一区的南、北乔家门、布厂街、惠工街、豫丰街划归郑州市第一区。
1954年5月,区划进一步调整,将原市郊金水区凤凰、台乡的魏庄、柴庄、二里岗三个自然村合并建立二里岗街政府,划归一区。此时第一区下辖街政府增加到6个,同时,将原市郊金水区的白庄、黄委会职工宿舍及原属二区的天成路、工人新村划归回族自治区。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
1955年10月,郑州市一区更名为郑州市陇海区,下辖17条自然街。
1955年10月,郑州市第一区更名为郑州市陇海区,所辖区域除第一区原有的6个行政街外,另将市内第三区所辖乔家门]行政街划归陇海区。街政府下辖南北乔家门、前后杜家花园、振兴市场、青云里、三德里、荣华里、汉昌里、西三马路、布厂街、金声街、金隆街、西豆腐砦、臧家门、张家门、黄家门等17条自然街。
1956年2月,根据政务院颁布的区街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改市区街政府为街道办事处,陇海区下辖的7个街政府改为东大街、西大街、菜市街、东三马路、乔家门、南关、二里岗街道办事处。
1956年,郑州市将回族自治区更名为金水回族区。2月,改市区街政府为街道办事处,陇海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1月,郑州市回族自治区更名为郑州市金水回族区,下设北下街、杜岭、清真寺街3个街道。
1958年8月,撤销郑州市金水回族区建制,同陇海区合并,建立郑州市管城区。
1958年8月,撤销郑州市金水回族区建制,同陇海区合并,建立郑州市管城区,下辖10个街道,即东大街、西大街、菜市街、东三马路、乔家门、南关、二里岗、清真寺街、北下街、杜岭。9月,城市人民公社兴起,区辖10个街道合并,建立5个人民公社,即东大街和清真寺街两个街道合并,建立东大街人民公社;杜岭和北下街两个街道合并建立东太康路人民公社;乔家门和东三马路两个街道合并建立陇海马路人民公社;西大街和菜市街两个街道合并建立小西门人民公社;南关和二里岗两个街道合并建立南关人民公社。另外,将原属七区的福华街、小赵寨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建立铁路人民公社,划归管城区。将郊区管辖的杨庄、康庄、晋王庙3个自然村亦划归管城区。
1959年3月,郑州市人民委员会决定以“政社合一"“体制,建立管城区联社管理委员会。同时对区划作了部分调整。将管城区陇海人民公社的青云里、三德里、荣华里、汉昌里4条自然街划归二七区;撤销小西人民公社建制;将原菜市街街道所辖区域划归陇海人民公社;将原西大街街道所辖区域和东太康路人民公社部分地段合并建立西大街人民公社。
1960年5月,为解决城市蔬菜供应问题,市人委决定将一部分近郊农村分别划归市区各人民公社。划归管城区联社的有:南郊公社五里堡大队6个村、十里铺大队6个村、东郊公社燕庄大队5个村、崔庄大队5个村、郊区第二综合场的白庄等,组成凤凰台人民公社。另将南郊公社站马屯大队1个村、荆湖大队3个村、贾寨、佛岗、柴郭3个大队各1个村归郑州市服务局菜场,由管城区联社管辖。
1960年6月,郑州市人委宣布,以区为单位在市区分别建立4个城市人民公社,管城区联社遂更名为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区辖公社改为分社。经过调整,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下辖7个分社(6个城市分社、1个农业分社),即旗分社、西大街分社、菜市街分社、陇海分社、南关分社、二里岗分社(原铁路分社)、凤凰台分社。自然街138条,自然村33个。
1961年5月,根据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复名为郑州市管城区,区辖原有各公社全部恢复街道办事处。计有西大街、北下街、菜市街、东三马路、布厂街、陇海马路、二里岗、南关等8个街道办事处。
1962年5月,8个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农业队由新建的农业公社管理。7月,增设东大街、北大街2个街道办事处。11月,市政府决定将1960年从郊区划入的凤凰台分社及市服务局菜场,重新划归郊区。至此,管城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农业公社,即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菜市街、北下街、南关、东三马路、布厂街、陇海马路、二里岗等街道办事处和管城农业公社。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郑州市管城区更名为郑州市向阳区,部分街道办事处亦相继易名。东大街街道办事处更名解放东路街道办事处,西大街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解放中路街道办事处,南关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向阳路街道办事处。
1968年3月25日,郑州市向阳区成立革命委员会,各街道办事处和农业公社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撤销郑州市向阳区革命委员会,重建郑州市向阳区人民政府。期间,行政区划无大变动。
1981年11月,民族区建制恢复,郑州市向阳区改称郑州市向阳回族区。仍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农业公社。
1983年,郑州市向阳回族区更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在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的部分街道亦恢复原有名称。
1984年8月,北大街街道办事处迁往城东路,故改称城东路街道办事处。9月,管城农业公社更名东城乡。
1987年3月,郑州市区划调整,郊区撤销,将郊区的十八里河、南曹、圃田3个乡划入管城回族区。至此,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农业乡。
1988年10月,经郑州市政府批准,将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5个。除二里岗、陇海马路2个街道办事处保持原有建制外,将东大街街道办事处并入城东路街道办事处,西大街、菜市街2个街道办事处并入北下街街道办事处,东三马路、布厂2个街道办事处并入南关街道办事处。
1991年5月,圃田乡的吴庄村委会划分为吴庄村委会(辖小孙庄)和石王村委会2个村民委员会。年底,全区辖5个街道、100个居民委员会、167条自然街;4个农业乡、62个村民委员会、135个自然村。
1997年3月,十八里河乡撤乡建镇。管城回族区面积19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约27万人,辖5街道1镇3乡:北下街街道、南关街道、陇海马路街道、城东路街道、二里岗街道、十八里河镇、南曹乡、圃田乡、东城乡。区政府驻商城路217号。
2000年4月,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辖区5个街道办事处增加为8个,即由原来的二里岗、陇海马路、南关、城东路、北下街街道办事处,新增加东大街、西大街和紫荆山南路街道办事处。第五次人口普查,管城回族区总人口345513人,其中:北下街街道25858人、西大街街道19840人、南关街道44931人、城东路街道27535人、东大街街道23781人、二里岗街道20837人、陇海路街道41567人、紫荆山南路街道17705人、十八里河镇39185人、东城乡193人、南曹乡56511人、圃田乡30570人。
2002年7月,东城乡杨庄村委会改制,成立河南中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23日河南省民政厅《关于撤销郑州市管城区东城乡的批复》(豫民行批[2002]1号);9月2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撤销管城区东城乡设立航海路街道办事处的通知》(郑政办文[2002]117号):一、撤销管城区东城乡,其原辖行政区域划入管城区域,实行城市管理体制。二、设立航海东路街道办事处,驻航海东路26号,管理原东城乡5个行政村的管辖区域。2003年3月,航海东路街道办事处在航海东路95号正式挂牌成立。原东城乡5个行政村实行属地管理,就近划入各个街道办事处管理。
2003年10月,由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的相继设立,南曹乡的东耿庄、曹古寺、弓马庄、王士明庄、司赵、二郎庙、单庄、梁湖、螺蛭湖、毛庄、东尚岗杨、西尚岗杨12个行政村划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圃田乡的岔河、赵庄、李南岗、营岗4个行政村划归郑东新区管辖。东周村的东老南岗、西老南岗划归郑州经济开发区管辖。至此,管城区下辖北下街、东大街、西大街、二里岗、城东路、陇海马路、紫荆山南路、航海东路、南关9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南曹乡、圃田乡、十八里河镇3个乡(镇),41个行政村。2006年底,圃田乡的吴庄、大王庄、大孙庄、石王4个行政村移交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圃田乡的小店、榆林、西刘庄、南岗、穆庄、白佛6个行政村和五洲汇富1个社区划入郑东新区。
2005年末,管城回族区辖9个街道、1个镇、2个乡:北下街街道、南关街道、陇海马路街道、城东路街道、二里岗街道、东大街街道、紫荆山南路街道、西大街街道、航海东路街道、十八里河镇;南曹乡、圃田乡。
2007年末,管城回族区位于郑州市的东南部,北纬34°39′-34°57′、东经113°41′-113°46′之间,为郑州市老城区。东临中牟县,南连新郑市,北与金水区相接,西接二七区。辖区东起圃田乡石王村东0.6千米,西至十八里河镇南小李庄西2.1千米,南至南曹乡安庄南0.2千米,北到圃田乡穆庄北1.2千米。东西长19千米、南北宽16千米,总面积143.43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32.6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332222人,其中市区人口245528人;非农业人口248723人;回族人口20788人,占全区人口6.26%。辖9个街道、1个镇、2个乡:北下街街道、西大街街道、南关街道、城东路街道、东大街街道、二里岗街道、陇海马路街道、紫荆山南路街道、航海东路街道、十八里河镇、南曹乡、圃田乡,70个社区、3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北下街街道商城路217号。(此外,明湖街道、潮河街道委托经济开发区管理,面积人口不包含在管城回族区内)
2010年12月,圃田乡的小店、榆林、西刘庄、南岗、穆庄、白佛6个行政村和五洲汇富1个社区,划入郑东新区。
2011年,在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其管辖范围为七里河以南、以东,陇海铁路以北,京珠高速以西区域,面积约21.5平方千米。
2012年12月,圃田乡剩余3个行政村(河沟王、圃田、小孙庄)全部划入郑东新区。
2016年,管城回族区辖北下街、南关街、陇海马路、二里岗、城东路、东大街、西大街、紫荆山南路、航海东路9个街道办事处,81个社区居委会;1个镇(十八里河镇),1个乡(南曹乡),26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12月30日,十八里河撤镇设办,成立十八里河街道办事处。
管城回族区(简称管城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位于北纬34°39′-34°57′,东经113°41′-113°46′之间,因是春秋时期管国都城所在地而得名,也是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城区所在地。地处郑州市区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10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57.45平方公里。管城回族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过渡性气候特征,温暖气团交替频繁。截至2020年6月,管城回族区下辖13个街道和1个乡。
管城回族区始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因民族区建制和历史命名,1983年,向阳回族区改为管城回族区,是郑州商代遗址主要所在地和全国五个城市民族区之一。
管城回族区介于北纬34°39′~34°57′,东经113°41′~113°46′之间,地处郑州市中心城区的东南部,是商城遗址所在地,属老城区。东临中牟县、西临二七区、南连新郑市、北与金水区相接,东起圃田乡石王村东0.6公里,西至十八里河街道南小李庄西2.1公里,南至南曹街道安庄南0.2公里,北到圃田乡穆庄北1.2公里。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16公里。
城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约成2‰的坡度,海拔为100—140米,最高点是老城西南角(原夕阳楼旧址)。管城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管城历史悠久,历史上名人辈出,有西周初管国始封君姬鲜(管叔)、先秦思想家列御寇(列子)、北宋建筑学家李诫、民族英雄沙春元、名医张希圣、辛亥革命党人金承绪、贾宗伊、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导师马长清、清末教育界名流赵星阶等。
根据郑州商代遗址的地层叠压和打破关系以及遗物的不同特征,考古工作者将郑州商城的时代定在商代二里岗期,同时又区分为二里岗下层一期、二期和二里岗上层一期、二期。城墙内包含的遗物最晚的是商代中期。对东城墙夯土上层内出土的木碳的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235±90年,证明是比安阳殷墟还早的商代中期城址。郑州商代城址范围广,遗迹丰富,大面积宫殿遗址、手工业作坊及精美的青铜器群等,可以断定,这是商王朝成汤所居的亳都,距今3600年。
城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约成2%0的坡度,海拔为100米~140米。十八里河镇地貌平坦低洼,南曹乡多系沙岗地。城乡地属近代冲积层,为砂质黏土。最高点为十八里河镇柴郭村与青天卢村相连的岗顶,海拔200米。
洪积倾斜平原区,位于十八里河镇的河西袁、小刘、南小李庄、柴郭等村的东北部,冲沟不发育,切割较深,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面物质以洪积的亚黏土、黏土、亚沙土为主。水利条件较好,多为井灌区及河库灌区,是粮食主要产区。
沙丘垄岗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南,南曹乡的大部,十八里河镇十八里河两岸和京广铁路两边的十八里河、大王庄、八郎寨、后刘庄、小王庄、东吴河、西吴河、耿庄、南五里堡等村以东,站马屯村的东北。地面起伏较大,岗洼交替,地势大平小不平。地面高程在海拔100米~140米之间,西南东北向倾斜。丘间洼地浅平,多为农耕地。土质多为沙壤土,是花生、芝麻、红枣的主要产区。
平原洼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北的榆林、西刘庄、小店、白佛、穆庄、河沟王、圃田、大孙庄、吴庄、石王等村。特别是吴庄、石王两村,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时有涝灾发生。因黄河往南多次泛滥作用,形成黄河冲积扇。整个地势平坦,地面高程海拔75米~100米,坡度为1//2000米~1/4000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是小麦、水稻、玉米的丰产区。
管城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多风,冷暖无常;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凉晴爽;冬寒干燥,多风少雪。一般年份日照时间为2385.5小时,日照率为54%。全年日照时数以6月份最多,为258.2小时,日照率为60%。三月份最少,为177.7小时,日照率为48%。10℃以上的积温天气为4673.2小时,这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生长、繁殖关系很大,有利于秋粮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日照时数与晴天、多云、阴天有关。本辖区大多年份平均为:全年晴天173.2天,多云天101.5天,阴天90.7天。
气温全年变化虽大,但总的比较温和。一年最冷和最热的天气均不太长,都在一个多月左右。冬春季节受西北气流控制,西北风偏多,温度较低,一般在-10℃之间。最冷时间多在元月份,月平均气温在-3℃。冬季气温干冷,有时还出现“倒春寒”,对农作物及蔬菜极为不利,需年年提防。无霜期时间较长,全年为227天。初霜期在11月11日左右,终霜期在3月28日左右。在霜期内,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也是渔业生产的最好季节。
降水特点是年际变率较大,年内分布不均,大多数年份均降水为636.7毫米。据郑州气象站资料统计,最大年降水量为1128.4毫米(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334.8毫米(1996年)。全年降水量多集中在6月至9月份,平均41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5.2%。3至5月平均降水量119.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8.8%;10月至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为10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6%。每年以7月份的雨量最大,大多年份平均月降水量为140至160毫米。
管城区以西北风和东南风较多,常发生在冬春两季,以每年的12月份和1月份最多。最大风力可达8至9级。8级以上的大风,大多年份平均为23天,但每年出现的日数又变化很大。夏秋季以东南风或偏南风较多风力多为2级至3级,出现8级大风的次数很少。
任世事变迁,终不改绿水青山,看风云变幻,永不忘万里家乡!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欢迎指正,如发现文章有违反国家政策等规定,欢迎指导,本人将及时予以更正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