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巴菲特立下100万美元赌局:以10年为期,对冲基金的表现能否跑赢指数基金?巴菲特认为不可能。十年之后,事实证明了巴菲特是正确的。2020年,老爷子再一次重申这个观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冲基金的整体表现也证实了他的判断,很多对冲基金都受到巨大的冲击,不少基金大幅亏损甚至倒闭关门。然而,萨巴资本(Saba)却异军突起,带着90%的年内回报率横空出世,一举拿下了2020年对冲基金业绩表现的半程冠军。与此同时,其基金经理博阿兹·温斯坦的名字再次横扫华尔街。
天才少年的前半生
1973年,博阿兹·温斯坦在美国出生。他的父亲是经营着一家汽车保险经纪公司的美国人,母亲是精通四国语言的以色列人,曾任职于以色列外交部。他还有一个姐姐,后来也在对冲基金的相关领域工作。他们全家住在艺术氛围浓厚的曼哈顿上西区。父母每周五晚上都会观看著名的老牌财经节目“华尔街一周”。年少的温斯坦耳濡目染,渐渐开始对所谓的“交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5岁时,温斯坦考上了一所精英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展现出惊人的“算计”天赋。他参加了学校的模拟炒股大赛,在这场比赛里,他通过报纸信息筛选出最佳股票,从而一举夺魁。此外,温斯坦精于棋牌,16岁时已经获得国际象棋大师的称号。他还擅长牌局计算,在一些扑克玩法上胜率颇高,正是在这些比赛中,温斯坦结识了很多精英。
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布告栏上,他看到了当时如雷贯耳的美林证券正在招聘员工,他当即联系了美林,开始了在美林证券工作。在美林工作的那段时间,起初,温斯坦只是打杂——打电话或者安排会议,但是好学的他在工作间隙也不断学习投资知识,这些投资知识开启了他今后的投资生涯。
大学期间,在高盛工作的姐姐给温斯坦提供了一次可以在高盛工作的面试机会,虽然以失败告终,然而命运的推手还是将温斯坦推向了华尔街。面试失败的温斯坦在前往洗手间的路上,见到了自己的棋友大卫·德卢西亚——当时的高盛企业债券交易主管,在他的帮助下,温斯坦成功入职了高盛。大学毕业之后,温斯坦没有选择继续留在高盛,反而再度回到美林,然后又转到了帝杰证券,直到1998年。
1998年,信贷衍生品市场诞生,只要一家公司出现降级或违约就能获得回报的信贷违约掉期(CDS)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25岁的温斯坦知道CDS可以快速赚取暴利,于是他又跳槽德意志银行,正式开启了传奇的人生。
不放过任何一次豪赌的机会
德意志银行是一家拥有巨额资产的跨国大行。尽管当时的德意志银行刚刚进入美国,但也想从当时炙热的CDS中收获一笔财富,温斯坦与其一拍即合。时任德意志银行全球信贷衍生品部门主管Tanemura认为,温斯坦不缺乏任何明星交易员的资质,因此,他将所有的信贷衍生品都交由温斯坦负责。温斯坦对于CDS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及敏锐的直觉,他知道自己可以利用CDS做空信贷市场,利用俄罗斯金融危机为德意志银行赢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仅仅过了两年,温斯坦升职为德意志银行总经理,此时的他年仅27岁,手里掌握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华尔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不是每次交易都是顺风顺水的。2005年,在通用汽车大跌时,温斯坦通过评估,认为市场对于通用汽车的评价过低,因此他一边通过CDS卖出通用汽车的债务保险做多债券,一边以25-30美元的价格,做空通用汽车的股票来对冲风险。但是因为亿万富豪柯克·科克里安的突然介入,通用股价飙升,空头被狠狠地“打了脸”。几天后,标普和穆迪两大评级机构又将通用汽车债券等级下调至垃圾级,引发债券抛售潮,温斯坦又亏了一笔。在这个时候,温斯坦选择了加码面对当前的风险,等待着更好的时机。科克里安没能长久地拯救通用汽车,这家公司股价在2006年再次触底,债券价格也开始反弹。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况且是在一场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面前,根本没有人可以幸免。2008年,《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温斯坦团队带给了德意志银行史上罕见的巨亏——18亿美元,这家投行两年多的收益在一夜之间化为虚无。这并不是温斯坦没有做好准备的后果。恰恰相反,他的做法与2005年通用汽车那一战很是相似,只是这一次运气没有站在他这一边,市场的灾难程度也远远超出了他的判断。
不久,温斯坦和其他12名同事离开德意志银行,创立了对冲基金“萨巴资本管理公司”。
狩猎“伦敦鲸”,再战华尔街
2011年11月,温斯坦察觉到金融衍生品市场某种“异动”。那时,温斯坦并不知道“异动”由“伦敦鲸”搅起,只是多年的市场厮杀经验告诉他,这是个机会。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他带领华尔街多家对冲基金联手对抗号称“伦敦鲸”的摩根大通交易员布鲁诺·伊克希尔。
对“伦敦鲸”的“狙击”并不顺利。衍生品交易价格指数在伊克希尔的持续大单抛压下走低,温斯坦团队蒙受账面浮亏。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2月。这场赌局引起越来越多交易员的关注,议论焦点也逐渐清晰:大举抛售者是单一“大卖家”,而能够承载这种规模交易的机构只能是摩根大通。
2012年2月,温斯坦参加了同为对冲基金经理的朋友威廉·A·阿克曼组织的业内研讨会,讲述他的投资“秘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研讨会举办场地正是摩根大通总部的一个会议厅。
温斯坦上台演讲时,台下同行并未对他的欧洲债务危机等话题产生兴趣,直到他打开倒数第二张幻灯片,上面列出了他所推荐的当前“最好”投资机会——购买“投资序列—9的10年期信用违约掉期(CDS)指数”,这正是伊克希尔大举卖空的指数。
一名对冲基金经理回忆,听完温斯坦的分析,台下大约300名投资人士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他一走出会议厅大门,其他人(投资者)就跳了进来(购买指数)”。
接下来几个月,“伦敦鲸”依旧凭借其雄厚财力,压制加入赌局的“群狼”,温斯坦旗下一只基金在2012年5月仍浮亏20%。不过,势态逐渐转变。当“伦敦鲸”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而欧债危机的恐惧向深渊蔓延之际,价格指数开始向不利于摩根大通的方向发展。短短几周,温斯坦和其他对冲基金扭亏为盈,摩根大通的亏损则越来越大。《纽约时报》评述,这场巨亏的大火或许由“伦敦鲸”及其所属交易团队点燃,但温斯坦和其他对冲基金则把火煽得更旺。
摩根大通输了,最终蒙受了65亿美元的巨亏。带队狩猎“伦敦鲸”的温斯坦成了名利双收的大赢家,据悉获利2亿-3亿美元,小有名气的温斯坦一下子成为华尔街名流。
2020年,撞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市场又见腥风血雨,自然也有乘风破浪的王者降临。品尝过美股3月的史诗级波动、4月的反弹、5月的平稳和6月的几番大起大落,萨巴资本一举拿下了今年对冲基金业绩表现的半程冠军,年内回报率达到惊人的90%,高出排名第二的Waterfront一倍有余。市场一片惊叹,又一边纷纷感慨:那个全球最好的债券交易员、曾经的“华尔街金童”,他又回来了。
下半年,市场趋于平稳,大家都猜测温斯坦今年的业绩将止步于此。然而温斯坦却并不为所动,他的棋友与导师德卢西亚曾评价温斯坦:“有些人就是怎么学也学不够。像博阿兹这样的人,只要学了基础,剩下的东西他们就会自觉发问。”
温斯坦擅长行走在刀尖,越是危险,他越有可能出人意料,表现令人拍案叫绝。而这也意味着,在市场平平无奇的时候,他的表现会和市场一样,没有什么亮眼。
对温斯坦而言,市场永远在等着他去发掘,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于市场的态度,有敢于冒险的精神,有何所惧?对他而言,也许这场战役才刚刚打响。未来温斯坦又将赢下多少筹码,让我们拭目以待。
“伦敦鲸”事件:在2012年3月20日的伦敦,有一通电话记录被曝出,其中一人叫布鲁诺·伊克希尔,是摩根大通位于伦敦的首席投资部门绰号为“伦敦鲸”的交易员。2011年,由于他对一系列合成信贷衍生品的操作,造成信贷市场的剧烈波动,也导致摩根大通出现史上最大规模的衍生品交易损失,高达65亿美元。这一事件被称为“伦敦鲸”事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