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三国演义》中曹操当年败走华容道,到达夷陵之前将士们饥饿难耐,便是杀马造肉,虽说没有调料,但在当时也是美味佳肴。可在现实中,餐馆菜谱中均没有马肉的菜肴,是不是没有吃马肉的地方呢?
曹操当年迫于无奈,才吃马肉,马肉在这里却奉为上品,长见识了。
当然不是,世界上吃马肉的地方还是蛮多的,只是咱们国家几乎没有。特别是哈萨克斯坦最爱吃马肉,并且在天变冷之后销量也会增加。这是哈萨克斯坦自古以来的游牧习惯,也是哈萨克人的传统美食,并成为他们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营养成分上讲,马肉和牛肉的热量相差无几,同样是马身上的肉,马肠比马肉的卡路里多2倍有余。但问题不在卡路里上,马肉中含有的蛋白质量,比牛肉、羊肉高出不少,特别是有机酸的含量,马肉比牛肉中的含量高出很多,相对而言胆固醇含量低。这样的肉质有一个特点,就是食用后能迅速释放热量,让身体变暖。不过,马肉的脂肪含量较多,经常过量的吃马肉,很容易长胖。
在哈萨克斯坦马肉被奉为上品,绝对是招待贵宾的菜肴。当然价格也不便宜,通常价格都在3500坚戈以上,大约是咱们的70多块钱左右比羊肉和牛肉要贵很多。根据烹饪需求也是分马肋条、臀部肉、脖颈肉、肥肠等卖,其中马肠被认为是马肉的精华。
做马肠也是哈萨克斯坦最具有特色的美食,一般是把马肠子清洗干净,切成状后把盐和蒜泥等调味品塞入马肠封口慢炖个把小时。马肠和陕西的肉夹馍有得一拼,也分精瘦、肥瘦、半肥半瘦等样式。这种马肠闻起来香气四溢,吃起来也很是美味,不过只能在贵宾席上看到这道菜,可见名贵程度。
如果说哈萨克斯坦的吃马肉是自然形成的,比起曹操无奈吃马肉,法国人开始吃马肉,更具有戏剧性。
相传19世纪中期,有个叫艾蒂安·若弗鲁瓦·圣-伊埃尔的动物学家,协同他的一个粉丝,叫埃米尔·德克鲁瓦的老兵。特别是德克鲁瓦为了证明马肉可吃,便在广场大庭广众之下,大口的吃马肉,而且是死马肉,他曾经一度吃过好几百匹死马肉,可以想象这些马都是死于各种疾病。
这是个疯狂的家伙,德克鲁还疯狂的吃过一条疯狗,以此证明他的观点。法国人就是这样被他征服的。终于在饥饿的年代,巴黎的穷人自己家马吃肉,当然这也是迫于无奈。但是,他们同样找出了吃马肉的理由,在法国人认为:一匹垂老的马匹,变成餐桌上的佳肴,要比死在耕作的地里是有面子的,马也是愉快的,也是一种对马的尊重。而这个事情却让法国贵族们吃的牛肉和猪肉价格大降,也许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如果站在这个角度讲,那马肉一下变得不香了。
在中国,马一般认为是温顺的动物,《易经》坤卦的爻辞为:“元亨,利牝马之贞。”可以看出马的温顺被推到一个极高的层面,所以吃马肉是不得已的情况,就像曹操当年,要不是被周瑜那厮烧了曹操到航空母舰,也不至于饿的吃马肉,要知道那可是战马。即便是哈萨克斯坦人也不会吃战马,他们吃的马肉都是特意养的食用马匹。
在中国有句话老叫做“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并不喜欢马肉的味道,据老人们说马肉是酸的,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就好说法,不过切切实实说出马肉在咱们的饮食文化中是不受欢迎的。对于舌尖上的国人来讲,对食材的要求那可是极讲究的一件事,马虎不得,大家觉得呢?
我是阿宏,用爱做好每一道菜,将心交给每一味调料,烹饪出爱的盛宴。欢迎分享,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