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西段战区广阔,战线长达数百公里,当地基本系荒无人烟的高原地带,后勤供应极为困难,难以投入大量部队。当时中印双方在这一地区参战的兵力相差不多,因而新疆军区前指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在西段北部歼灭加勒万河谷、红山头据点的印军,由阿里支队在西段南部的班公湖地带组织防御。待北部作战胜利后,再转移兵力各个歼灭南部各据点之敌。
西段作战的地理条件极为恶劣,当地除班公湖、狮泉河谷地外,其余大部地区为海拔5000米以上。10月下旬这里气温已降到零下20度,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海平的 50%左右。由于高寒缺氧,步兵运动时速只能达到1.5-2公里。加上风速大和空气密度小,射击时也易出现偏差。当地不仅气候高寒低压;干燥多风,而且除了木料和烧柴外,一切作战所需物资全靠后方运输。"天上无飞岛,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就是西段战地的生动写照。在这种严重缺氧的地段行车,汽车发动机功率降低,不仅油耗大,车速也降到每小时只有15公里左右。新疆军区参战部队的指战员进入战场后大都出现了高山反应,感到头痛、恶心、呼吸困难。
为了保证西段的作战胜利,在反击战开始前,新疆军区抽调了350人组成前指后勤部,并动员了大量民工和部队修筑急造军路。通过抢修,原先公路距前沿约100公里左右,这时已经可以通至大部分前沿阵地。由于后方运输线漫长(由新疆叶城到西段的普兰有1450公里)、除新疆军区的车辆进行运输外,还从自治区抽调了汽车500余台参加运输。新疆军区还在战地建立了有100张床位的野战医院,和1个有30张床位的医疗队,从而保障了作战的需要。
中印边界西段的反击作战于10月20日上午8时半前后打响。其攻击开始时间所以比东段晚了一个小时,主要是由于时差关系,这里在7时天还未亮,不便于部队展开进攻。在西段对印军据点实施进攻时,因交通困难,重型火炮难以前推支援步兵,部队在攻击时为减少伤亡,主要采取了靠夜暗掩护接近印军据点,在天亮时发起攻击的方式。
驻守西段各据点的印军多为习惯高山生活的廓尔喀兵和印军中历史悠久的杰特部队。他们入侵中国阿克赛钦西部地区已经有数月之久,在其固守的各据点构筑了较为坚固的工事,各种火器也对阵前目标做了标定以进行精确射击。然而印军由于战术思想保守,作战行动消极,各据点相互极少支援,各守点的印军也只是凭藉工事消极防御,不敢采取反击行动,因而在人民解放军的逐个攻击面前很快陷入或被全歼或弃点而逃的境地。
在西段的攻击打响前,人民解放军前沿部队已经同当面的印军据点武装共处达数月之久。部队事先就利用外出打柴、阵地值勤和招印军阵前会晤等方式,组织干部和班长、战斗骨干对现地进行了反复勘察,对印军前沿的兵力部署和工事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虽然当时中央军委还未下定反击的决心,但是前沿部队已经作了打的准备。各部队并根据可能采取的反击行动需要,事先摆了沙盘,组织官兵在沙盘上发扬军事民主,研究了打法,确定了预案。10月18日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后,参战部队根据原先确定的反击预案很快完成了战斗准备。
10月20日上午7时以后,新疆军区参战部队在利用黑暗进入了攻击阵地并完成了准备后,于8时半向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的印军发起进攻。新疆军区第10团第3营首先集中近一个营的兵力,在75毫米无后座力炮和82毫米迫击炮的掩护下发起攻击.只经过39分钟战斗,即迅速攻克了印军设在加勒万河谷已达三月之久的据占,歼灭守敌60人,自己仅亡1人,伤10人
在向加勒万河谷印军发起攻击的同时,新疆军区第11团、骑兵团等部也向红山头据点的印军克什米尔国民军14营发起攻击。经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摧毁红山头据点的印军大部工事,并攻占了主峰。印军80余人被歼,残余人员向印境内逃窜。印军第114旅增援部队在途中见红山头已失,慌忙后撤。
10月20日西段部队攻点作战取得胜利后,新疆军区指示前线部队不必拘泥于预定作战计划,可乘胜扫除西大沟、天防区之敌据点。各部队乘车转向中印边界西段的南部,攻击班公湖北岸中国一侧的印军据点群。但因当地自然条件恶劣,部队运动困难,加上组织协同存在一些问题,攻击时未能很好形成合围。当地印军一部被歼,大部逃窜入印境。至10月24日,班公湖南北两岸及其以北地区的印军31个入侵据点已全部被扫除。
在西段初战胜利的鼓舞下,西段一些地带的解放军守卡部队在兵力劣于当面印军的情况下,也主动地向入侵的印军据点发起攻击。空喀山口防区的守卡分队以50人的兵力,首先向当面4400高地上的印军廓尔喀联队的1个排发起进攻,通过以炸药包、手榴弹炸敌地堡的方式,以2人阵亡4人受伤的代价,全歼守点印军22人,攻占了该高地。附近据点中的印军见势即放弃阵地,狼狈向印度境内窜逃。10月23日阿里支队12号守卡分队发现野营地据点的印军惊慌动摇,以一个班9人向当面有印军一个排据守的据点发起攻击,迅速攻占了该据点,击毙印军2人,俘虏18人,自已无一伤亡。
在中印边界西段拔点作战连续取得胜利后,新疆军区参战部队又乘车继续南下,扫除西藏阿里地区西部印军侵占的一些据点。10月27日,由维吾尔族组成的骑兵第3团的3个班乘车向羌山口开进时,途中遭到印军的袭击。该团1连重机枪班长司马义买买提挺身而出,用冲锋枪向印军扫射以吸引敌人火力,并指挥车上的重机枪射击以掩护部队下车展开冲击,很快歼灭了大部队印军。司马义买买提在战斗中三处负伤,仍坚持战斗到最后牺牲,战后被追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0月28日,南下的新疆军区部队占领了被印军侵占多年的西藏西部的巴里巴斯地区。至此,新疆军区部队在环境、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连续作战9天,转战500余公里,扫除了入侵印军的37个据点,消灭印军近 300人,随即转入休整。第一阶段反击战结束后,在中印边界西段除了西藏日土县的班公洛地区外,所有入侵印军都被驱逐出中国领土之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