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时,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我国古代科技水平发展历程为主轴,挑选了8件珍贵的国宝向世界展览,如《清明上河图》,秦始皇陵墓的铜质马车,明代的针灸铜人等等。但是其中震惊世界的一件展览物品反而是一个石头上的画。这件展品就是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太阳人石刻“。
1992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展开了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对其即将淹没的三峡区域进行文物的抢救性发掘。1994年,我国共在淹没区确认了地下约有文物点829处,地面文物点有453处,共计1282处。而”太阳人石刻“就是在淹没区发现的。
1998年,湖北省考古队发现了东头门遗址。同年十月中旬展开发掘,这片遗址收获了城背溪文化时期的陶器残留物,而城背溪文化是当时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流域的文化代表,在这发现文物证明了约7000年前有人类在这一片地方生存。
当时处于发掘现场时有一位考古人员坐在遗址的一块石头上休息。而当时坐在旁边的另一位考古队员却突然发现前一位考古人员坐着的石头上有字,两位急忙将这块石头翻开,随即惊呆了。这上面竟然刻画着一位古朴的太阳人,二人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赶紧上报。
后来经鉴定,这块刻画着太阳人得石刻就是城背溪文化得代表,距今约有近7000年历史。它的长有115cm,宽有20cm,厚有12cm。石上刻画着一个简洁的人像,性别无法分辨,双手各握着两个球状物,还是一大一小。身躯是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头上有一个短短的立柱,上方有一个比头还要大的太阳。其画像十分精美。
值得一提得是这个石刻得用料十分得考究,其材质为不易风化以及有着抗破损能力得褐色沉积岩。我们可以猜测到当时的古人也许使用另一种较为硬质的石材将这个石材打磨成长条状,将其需要刻画的一面打磨平整,然后又用其他较为精细的物质将太阳人细细地将太阳人刻,敲,凿到石板上面去。
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多少工具得古人来说这是很不容易得,整块石板打磨得十分平整光滑,上面刻画得线条也十分流畅,就连石板得两侧都经过了精细得打磨,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得。不过也说明了7000多年前我们得先人们就有了高超的审美情趣。
中国是世界上比较早就形成了太阳崇拜的国家。据记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彭头山文化中就有将太阳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在陶片上得历史,当时得人们就对于太阳有着一定得观察与认知。之后在多种相关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于太阳崇拜相关的文物。
但是太阳人石刻是至今为止中国发现得最早得太阳崇拜图像,而根据其背面凹凸不平的特质考古学家推测很有可能以前有一副巨大得石刻图画,而太阳人石刻只是其中得一部分。其中肯定有我们还未发觉的秘密。
但是遗憾的是,也许那一片巨幅图画已经淹没在江水之中了。而如今的太阳人石刻由于十分珍贵,已经被永久的禁止出境展览。自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之后,就仅仅公开展览过两次,一次就是世博会。平常想要见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期待有一天专家们可以破解其中的秘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