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北民俗何以独树一帜?黑土地基调下粗犷与细腻结合的艺术

0
分享至

“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旱烟袋,大缸小缸腌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冬天剥豆讲鬼怪,反穿皮袄毛在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狗头帽子头上戴。”

人们常说“大众的才是经典的”,尤其是各个地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坊间民俗,这些平易近人的文化才真正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我国,因为地域不同且气候环境不同,逐步衍生出的民俗文化也很是不同。

如开篇所提到的,如若不是亲身经历,很多没有去过东北的人们都无法想象真正充满民俗色彩的东北民众日常生活,而就在这片四季分明的黑土地上,东北民俗显得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民俗很是格格不入,相对于江南水乡民俗更为粗犷,相对于草原游牧民俗更为细腻,独树一帜才得以形成独特的东北民俗艺术。

这些年,随着南北方文化的逐步交融,东北民俗的轮廓也开始逐渐模糊,即便如此,大多数东北人还是向往着在黑土地之上属于自己的生活、味道、语言以及那一片热忱。

一、得天独厚自然环境决定独一无二的物质民俗

很多人只知道东北号称大粮仓,其实,黑土地上蕴藏的天然财富还真的不只是粮食那样简单,要说很多地区的自然环境根本无法满足当地人“靠天吃天、靠山吃山”,可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人们完全可以依靠自然资源谋生,由此,各种物质民俗也就应运而生了。

繁茂的森林形成了东北特有的伐木民俗,而且,很早的时候,伐木在东北就已经开始盛行,从鸭绿江西岸开始逐渐延伸到图们江、松花江、大小兴安岭。历史中,采伐木排的人被称作木帮,通过山场子和水场子的合作,深山中的参天大树会被逐渐运送出山,成为中国最为珍贵的木材。

而黑土地上还有一种植物就好比精灵一般存在,而采集这种植物的一群人也逐渐衍生出了特殊的文化,叫做“放山”,这种植物就是人参。在“放山”的过程中讲究颇多,甚至,一群采参人“放山”会有一位带头人,这位带头人要有着相当敏锐的方向感,寻找人参的过程中更是有着不能随便说话等等一系列禁忌,这些通通组成了东北独特的挖参民俗。

最能彰显东北是一块财富宝地的还要说当年的东北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黄金产地,黑土地孕育了无尽的自然财富,可土地深处居然还有着更多金矿的存在。从清朝起,东北就一直兴起着淘金热,而在淘金过程中也只有行家才能真正找到金矿,虽然现代的东北已经不再有曾经的金矿出现,可淘金民俗却还是被东北人津津乐道。

“民以食为天”,东北的粮食对于东北人的意义同样是非凡的,物质民俗中,最为贴近东北人日常的还要属抗霜民俗,常常令人措手不及的很容易毁掉即将成熟的农作物,所以,曾经的东北人会在凌晨之时等待“霜头”来袭,点燃事先准备好的玉米垛,这一民俗同样彰显了东北民众长期养成的生产智慧。

霜期

二、最火热的社会、精神民俗,温暖且深入人心

南北方的交流越发频繁之时,东北人豪爽的真性情也震撼了很多外地人,而整个东北人营造的社会氛围就是在这种真性情中打造出来的,或许是因为东北常常会有半年的时间是天寒地冻,所以,对抗寒冷最好的方式当然是火热的社会、精神民俗。

要说东北人的节日氛围一定是全国最热闹的,而且,东北人至今也都是十分注重节日民俗的群体,尤其是象征吉祥、喜庆的春节、小年、中秋,家家户户礼尚往来一起凑热闹的场景着实温暖人心。而对于世人都看重的生死大事,东北民俗营造的氛围也突显在一个“闹”字,无论是众人一起庆贺新人喜结连理还是一起送亡者最后一程,诸多礼节不可免,人们对于各种环节的重视都在彰显着对于美好日子的期许。

除此之外,东北民众一直以来创造并传承了一套神灵崇拜观念,如今更是早已发展成为了一套固定的行为习惯与仪式制度,因为东北人更多的时候都需要依靠自然存活,所以,出自对于自然的天性的敬畏,民间信仰也就有了很是独特的色彩,尤其是对于山神、水神、树神的崇拜衍生出了各类祭拜仪式,由此,东北人才得以逐渐建立完善的民俗信仰。

总之,东北的民俗从来都是热热闹闹进行的,东北人也更喜欢聚集在一起的氛围,这种氛围下产生的社会文化永远都是温暖且深入人心。

三、特色语言民俗下的“人人都是段子手”

一度让很多南方人笑话的东北话甚至在一些人眼中是低俗的存在,殊不知,东北最有特色的民俗还有语言这一方面,而东北方言并不是曾经不了解的人们认为那样的肤浅,相反,方言、俗语、谚语甚至是黑话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东北文化世界。

相对来讲,东北方言、俗语、谚语都更贴近生活,并没有太过深奥的内涵,大多都与平日里的生产劳作有关,因为亲和力强,从语气上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所以,如今的人们更喜欢称“东北人都是段子手”,要知道,东北语言民俗更是贯穿所有东北民俗的关键点,单从这一民俗出发,几乎可以了解到任何一个民俗分支。

结语

因为天然资源比南方更为丰富,东北人具备了南方人没有的豪爽,不需要四处奔波寻找资源,东北人也具备了草原游牧民众不具备的细腻。黑土地常常白雪皑皑,可东北人心永远是热乎乎的,他们没有多么高深的文化传承却依旧在日常劳作及生活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继而形成了只属于黑土地上独树一帜的东北民俗艺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赦梦碎太愤怒,陈水扁开启“自杀式袭击”模式,赖清德首当其冲

特赦梦碎太愤怒,陈水扁开启“自杀式袭击”模式,赖清德首当其冲

王裕庆
2024-06-03 11:07:52
《庆余年2》中侮辱观众的穿帮镜头,网友:导演你是认真的吗?

《庆余年2》中侮辱观众的穿帮镜头,网友:导演你是认真的吗?

谈娱新语
2024-05-31 22:49:21
印度公布成绩单:GDP大涨8.2%,增速超过中国,但人口仍低于中国

印度公布成绩单:GDP大涨8.2%,增速超过中国,但人口仍低于中国

南生观察室
2024-06-03 10:56:00
今年养老金调整有点“小意外”,涨幅计算方法,企退涨幅有5%吗?

今年养老金调整有点“小意外”,涨幅计算方法,企退涨幅有5%吗?

社保小达人
2024-06-03 11:51:31
视频 | 偷窃并挑衅!上海一公司发生窃案,警方14小时破案

视频 | 偷窃并挑衅!上海一公司发生窃案,警方14小时破案

新民晚报
2024-06-03 12:22:05
汪峰飞新疆陪森林北过节,两人小店购物很亲密,汪峰主动付钱!

汪峰飞新疆陪森林北过节,两人小店购物很亲密,汪峰主动付钱!

娱乐书坊
2024-06-02 16:26:59
躺枪!球迷错把蔡斌当蔡赟,蔡赟:好多年了,女排一输球我就挨骂

躺枪!球迷错把蔡斌当蔡赟,蔡赟:好多年了,女排一输球我就挨骂

直播吧
2024-06-03 10:40:14
范玮琪隔5年大陆复出哭了:回到家的感觉!登台激动落泪

范玮琪隔5年大陆复出哭了:回到家的感觉!登台激动落泪

大梦娱记
2024-06-03 10:48:04
6月2号上午张志磊先生真的靠自己的一双拳头,挣了一笔钱

6月2号上午张志磊先生真的靠自己的一双拳头,挣了一笔钱

开心体育站
2024-06-02 17:50:45
楼市风云!取消限购24小时,超千套二手房下调价格,业主绷不住了

楼市风云!取消限购24小时,超千套二手房下调价格,业主绷不住了

重庆地产视野
2024-06-03 11:42:54
吴艳妮人气堪比奥运冠军!长发披肩没化大浓妆 网友称赞:格局大

吴艳妮人气堪比奥运冠军!长发披肩没化大浓妆 网友称赞:格局大

念洲
2024-05-29 11:59:28
所谓西方工业皇冠上的珍珠,全部被中国攻克,仅剩2颗

所谓西方工业皇冠上的珍珠,全部被中国攻克,仅剩2颗

山股长
2024-06-03 08:10:02
火化一只仓鼠收费700元、告别仪式可请乐队、保时捷接送?揭秘宠物殡葬的“生意经”

火化一只仓鼠收费700元、告别仪式可请乐队、保时捷接送?揭秘宠物殡葬的“生意经”

上游新闻
2024-05-31 19:40:29
德媒:德国工业正经历无声消亡

德媒:德国工业正经历无声消亡

参考消息
2024-06-02 21:44:05
中央电视台直播录播2024年6月3日至9日乒乓球比赛

中央电视台直播录播2024年6月3日至9日乒乓球比赛

乒乓球球
2024-06-03 05:40:03
长期吃冷的米饭,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养胃的作用?医生说出实话

长期吃冷的米饭,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养胃的作用?医生说出实话

碧晴养生汇
2024-06-02 15:51:51
台当局赶来时,解放军舰艇已进金门水域,沉默3天,台军才说实话

台当局赶来时,解放军舰艇已进金门水域,沉默3天,台军才说实话

大白话瞰世界
2024-06-03 09:47:41
去了一趟上海,发现上海人3个奇怪现象

去了一趟上海,发现上海人3个奇怪现象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4-06-02 22:45:20
惠若琪:赢泰国朱婷上场呼喊队友,输给意大利时女排无暇顾此

惠若琪:赢泰国朱婷上场呼喊队友,输给意大利时女排无暇顾此

懂球帝
2024-06-03 11:33:58
身高的“抑制剂”被发现,牛奶也在其中?儿科医生:少给孩子吃

身高的“抑制剂”被发现,牛奶也在其中?儿科医生:少给孩子吃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4-06-01 10:30:16
2024-06-03 17:10:44
古侃
古侃
笑看天下事,弹指已千年!
126文章数 2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美方对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美方对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数码
游戏
公开课

房产要闻

12000+起!海口40+楼盘,最新价格曝光!

旅游要闻

哈尔滨至香港航线正式开通

数码要闻

618序幕揭开,这款洗净比天花板洗衣机一定会是你的菜!

韩游十年如一日?18禁MMORPG新游,玩家:挺烧的没几万搞不定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