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提问问题这位网友,问得没头没脑的,猜想,一是不知道“恶来”是一个古人的名字,所以才会这样问吧?
恶来是商朝纣王的大臣,飞廉之子,同时也是秦国第一代国君秦非子的五世祖。
恶来此人以勇力著称。
编辑
《墨子》、《尸子》等书都记载说,恶来有擒熊缚虎之能。
《史记·秦本纪》则重在强调恶来有天生神力。
《晏子春秋》讲得最夸张,说恶来可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
那么,《三国演义》第一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写典韦初出场时,先是夏侯惇介绍他早年曾在张邈帐下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后来在山中又有逐虎过涧的惊世骇俗的经历,然后又出现了他在演武场挟戟骤马,往来驰骋的凶悍亮相;最后是一个独撑被狂风吹倒的大旗,俨然是神级操作,三军尽惊。
这个时候,曹操就鼓掌喝彩说:“此古之恶来也!”
把典韦比喻成古之大力神恶来,并解身上棉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另外,从商朝的角度来说,恶来是一个大忠臣,在商亡时殉国。但从周朝的角度来说,就属于顽固分子。
编辑
后世史家因循“商纣无道,武王革命”的调子,也就对恶来评价很低。
《史记.殷本纪》就认为恶来“善毁谗”,商朝灭亡,他要负很大的责任。
《魏书》甚至说,殷纣就是因为寄信飞廉、恶来,所以丧其国。
《辽史》没有直接说飞廉、恶来有多坏,只说周公诛飞廉、恶来,天下拍手称快,民心大悦。
明人许仲琳的小说《封神演义》则虚构出许多恶来与飞廉作恶的情节,把恶来与飞廉设定为大奸臣。
也许,提问问题这位网友,是《封神演义》的影响,觉得曹操刚刚认识典韦,就把典韦比喻成大奸臣,所以费解吧?
编辑
实际上,《封神演义》不但把把恶来与飞廉写得很坏,还完全颠覆了史书中记载恶来是大力士的形象,把恶来与飞廉都写成文臣,没有缚鸡之力。
如果提问问题这位网友对恶来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封神演义》,就更无法理解曹操把典韦比喻恶来的原因了。
不过,话说回来,把典韦比喻恶来,也只是《三国演义》的独创,正统史家,比较喜欢把典韦比喻成樊哙。
反正,陈寿在《三国志》里,就把许褚、典韦直呼为“汉之樊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