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庚子年春疫情期间的阅读笔记

0
分享至

林东祥

今年春天注定是个特别的春天。当然,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幸或者不幸见证和经历了这个悲伤、痛苦和思索、抗争的日子。谁也没有想到,以往的按部就班的生活,一直认为是平淡无味的;中间或许有小的波折,但大方向是可以预期的;但一群比尘埃更微小的多的病毒改变了大众固有的人生历程。有的人永远留在了这个春天,有的人虽然劫后余生,但要与梦魇和病痛相伴终生,有的人不愿直面灾难,回避痛苦,而有的人从灾难中直面社会和人生的丑陋之处,不顾危险,不避刀斧,只为吸取沉痛的教训,让大众不必为之重蹈覆辙。虽然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但可以预料到的是,疫情结束后,一切都回不去了,从经济社会的宏观路径到家庭个体的行为方式,都有一种大的改变。希望经历这次亘古未有的疫情之后,社会和个人机体更加健康,犹如凤凰涅槃般重生。

《天涯论坛》上有个很早就有的热帖《古代的医生》,楼主是医学博士罗大伦,是2008年开的帖,到现在点击量达234万多,我以前也断断续续地看过,文章流畅且有深厚的中西医素养,分别为历史长河中的大师级医生作传,他们是朱丹溪、李东垣、徐灵胎、钱乙、许叔微、喻嘉元、傅青主、王孟英等近20人,罗博士用生动的文笔描绘了古代医学大家刻苦钻研的精神,慈悲为怀的良心,独立自尊的人格和忠义仁爱的信念。在新冠肺炎疫情宅家的日子,我重新仔细的阅读此贴,感觉又不一般,对照现实,我特别关注古代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瘟疫中的作为,李东垣(1180--1251)生活于当时的金国(与大名鼎鼎的大文豪元好问同时代),但当时蒙古已壮大崛起,蒙古军已经大军压境,金国灭亡在即,动荡、战争,饥荒又带来瘟疫,在1202年,这个春天热的有点过早,阴历四月,气候干燥,有很多跟普通感冒症状相似的病人,身上发冷,没有力气,但很快就症状加重,头面肿大,眼睛也难以睁开,咽喉发炎疼痛,说话嘶哑,连呼吸喘气也有阻塞感,等到症状恶化后死亡者众,李医生首创“普济消毒饮”救活了无数的瘟疫病人,而“普济消毒饮”作为经方,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临床治疗丹毒、腮腺炎和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属于风热邪毒的中医主要方剂。

在许叔微(约1091——1154)的传记中,传主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之交,当然,战乱是免不了的,在乱世,百姓的性命贱如草芥,公元1128年,金朝将领张遇进入了真州,纵兵大肆烧杀抢劫,真州如同人间地狱,往日繁华不再,街市满目疮痍,到处可见被烧毁的房屋和无家可归的百姓。粮食没了,忍饥挨饿,房子被烧了,居民在残墙断壁中忍受刺骨的冬天的寒冷,很多人被杀死,每天都有送葬的队伍,有的尸体无人认领,横七竖八地露天放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不久,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席卷而来,许叔微挨家挨户地对瘟疫患者进行救治,免费用药免费看病,患者的家人叙述病情,患者是身上发热,自汗,身体感觉沉重,连翻身都困难,总是昏睡,许叔微细心诊脉,分析综合,然后说:“这是风温病啊,需要用葳蕤汤结合独合汤来治疗”。就这样,尽一个医生的微薄之力挽救瘟疫下民众的生命,如寒夜里微弱的烛光。文献载:“建炎初,剧贼张遇破真州,已而瘟疫大作,知可(许叔微的字)遍历里门,视病与药,十活八九”。

如果说,上面两位大医生活的时代毕竟离现代有点久远,那就听听罗博士讲述的近代大医的战“疫”故事吧,王孟英是浙江杭州人,出生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他的曾祖是个名医,祖父和父亲也略懂医理,但出生时家庭已经很贫穷了,他命运多舛,三岁时患上了天花,命不该绝在死神手里逃脱出来,为了谋生,在盐务公司当会计,业余时间都用在看医书上了,后来成为一个编外“医生”,1817年,远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霍乱流行,因为史无前例,故死人无数,想不到若干年后,随着商船,来到了大清江南富庶之地,霍乱在今天依然列入甲类传染病,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特点是起病急,腹泻剧烈,同时呕吐,很快脱水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到1837年的夏天,霍乱开始在杭州流行,王孟英出诊,一个患者蜷缩在床上,捂着肚子,痛得要死,口渴的很,但一沾水即吐,脉弦细,腿上肌肉因为抽筋僵硬的象块石头。(古代中医也有霍乱的病名,指的是上吐下泄的胃肠道感染,但这时的霍乱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不是传染病的霍乱没有大腿抽筋的症状,王就把这种瘟疫另外起了一个名字“霍乱转筋”。王孟英按照辨证施治的中医法则判断这是“暑湿内伏,阻塞气机,宣降无权,乱而上逆”就自己创立了一个方子,叫蚕矢汤,这个方子,清热利湿,是治疗湿热内蕴的一个重要方子,现在中医的《方剂学》就有此方。

当然,这个病人痊愈了。

王孟英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诊了大量患者,他把治疗经验写成了《霍乱论》书中。

又过了近二十年,公元1862年,王孟英来到了上海,当然那时的上海还不是大都市,虽然也有很多洋人,但百姓居住的地方还是垃圾成堆,卫生条件极差,霍乱这个疫魔又开始流行了,细菌是狡猾的,毒株变异了,现在毒性也更强了,“则沿门阖户,已成大疫”,“死者日以千人”。王孟英马上进入霍乱阻击战了,他看到一位患者,手和脸都全黑了,眼睛凹陷,肢冷,脉也摸不着了,已经处于病危状态了。具体治疗方法这里就不详述了,这个名纪运翔的患者在死亡的边缘被王孟英救了过来,广告效应来了,王医生名声大振,他就更忙碌了,他的好朋友周采山也把这个治疗方法印成传单,广为传播。

当然,王孟英治好了很多重症患者,也有不少回天无力的病例。

疫病是无情的,他的一个姓金的朋友(也是医生,战友)去世了,同一天,他的在老家的女儿也染上疫病过早地离世了。

一生经历两次与霍乱的搏斗,在人生的晚年,他又拿起了毛笔修订补充,总结与霍乱斗争的经验,现代人能幸运地看到的是他花了毕生心血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一书。

他是近代总结传染病防疫的伟大医学家,他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比如他提出预防的重要性,认为水源、空气等是导致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他说上海“附郭之河,藏垢纳污,水皆恶浊不堪”,一定要“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冽”,应该“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并提出了要在水中放置药物,进行消毒的概念。

他还提出房屋要通风,改善居住条件等预防疾病的观念。

这些观念,就是在如今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这段时间翻检本县旧志及民间记载,因为所留存书籍甚少,片言只语摘录如下:

《 武平志》(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修),卷五《人品志》条【义民】——舒经,性孝友 ,有才术。正德七年(1512年),江广寇发,攻武平所。城几陷,经捐赀犒众,出力并御,及寇息,疫兴且饥,又为之周恤,人多德之。卷六《祯异志》条:(明)正德七年——程乡剧寇李四子等大肆猖獗。三省会兵捣巢,擒四子,枭首示众,余党悉平。其年冬,民间疫死者众。

《武平县志》(清朝康熙三十八年修)卷之九《祲祥志》条:元——至正四年夏,大疫。十四年,大饥,人相食。

由于武平古县志留下的非常少,在这两本县志中(其中明朝武平志为残本,仅存卷四至卷六),故我们无从知悉一千余年的瘟疫记录,上面残存的志书我们可以得到明确的信息,一是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二是明朝正德七年也有大疫,并且舒经先是率众御寇,寇退后又发生饥荒和疫情,一年之间可谓灾难连连,舒经团结民众共克时艰,功德大矣。但翻遍旧志(包括民国武平县志),没有一位医生的传记,这样就无从知悉当时发生的是哪种瘟疫,略有遗憾。

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范围最广,对国民健康威胁最大,全国上下采取的措施最严厉和全国人民总动员的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这段时间我也阅读了大量网上(包括微信)和书上的文章。

1月30日作家李承鹏发文《冷的冬,暖的歌,愿武汉人民早日坐在街头吃碗热干面》,网友评论说,文章要文采有文采,要观点有观点,3个多小时点击量超过500万,文章谈及八个医生因为所谓散布“谣言”而被训诫,但不能以抓谣的方式遮蔽真相。结尾说到“我对武汉人民的遭遇深深感到痛心,我理解那种孤岛的感受,这座英勇的城市最终会战胜病毒,春暖花开,夏之将至,一切烟消云散”。(补记,经过全国各地医生的支援和武汉人民的自律和与病毒的顽强斗争,武汉市已于4月8日解封)。

2月7日,“八个吹哨人”之一的李文亮医生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后离世,李医生的去世,全国网民哀痛至极,可谓在网上收获了亿万国民的“国葬”。

而老作家方方,处于疫情的“围城”之中,从1月底开始,每日1篇,连续写了两个月约60篇,成为这个时期影响最广争议最大的作家,很多人记得她的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虽然方方的日记不同于媒体的宏大叙事和短视频平台的大部分“美好生活”,是属于个人的碎片化的文字记录,但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共同构成了疫情之下最真实的人间万象。方方的日记既是私人化的,又是公共性的。在文学还来不及发挥作用的时候,贴在当下草草写就的犹带体温的日记,填报了民众心灵的挣扎、困惑以及针砭时弊的应求。这次疫情在每一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心灵上投下的阴影,终究还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擦拭、消化和反刍。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可能用在此时格外贴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在《方方:一个没有私敌的人》中说:“在一场世界级的大灾难面前,一个作家,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生死叩问”。

“方方日记这种非虚构文本要比纯粹的文学创作的魅力要大得多,这种文体更切近民众,也更能触动人心,直抵人的灵魂深处””。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启蒙意识竟然没有一次能够如此广泛地深入人心,不用强制地宣传与灌输,五千万人每天在子夜时分自觉等待着阅读方方日记这一刻,这是一个惊人的阅读场景,它打破了虚构文学的局限性”。

方方日记引起了网民价值观的巨大分裂,也有不少人对日记进行讨伐和批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在《应主要分析方方现象的阶级土壤》中说:“大家对方方的本质认识很准确很到位,认为她是阶级敌人,是文化汉奸,对这个问题的批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现在需要炮火延伸,需要将战场引向深入,而不能只停留在现在对方方个人的批判,如果只停留在现在对她个人的批判,就会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方方这样一个阶级敌人加汉奸,能够在中国畅行无阻是个人品质决定的”。

“方方是反共的阶级敌人,是反华的汉奸,这一点已经没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谁把这样一个反共和反华的人弄到了厅级干部的位置?是什么因素把她的反共作品指定为获奖作品?又谁赋予她法外特权?法律规定,疫情期间造谣者要判7年有期徒刑,而整个疫情期间最大的谣言就是方方那个手机图片的谣言了,可是不仅没有判方方有期徒刑,甚至连对李文亮那样的训诫都没有?”。

3月10日,一篇财新记者发的文章《发哨子的人》,在短短三四天时间,诞生了100多个版本,人们统计分为多语言版(英文、德文、甲骨文、金文、文言文等),奇形怪状、奇思妙想版(拼音、粤语注音、表情、小篆、天书、语音、倒序、古籍等)。文章的主人公是艾芬,武汉中心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她跟李文亮医生是同事,是她向医院领导提起新冠病毒人传人的事实,但是,没有获得任何回应,艾芬只得要求自己科室的人戴起了N95口罩,而后她默默地工作在一线。文章发布后被刷屏,但不久文章被删,但令人意外的是,网友发起了网络接力,用各种方法复制这篇文章,发布到各自的微博,公号等平台,接力活动也再次刷屏,创下了疫情以来的一个民意奇观。

网易号3月2日的文章《病菌,如何改写人类历史》,纵横古今中外,剖析历史切面,搜寻瘟疫渊源,总结王朝兴衰。笔者认为是难得的好文章。文章开头:

公元2020年伊始
一种直径仅0.125微米的病毒
开始袭击东半球的人类
同伴死去
数座城市被封
无数条道路关闭
7万多人被感染
无数家庭被隔离
有的孩子失去了父母
有的父母送走了孩子
人们举国哀悼一位医生的离去
我们总是被教育
历史是进化的
生活是无往不全的
然而
当我们仔细检索历史
就会发现
这直径不足微米的生物
常常改写人类的历史
并经常以一种随机的方式
塑造着我们的文明。

文章中说:“人类是否开彊拓土/站稳脚跟/不仅取决于工具是否先进/武器是否锋利/更取决于遭遇病毒和细菌时/抗体是否强大”。

希腊文明中断于战争与瘟疫,后来强盛的罗马帝国也历经了四次大瘟疫,公元65年爆发第一次大瘟疫,公元161年从镇压叙利亚叛乱的军队带来严重的大瘟疫(史称“安东尼大瘟疫”),公元250年,发生了持续15年的更严重的瘟疫,高峰时每天死亡5000人,从此把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几十年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反攻罗马,一路占领意大利和法国,企图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版图,可惜就在大业即将完成之时,公元541年,一场持续半个世纪的大瘟疫爆发了,造成东罗马帝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查士丁尼的复辟之梦瞬间破碎,无助的人们转而信奉上帝。欧洲开始步入中世纪,黑暗千年。

瘟疫也影响了古老中华帝国的历史走向,明朝中后期,与西洋通商口岸的增加,也让一些外来的传染病迅速进入中国。明万历年间,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天花、鼠疫、霍乱等多种瘟疫,几乎席卷了中国东部的所有城市与乡村。公元1640年,瘟疫到达空前严重的程度,加上内战不断,明王朝摇摇欲坠。1644年,皇太极的军队准备入关,李自成的军队也兵临城下。而此时,北京正经历一场严重的鼠疫,造成20多万人死亡,军队失去战斗力。崇祯皇帝不知他的军队给民军打开了城门,就在天下就要改姓李时,戏剧性一幕出现了,李自成的20万部队也染上了瘟疫,不久,清军攻入北京,一年换了三个皇帝,改国号清,中国从此走上了逐封闭的道路。

这个期间,文化学者朱大可在文章中写道:“新冠肺炎的全球暴发,打破了实体空间的高度疏离。人们借助互联网链接融入陌生社会,架设起临时的传播链共同体。”“如同中世纪病毒酝酿了‘文艺复兴’那样,四处杀人的新冠病毒,正在为二十一世纪孕育新的创造者,没有任何其他疾病能扮演这种重塑民族国家的角色”。

笔者是从事了30多年的兽医行业,兽医也算“半个医生”,从中专毕业开始工作可谓为畜牧业的发展奋斗了大半辈子,亲历了从肉蛋奶等畜禽产品极度短缺到如今畜产品全面丰富的历程,可以说,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就是与畜禽传染病(瘟疫)斗争并取得胜利为基础的,从业30多年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猪三瘟(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鸡瘟(新城疫)、鸭瘟和禽霍乱和牛猪口蹄疫的长期“战疫”经历到新千年的同严重畜禽传染病如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前年开始的非洲猪瘟的防疫实践,可谓身历其间,感同身受。这次疫情,又拿起30多年前的书本《家畜传染病及微生物学》、《家畜内科学》、《中兽医学》等,翻翻看看,感触又很不同。期间也看《黄帝内经》和明末温病大家吴又可的《温疫论》,虽然是蜻蜓点水,但也不禆益吧。

在笔者这篇文章即将完成的时候,本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在中俄边界的绥芬河和南边大都市广州仍然有零星输入病例),但国外的疫情仍然严重,全球已经超过200万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毒这个凶恶的敌人,对于全人类都是一个挑战,人类命运都是息息相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永远维系和连接在一起的。在此时,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时,不但有许多作家,而且有许多中国和世界居家抗疫的人民,目光转向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唐朝时期的最伟大诗人,那就是被中国人民誉为“诗圣”的杜甫。在上个月,西方首部关于杜甫的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BBC上映。在纪录片中,主持人通过走访留下过杜甫足迹的城市、乡村、山川河流,还原了杜甫坎坷的一生与唐朝的盛衰起伏。BBC 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不仅对中国而言,更是放在了全世界的范围内,将他与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对中国诗歌悠久的传统给予了最大的赞誉,也是对诗人平民情怀的赞誉。杜甫诗中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情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抨击社会不公的勇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以天下苍生为念的胸襟。他的描写,他的诗句,他的幸福,他的痛苦,已经远远走出了了个人的小圈子,这是因为他的幸福和痛苦的根子深深地申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是社会、时代和人民的同气连枝的代表。此时读他的《三吏》、《三别》和其他沉郁顿挫的诗文别有一番感受。虽然疫情不是战争,但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之时。完全有着跨越时空的心灵共振的效应。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病毒也是对人类傲慢和自大的考验和打击,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和打击是深刻和全面的,但人类从中一定要吸取经验和教训,尊重自然,善待同类和其他众生,

这样也就回到中国古老的智慧“塞翁失马”上,这也许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吧。

2020.4.19完稿

【作者简历】林东祥,福建客家人,长期在基层乡镇工作,熟稔乡村百行,体察民间疾苦。坚持草根创作,感悟古今之变。长于散文随笔,追求心灵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撞见妻子和3名男子吃饭,上前质问反被对方凶:是你媳妇咋了

男子撞见妻子和3名男子吃饭,上前质问反被对方凶:是你媳妇咋了

海盗君说
2024-06-05 17:14:19
深度调查:张维为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是野鸡大学吗?

深度调查:张维为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是野鸡大学吗?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5 17:57:22
香港世联赛女排14人大名单:姚迪增援,王文涵、丁霞离队

香港世联赛女排14人大名单:姚迪增援,王文涵、丁霞离队

热血排球通
2024-06-05 18:11:21
拜登:中国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网友反击:就看谁先倒下了

拜登:中国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网友反击:就看谁先倒下了

大风文字
2024-06-05 16:37:14
网传某地厕所人员公示,保洁人员仅一位,剩下五个竟全是管理人员

网传某地厕所人员公示,保洁人员仅一位,剩下五个竟全是管理人员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4 23:47:05
三年前立志“拱城里白菜”的衡中考生,被自己打脸了

三年前立志“拱城里白菜”的衡中考生,被自己打脸了

独角鲸工作坊
2024-06-05 15:30:46
单位老张终于退休了,昔日的同事没一点不舍,反而恨不得拍手称快

单位老张终于退休了,昔日的同事没一点不舍,反而恨不得拍手称快

知秋侃史
2024-06-04 23:13:49
台州2驴友溺亡 女子身份被扒!生前照片曝光 揭露出游前更多内情

台州2驴友溺亡 女子身份被扒!生前照片曝光 揭露出游前更多内情

三农老历
2024-06-05 13:59:40
山西:公职人员被杀害,凶手曝光,死者身份流出,一个月前曾露面

山西:公职人员被杀害,凶手曝光,死者身份流出,一个月前曾露面

温柔看世界
2024-06-05 15:22:33
郑州一剧组在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医院和影视公司最新回应

郑州一剧组在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医院和影视公司最新回应

潇湘晨报
2024-06-05 14:30:23
浙江落水驴友去世后续 红衣男子死前偷笑 白衣女子正脸高清照片曝光

浙江落水驴友去世后续 红衣男子死前偷笑 白衣女子正脸高清照片曝光

蜗牛壳里
2024-06-05 18:07:07
终于出炉,国足23人名单诞生,伊万压哨放弃3将,艾克森+1米9锋霸

终于出炉,国足23人名单诞生,伊万压哨放弃3将,艾克森+1米9锋霸

北门儿
2024-06-05 18:53:34
毛坦厂中学万人冒雨送考为孩子加油,首辆送考大巴车牌为91666

毛坦厂中学万人冒雨送考为孩子加油,首辆送考大巴车牌为91666

纵相新闻
2024-06-05 19:09:45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5:10:40
天价合同!李凯尔1.82亿刷新纪录,森林狼疯狂烧钱,老将流泪告别

天价合同!李凯尔1.82亿刷新纪录,森林狼疯狂烧钱,老将流泪告别

九霄云者
2024-06-05 15:44:49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麦杰逊
2024-06-04 11:53:48
26页PPT曝光!女主控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冷暴力PUA,并因他流产…

26页PPT曝光!女主控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冷暴力PUA,并因他流产…

火山诗话
2024-06-04 21:22:14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西游日记
2024-06-05 09:39:51
土耳其军舰穿台湾海峡,完全不把解放军当回事,052D再出动

土耳其军舰穿台湾海峡,完全不把解放军当回事,052D再出动

小猫猫爱体育
2024-06-05 10:44:19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5 20:46:15
2024-06-05 21:54:44
林中响箭
林中响箭
以一个还不苍老的心观察世态
141文章数 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甘肃退休厅官被开除党籍 曾搞迷信活动求"平安着陆"

头条要闻

甘肃退休厅官被开除党籍 曾搞迷信活动求"平安着陆"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游戏
本地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房产要闻

新房交易再冲高!三个月1.7万套、157万㎡,海口楼市又行了!

《原神》PS5捆绑包即将日本上市!限量还赠800原石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军事要闻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