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立场
最值得关注的水墨新锐艺术家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INK ARTISTS
《观念中的水墨2009-2019》文献中收录的“黑白立场”板块呈现了以水墨作为表达媒介的新一代艺术家丰富多元的实践。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库艺术》的挖掘与推荐。他们的艺术呈现与前代艺术家迥然有别的观念和语言特征,并更加难以归类。相较于宏观的文化立场选择,个人身体与心理体验的表达更为重要。水墨媒介的创造性运用,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并非为了彰显水墨自身的意义,而是为了呈现更为强烈的个人语言符号和观念属性。这种艺术语言实验上的游戏感和明确的观念出发点,使得他们超越传统水墨语境,进入了一个更为开放、更具当代性的讨论空间。
刘 庆 伦
C. N. LIEW
1975 年生于吉隆坡,祖籍深圳宝安,是东南亚区域较活跃的当代水墨先锋。国际时事评论媒体《亚洲周刊》评选他为“第一届全球杰出青年领袖奖”得奖人。作品被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东京富士美术馆、高雄佛陀纪念馆以及欧美与亚洲多国公共与私人收藏。2020 年,刘庆伦成为史上首位在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举行当代水墨个展的当代艺术家。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亦收录有其档案。
◎ 刘庆伦 临界之八 - 引蝠归堂 122cm × 175cm 水墨设色金属 2019
【艺术家自述】
艺海戏沧溟,笔锋击鲲鹏。我的作品同时具备了形象、意象、 抽象和境象,它试图激发观者内心的潜意识。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种解脱,让我得到又一次的自在。解脱是为了超越;超越,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一种境界。我的作品总在寻求一种超越,超越它自己本身,并把它定格,定格在一个相对永恒的概念上。
黑白立场Q&A
刘庆伦专访
Q:“水墨”对您意味着什么?
A:水墨的透明度及融合性,与老子所谓“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的太和精神是一致的。水墨精神的领悟,是生命哲学升华的进程。
Q: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今天艺术创作中所占据的位置?
A:传统文化好比树,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必须警觉:活在树影下,永无出头天。唯有吸收阳光,排放氧气,才能茁壮成长。当代水墨的创作,既要借鉴传统,又要回避传统。简言之,心中有古人,笔下有自己。如此传统文化之于当代,才有价值。
我最近在国家美术馆展出的两幅作品之一 《意象万千》近观肌理错综复杂,远看画面气韵流动,借此暗喻当代世象表面歌舞升平,深入探究却暗潮汹涌。另一幅作品《引蝠归堂》是传统题目当代题材。如《老子》中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借此提出在生态失衡及城市发展迅速密集下,人类对生存根本问题的无力感及不安,表明当下及未来生活对我们人类的挑战性。
Q:如何在水墨艺术中发展出当下个人性的表达?
A:真实不虚,始见本我。模仿只是初阶,绝对不是真实。大师、流派、主义,统统是妄想杂念。眼前当下,才是有血有肉的本真。当代水墨的创作,必须与自我及当下的真实体验或感悟相关联,方能探得本真,形成风格。
◎ 刘庆伦 临界之 十四 - 意象万千 210cm × 276cm 水墨设色金属 2020
◎ 刘庆伦 临界之十二 - 致八大山人 直径50cm 水墨不锈钢 2020
◎ 刘庆伦 顶 峰-与心理学家马斯洛对话 66.8cm x 45cm 纸本水墨 2002
◎ 刘庆伦 意识流(之三) 137cm x 69cm 水墨宣本 2018
◎刘庆伦 宇宙从何来,又往何处去?——与霍金对话 70cm x 50cm 水墨設色纸本 2018
◎刘庆伦 三多 180.5cm x 191.2cm 水墨、泥金宣纸 2017
◎刘庆伦 壯(之一) 180cm x 191.4cm 纸本水墨 2017
◎刘庆伦 临界之十三 北溟鱼——与庄子对话 200cm x 57cm 水墨、镭射激光、综合媒介 2020
◎刘庆伦 无上——与Robert Motherwell 对话 182.6cm x 95.4cm 水墨、泥金宣纸 2017
◎ 刘庆 伦 嗡(梵文) 180cm x 95.7cm 纸本水墨 2017
◎ 刘庆伦 中 179.7cm x 96cm 纸本水墨 2018
◎ 刘庆 伦 华 179.7cm x 96 cm 纸本水墨 2018
◎ 刘庆 伦 明 96.8cm x 180 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 刘庆 伦 梦石之一 93.5cm x 86.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 刘 庆伦 梦石之二 125cm x 66.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 刘庆伦 与古琴《石上流泉》对话 72.7cm x 52.7cm 纸本水墨 2018
◎ 刘庆伦 铭字记之一 69cm x 138.8cm 纸本水墨 2018
◎ 刘 庆伦 铭字记之二 50cm x 107cm 纸本水墨 2018
◎ 刘庆 伦 秋水 72.5cm x 100.5cm 金属板水墨设色 2019
◎ 刘 庆伦 临界之一 121.5cm x 91cm 金属板水墨设色 2019
◎刘庆伦 临界之二 91.5cm x 241.3cm 金属板水墨设色 2019
黑白·2020
后疫情时代下的个体水墨絮语
现公开征稿
2020年,农历称“庚子年”。逢庚子,必有变。2020年无疑是变动之年,大灾之年。自然环境、病毒、时事等种种灾祸危机纷至沓来,人们日夜被种种负面信息所围绕,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被压抑、焦虑、愤懑、无聊等情绪充满。艺术家也不例外。
对水墨艺术家而言,处在此种境况之下,执笔挥毫以倾吐胸中块垒,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的选择。水墨的媒介特性与文化承载也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土壤。毕竟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借水墨宣纸抒怀状物,感世事之无常,吐不平之心绪,壮怀激烈渗化为铁线墨色、枯笔晕染,将时代况味、个人抱负寓于山水花草树木之中。水墨,看似出世,实远蕴入世基因。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2020年最适合于水墨表达,因它是无色的,惨淡的,浓烈的,孤独的,内省的……每个人都被迫自我隔离,不得不与个体为伴。宏大理想与远期规划化为个体絮语和日常修行。艺术离功利远了,离内心近了。或许支离,但却真实;虽属寂寥,但更为清醒。身外无为,正好操笔向纸。抒怀以求心安,闭门只作深山。铭世感怀,落落无言,状于笔墨,知者自知。
所需提交资料:
·个人生活与创作实践的手稿、笔记或文章;
·个人生活与创作照片(1-2 张);
·2020年最新作品图片(8-10 张);
投稿方式:
联系电话:010-84786155
正式发售
观念中的水墨2009-2019
THE NEW CONCEPTS
IN CHINESE INK ART
2009-2019
本书看点 BOOK ASPECT
◎资深艺术媒体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水墨十年发展史;
◎囊括业内一流专家学者、批评家、策展人精彩文论;
◎详尽呈现当代水墨领域最具代表性的30位艺术家个案;
◎专辟“黑白立场”板块,呈现新一代水墨艺术的多元图景;
◎《库艺术》“十年学术研究文献丛书”又一力作,
全书共达416页,采用特种纸高清全彩印刷,具有很高的
阅读、收藏与参考价值。
立即购买本文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