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人吃哪些蔬菜?赋予蔬菜文化意义的古人饮食文化

0
分享至

全世界的国家,唯独中国有“饮食文化”,在饮食二字上附加文化,饮食便有一种底蕴在内。所以,在中国,饮食,绝不仅仅是具象的食物,而是同时含有意象境界的文化象征。这源于中国有深厚绵延的历史沉淀。

中国自古便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皇帝虽然贵为天之子,但在民众那里,“食”才是真正的天 。所以中国自古是尊重饮食的,对食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食物的制作过程,甚至连在吃东西时的礼仪情感都要讲究。所以,中国食物,上含天理,下接地气,要说“色、香、味”,还看“滋、养、补”,已经有哲学意味在内。

这种底蕴,承自古人。所以,古代的文化,深深隐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想要完全洗脱,没有可能。

比如果蔬。其实现在我们吃的果蔬中,很多古已有之,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在古人那里,吃什么果蔬,其实更看重其文化意义,不管是附加传说也罢,还是夸张来历也罢,都是为了给这“食材”增添一些文化信息。果蔬跟其他食物一样,在古人那里都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比如好的桃子,古人会有蟠桃的说法,西王母瑶池会,上等蟠桃是必须具备的。这也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我们看到的寿星图画里的寿星,手里总是拿着一个大大的桃子。

古人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蔬种类有限,但任何果蔬在他们那里都有一种浪漫的文化气息。这跟现代人吃果蔬以营养价值为偏重是不同的。但话说透了,古人之所以为某种果蔬附加文化意义,也是在判定了它的营养价值的基础上才附加的。比如桃子,吃桃子能长寿的说法,不过是来自于桃子中的营养价值对人有好处罢了。所谓“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能让人“千岁”,其实不过是因为其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价值高罢了。桃子也能治一些病,所以,古人便认为它是非常好的,只有神仙才能吃的。在五果之中居首。历来是被古人喜爱的。《诗经》赞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陶渊明要寻找“桃花源”;《红楼梦》里,林黛玉爱桃花,贾宝玉要建“桃花诗社”;《西游记》里孙悟空要偷吃蟠桃。

甚至,连带着桃木也具有灵气,从先秦开始,人们就相信桃木能避邪,妖魔鬼怪逢之必须逃之夭夭。

一个桃子便能说明古人吃果蔬,对于果蔬文化意义的重视。实际上,古人生活中对于果蔬的选择,非常挑剔,因为里面有对于文化的选择,有一种意境上的想象。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并非全部赞美荔枝的美味,最爱的是 罗浮山下那“四时春”的愉悦。

古人的果蔬,通常“博采众长”,东西为用。比如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来了很多果蔬种子。有一种叫苜蓿的,现在西北地区也很多地方在种。胡麻,看名字便知道,胡麻,相当于我们说洋火、洋芋,都是带有地域属性的。汉唐都是大开国门的,外来珍奇果蔬,均能采为己用。

古人日常吃蔬菜,吃什么蔬菜,主要有三方面选择,果腹、文化意象、药用价值。其余才是对于色泽、是否好看等方面的选择。限于篇幅,本文为古人生活中食用果蔬之“蔬菜篇”。下一篇讲介绍古代生活食用果蔬之“水果篇”。

01.古人蔬菜非常丰富,很多蔬菜的发掘食用,最初是来自于吃饱肚子的需求

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平常人家,要想破费到处买卖果蔬,明显是不现实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并非赞叹荔枝美味,虽然古人也爱吃荔枝,但这种劳民伤财的作法,是人们深深抱怨厌恶的。

肉本身难得,所以古人对于果蔬需求非常高,尤其对于蔬菜。后来,人们慢慢的认为,肉不如蔬,大概是发现吃蔬菜确实身体健康,同时也有接近自然之意。古代一直以为,上古之时,人们是披着草衣,大部分时候食用果木之是果实的。这也算是“道”的,叫做饮食之道。

一般人家,首选的蔬菜是瓜、茄、瓠、芋、山药等等。

因为这些能填饱肚子,可以配合粮食来吃,贫困之家,是把蔬菜当作饭的。具有填饱肚子的功用的。

古人的瓜,有南瓜、丝瓜、王瓜、甜瓜等等。他们对这些东西的吃法,一般采取煮,煮的方法却有讲究。南瓜、丝瓜不能煮太生;王瓜、甜瓜稍稍煮一下就好,不能煮太守。

茄,就是茄子,没错,古人早就在吃茄子了,至少在晋代就有茄子了。只不过现代植物学认为茄子是茄科,茄属植物。古人不是这样分的,是以字命名的,因为不可能单独造一个字。茄这个字本来是指荷花之茎的,于是把这个字挪过来,把这东西也叫“茄”。

后来,人们发现这东西能吃,而且吃了很舒服,能厚补肠胃、动气发痰,茄子根还能治脚后跟上的冻疮(灶瘃)。茄子,便彻底成为日常食用的蔬菜了。

瓠,就是瓠子,也叫瓠瓜。现在西北地区也把这个叫瓠子,蒸包子、炒菜,储存好冬季拿出来炖汤都是很好的。这东西在中国出现很早。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史记》写刘邦的丞相张苍,就说张苍很胖,皮肤很白,跟瓠子一样(“肥白如瓠”)。这东西,相信古代是很多地方在种植的,汉代的记载非常多,汉武帝从泰山往回走,就去一个叫“瓠子”的堤坝上做了一些事情。

古人平常之家,都是食用茄子和瓠子的。煮的时候,加上一点酱醋,不加盐,味道特别美。

芋头,是用来拌饭的,因为古代芋头本身味道甚淡,古人认为几乎没有味道,所以要其他东西调味,或者拌着吃。

山药,是古人最爱的,几乎无所不在,就算没有油盐酱醋,山药吃起来也非常好。山药,在古人那里,认为是蔬菜中的通材。

吴昌硕 国画 墙下有山药,夏时小花开

萝卜,也是古代人的常菜。通常切成丝当作小菜,用醋拌,喝粥时常配的小菜。但古人吃饱了也挑刺。生萝卜吃了会打嗝,味道不好。所以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吃。但他们喜欢熟萝卜,认为萝卜这东西,先小人后君子。跟葱蒜不一样,萝卜生则臭,熟后则不臭,而且非常鲜美。所以叫先小人后君子。

以上,都是以先填饱肚子为基础的。

古人说菜,大部分时候指已做成的菜,不管是腌菜、糟菜、酱菜,还是腊菜,都是菜。食材那就多了,但基本要求是要鲜,跟我们现在一样。这个叫“摘之务鲜,洗之务净。”

蔬菜里面,最干净的,古人认为是笋、蕈(读xùn,就是菌类,比如香菇)、豆芽。

古人吃的有一种菜,只有记载,我们现在是见不到了,叫“头发菜”,据说是西秦所产,放在地上,看起来像一团头发,用开水烫一下,拌上姜醋,据说可口非常,味道跟藕丝一样。

葱、韭菜、蒜,古人也早都在食用了。这三样东西,味道较重,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据说孔子就喜欢吃姜。《论语》里说孔子吃饭的原则是:“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顿顿要吃姜,但孔子吃饭吃七分饱。有些人则认为葱姜蒜是蔬菜里面最秽的,而且秽人肠胃。但这三样东西,在中国饮食里,通常做调料用。

更有趣的是,古人早就在食用一种类似现在日本芥末的芥菜,古人把这个称为“芥辣”。把芥菜的种子研磨而成,多用于凉拌菜,其实是黄芥末。因为这个有药用价值,内服治疗呕吐、脐下绞痛;外敷治疗关节炎。

吃饱之后,自然是要提出审美要求的,这就是蔬的文化意义了。

02.古人赋予蔬菜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义

古人是最注重审美的,对于自然之物,有一种天然的化为修身养性文化境界的本能。蔬菜本无好坏,各有价值。可是吃蔬菜到了古人那里,就能赋予蔬菜文化意义。比如,对洗菜都作出要求。古代很多文人认为,洗菜的人不同,菜的性子都不同。懒人、性子急的人,不能洗菜,因为他们洗菜跟没洗一样。

洗菜也跟修身养性一样有讲究方法,放在水里,要久一点,这样可以浸透菜干,能洗得更干净。洗菜叶子,要用刷子。用刷子能让菜叶子凹凸褶皱处都洗涤干净。

这样才能得到本质干净的菜。

这个动作是是取菜之天然,然后做菜,才是付诸人工。人工和天然结合,才出妙品。

菜的种类不少,但古人认为蔬菜里第一品的是黄芽,甚至有个很高雅的名字,叫“安肃菜”,食之能让人忘记肉的味道。吃菜吃葡萄,让人向往帝都之繁华,吃笋,吃鸡豆,让人有归隐之思。

古人总是这样富有情趣,能把菜赋予这么多人生之思。怪不得只有 中国有饮食文化。

这个赋予果蔬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审美过程。

清代 李复堂(李鱓) 蔬菜 辣椒

1)古人赋予茄子的文化内涵

以茄子为例。南朝有个叫沈约的诗人,特别爱茄子,说茄子有烂漫之美,作诗说:

寒瓜方卧垄,秋菰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郁参差。初菘向堪把,时韮日离离。高梨有繁实,何减万年枝。荒渠集野雁,安用昆明池。

所以,古人把茄子也叫昆仑瓜。这跟人生哲思和审美意趣是联系在一起的。

甚至,古人种茄子都能种得非常有审美意趣,极其浪漫。

古人认为,想让茄子子繁,等到它开花时,摘下叶子,铺在人来人往的路上,上面撒上草灰,来来往往的人踩来踩去,家里的茄子树必能多结茄子。这个种茄子的方法,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嫁茄子”。

更有趣的是,茄子虽然跟“嫁”字有关,但古代和尚们似乎非常爱吃茄子。唐代西明寺的造玄和尚还培育新品种,大小如鸡蛋,白色。

茄子扇面,可见蔬菜也是文人画客的素材

茄子没吃到,古人对茄子的研究可谓尽矣。据说唐代岭南,有茄子树非常大,树根盘错,直径有三四围。但这只是古书记载,这么大的茄子树,结出来的茄子有多大就不知打了。

2)古人对于笋的审美情趣,赋予笋的文化意义

跟周敦颐说莲花是花中君子一样,笋,也是古人认为的蔬菜中的君子。因为笋有几个好处,清、洁,味道芳馥,口感松脆,一个字形容:鲜!

是跟竹子的本身的文化意象有关系的。肥羊羔,嫩猪崽,都比不上笋好吃。笋与肉合起来做上一盘菜,相信很多人都先把笋吃光。

古人对笋的做法也很多。但主要的有两点,做素材用白水煮,做荤菜要配肥肉。食用斋菜的人吃笋,滴一点香油,那味道是不美的。笋在白水里翻个滚,差不多快熟的时候,滴一点酱油,鲜味可以到达极点。如果做荤菜,古人是比较爱用猪肉的,认为牛羊鸡鸭的肉跟竹笋不搭配。

用肥肉,并非要吃肥肉,而是肥肉的腻汁会浸入笋肉之中,笋的味道鲜中带甘。

而古人如此爱笋的原因,只是因为笋做起来,可搭配之物比较少。单独做笋,味道又极好。这叫“孤行君子”,不拉帮结派,但品行高洁。

古代的名厨做笋汤,笋最后都扔了,汤留着,做其他菜的时候,加入笋汤,做出来的菜极鲜美。

文人才子,大多爱笋。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东坡爱吃肉是出名的,但他宁可不吃肉,也要竹子,一是为了让自己无俗气,更多的怕是喜欢竹笋的鲜美了。

3)菌类有山川自然之灵气,古人都爱吃

菌类,古人称为蕈。

大部分人都爱吃菌类的,古人也不例外。但我们吃菌类,不管是蘑菇还是香菇,基本是为了美味和营养。古人则不然。

古人认为,菌类无根无蒂,莫名其妙,就生长出来了,一场雨之后,忽然而出。他们认为这是山川草木之气,凝结成形。所以,菌类有形无体。古人的生活哲学里,凡是有体之物,都会产生渣滓,比如人有身体,便有排泄。菌类不产生渣滓,那么菌类就是无体之物。是靠气而生的。

所以,食用菌类,仿佛吸纳山川草木之气,非常有益。

《本草》上有个有趣的说法,说菌类有毒,是因为毒蛇毒虫经常出没在那些地方的缘故。这当然是比较想当然的。

但菌类味道鲜美,可以荤素搭配,好吃,才是重点。

另外比如莼菜之类,古人炖汤非常喜欢用,配合菌类,一个是陆地精华,一个是水中精华,这汤炖出来便有一种清虚之韵。

当然了,古人对于蔬菜的选用,还有其有药用价值的原因。中医在古代非常发达,有很多关于蔬菜药用价值的指导,比如马齿苋菜能解毒,能治产后发虚汗。莴苣可以用来烧药炼丹,叶子能驱赶虫蚊,利小便,籽能止痛。白冬瓜治腹胀,瓜子能美容,瓜皮能治跌打损伤,叶子能治蜂毒;南瓜补中益气;丝瓜通络活血等等。

古人对于果蔬的选择,其药用价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些都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古人对食物果腹之后的附加价值的开发,使我们受用无穷,久而久之的累积,便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饮食文化之名闻于天下,古人食客功不可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缅中边贸几乎全部停滞!边境大米商只能通过海运出口大米

缅中边贸几乎全部停滞!边境大米商只能通过海运出口大米

缅甸中文网
2024-06-16 15:06:40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9 17:09:59
子女们,准备好了吗?医院护工退出舞台,“无陪护病房”将开启!

子女们,准备好了吗?医院护工退出舞台,“无陪护病房”将开启!

猫小狸同学
2024-06-17 08:20:47
队记:鹈鹕不愿意为英格拉姆提供年薪5200万续约合同

队记:鹈鹕不愿意为英格拉姆提供年薪5200万续约合同

直播吧
2024-06-17 06:10:09
66岁舒立志,被查

66岁舒立志,被查

鲁中晨报
2024-06-17 11:07:02
有点名气就把自己当巨星!对着央视耍大牌、顶嘴还狡辩,可真行

有点名气就把自己当巨星!对着央视耍大牌、顶嘴还狡辩,可真行

娱乐圈笔娱君
2024-06-15 18:12:03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换他们来演庄国栋,彭冠英就不会被骂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换他们来演庄国栋,彭冠英就不会被骂了

温柔娱公子
2024-06-16 18:02:56
广东城际又贵又慢?国铁不服已经开战!

广东城际又贵又慢?国铁不服已经开战!

李天利爱生活
2024-06-16 05:59:40
复旦大学教授:基因检测证实成吉思汗很可能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

复旦大学教授:基因检测证实成吉思汗很可能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

元芳
2024-06-17 11:54:55
发酵!浙江学生举报学校食堂后续:家长遭威胁,学生受到班级处分

发酵!浙江学生举报学校食堂后续:家长遭威胁,学生受到班级处分

小淇言说
2024-06-14 11:33:21
一颗子弹别想运进台湾!美国军火马上就到,大陆早已准备海上拦截

一颗子弹别想运进台湾!美国军火马上就到,大陆早已准备海上拦截

小阿文热点军
2024-06-15 19:13:11
税务局紧急通知!6月起,企业务必完成这件事!否则罚款+滞纳金!

税务局紧急通知!6月起,企业务必完成这件事!否则罚款+滞纳金!

祥顺财税俱乐部
2024-06-17 09:06:46
任正非:我常常半夜吓醒,每月给员工发3亿薪水,真怕发不出

任正非:我常常半夜吓醒,每月给员工发3亿薪水,真怕发不出

拾叁生意经
2024-05-08 19:07:45
全总机关报关注“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事件:律师称南医大或涉滥用处罚权

全总机关报关注“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事件:律师称南医大或涉滥用处罚权

澎湃新闻
2024-06-16 16:30:27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开开森森
2024-06-17 07:56:59
发现妻子出轨第5天,我麻利做完财产分割,微笑祝福他俩白头偕老

发现妻子出轨第5天,我麻利做完财产分割,微笑祝福他俩白头偕老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8:58
被追税后停产、补缴30年前税费,多家上市公司预计业绩将受影响

被追税后停产、补缴30年前税费,多家上市公司预计业绩将受影响

第一财经资讯
2024-06-16 20:53:08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悠闲葡萄
2024-06-16 09:25:18
社保被查!税务局动真格的了!6月起,这3种行为,可不能再有了!

社保被查!税务局动真格的了!6月起,这3种行为,可不能再有了!

学税
2024-06-16 19:17:27
普京表示:不攻击北约、不使用核武并愿意谈判!难道要服软了?

普京表示:不攻击北约、不使用核武并愿意谈判!难道要服软了?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13 22:56:43
2024-06-17 14:22:44
爱佛僧
爱佛僧
仲尼之丘机构创始人;签约作者
413文章数 65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原子公司税务被"倒查30年" 税务人士发声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原子公司税务被"倒查30年" 税务人士发声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时尚
艺术
本地

亲子要闻

奥运冠军“奶爸”:浅谈三胎的幸福指数

教育要闻

第一天,祝所有考生

40岁女人的气质穿搭,释放“女人味”自然才最耐,你也能很美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