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屡传的“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和“中学生连获三年全国青创赛奖项”等事件引发公众关注,不少人对其中是否存在学术造假行为提出质疑。
此前,报道称,一名学生连续3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且获奖成果横跨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
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位来自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段某严的获奖成果与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一专利高度相似。通过段书凯博士学位论文证实,两人确为父子。
在段书凯的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高维和时滞混沌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电路实现》中,作者提到:“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王丽丹博士和我刚满三岁的儿子段X严。”
西南大学宣传部一工作人员则就此回复称,相关部门正在了解情况,目前尚无调查结果,无法给出具体反馈。
关于此类事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切实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规范竞赛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开展一次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要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现象的发生,坚决防止由家长或其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