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战中的意大利坦克,大家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那一票被盟军坦克撵着打的中型坦克。确实,二战意大利的中型坦克水平确实拙劣,与盟军坦克对比简直不堪一击。然而,意大利军队装备的轻型坦克技术水平却并不差,甚至在本国投降之后还被德国军队使用了一年多,获得的评价还很不错。
德国人都觉得还不错的意大利轻型坦克
意大利的坦克工业起步较早,当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法国FT-17坦克面世之后,已经转投协约国阵营的意大利立刻向法国申请进口了一批。意大利原本向法国订购了1400辆FT-17,但由于战争结束,只得到了100辆整车。经过不懈努力,意大利人在FT-17的基础上改进出了本国第一款批量装备部队的制式坦克L5/21,该坦克还以“菲亚特3000”的名字销售至欧亚多国。
L5/21轻型坦克
1927年,英国推出了卡登·洛伊德系列小坦克,这种小坦克价格低廉、维护简便、功能多样,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很喜欢。意大利也引进了卡登·洛伊德小坦克及其生产技术,并于1929年推出了仿制版L2/29。意大利人在使用L2/29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自重太小,底盘承载能力过低,从而难以携带或拖曳重量较大的武器装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意大利人为L2/29换用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并给车体适当增重,从而打造出了L3/33及其改进型L3/35小坦克,这两款小坦克以CV33和CV35的名字畅销全球,并且当时的中国也购买并装备了CV33小坦克。意大利在L3系列坦克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特别是在对轻型坦克的应用上成果非凡。此时,意大利距离新式轻型坦克还差最后的临门一脚。
L3/35轻型坦克
在1936年,意大利向西班牙内战中弗朗哥领导的民族军提供了大量L3系列坦克。在战争中,L3坦克表现出的机动性很不错,但火力和防护实在是过于贫弱,哪怕是加装了20毫米反坦克炮也完全无法与西班牙共和军装备的苏制轻型坦克抗衡。西班牙人曾经在L3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了上部车体及旋转炮塔,打造出了一辆轻型坦克,在测试中表现出的性能还不错。虽然这款坦克并没能量产,但却给了意大利人很大启发。
西班牙人在L3坦克底盘上改造的轻型坦克
在新式轻型坦克的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安萨尔多公司的工程师们不得不提出了数个设计草案,经过对比总结后归纳为三个主要方案。第一个,将火炮和机枪直接安装在无炮塔结构的车体前部,但这个方案相比加装了20毫米炮的L3坦克并没有体现出进步,因此最先被放弃。第二个,在上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个车顶机枪塔,该方案后来演化为M11/39中型坦克。第三个,将火炮直接安装在旋转炮塔内,该方案的成果便是新式轻型坦克,即日后L6/40坦克的原型车。
L6/40轻型坦克的原型车
1939年, L6/40设计定型。该坦克由合并后的菲亚特-安萨尔多公司生产,重6.8吨,乘员两人,装甲厚度6-40毫米,武器为1门20毫米炮及1挺8毫米机枪,发动机功率70马力,最大时速42公里。L6/40曾计划搭载一门37毫米炮,但由于炮塔较小而选用了布雷达20毫米炮。虽然口径不大,但这门炮性能却相当优异,连德国人都称赞有加。
L6/40轻型坦克
L6/40一共生产了283辆,绝大多数都部署于东线战场,在战争中表现不错。面对盟军的轻型装甲部队以及轻步兵部队时,L6/40表现得比意军的中型坦克更好,但其数量还是太少了,难以满足战场的需求。意大利还曾在L6/40的底盘上打造出一款轻型坦克歼击车L.40 47/32,其安装一门性能优异的47毫米反坦克炮,是轻型坦克歼击车中性能相当出色的一款,可惜依然由于数量较少而未能发挥较大作用。
在L6/40基础上改造的L.40 47/32坦克歼击车
以L6/40底盘为基础打造的弹药运输车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收藏的L6/40坦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