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半导体之母,终身残疾身患重病,几十年科研办教育,贡献巨大

0
分享至

她是中国半导体之母,带领团队潜心研究25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她将现代物理的两个重要分支,引入到中国,培养大批高级人才,努力追赶国际的脚步;

她是复旦大学前校长,为复旦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奔走不已,”送学生出去,让知识回来“,坚信留学生都是爱国的;

谢希德(1921-2000)

她冲破美国阻挠,为了回到中国,不惜与父亲断绝关系。

她的人生之路坎坷至极,年少身体患病终身残疾,被打成”特务“去扫厕所,科研实践被耽误了十年,同期患上了癌症,命这么苦,她却从未低头,与时间赛跑,在教育科研道路上狂奔。

她就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界最美的女性之一,谢希德先生。

01

谢希德,1921年生于福建泉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谢玉铭是燕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知名物理学家,曾精确测定氢原子光谱的结构,引起物理学界的关注。无奈当时旧中国科技力量实在薄弱,所以他的志向得不到施展。

全家福,左二为谢玉铭,右二为谢希德

谢玉铭重视教育,对女儿谢希德说,“中国需要科学”,所以在很小的时候,谢希德的心里就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上中学时,认识了同学曹天钦,后来也成了她一生的伴侣。

勤奋好学的谢希德成了当地为数不多的优秀女学生,考上了三所大学,却因患骨关节结核而被迫休学四年。

由于治疗条件差,给她留下了残疾的后遗症,走路始终一瘸一拐。

谢希德要强,躺在床上看书自学大学课程,她的斗志被激发出来,她要证明给自己,偏要学的更好,取得好成绩。

在她与病魔抗争的时候,曹天钦时常来信,在信中与她探讨学习,给了她很多安慰。

谢希德身体好转后,考上了厦门大学数理系,曹天钦则在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相隔两地,鸿雁传书,两人于1946年订婚。

1947年,谢希德赴美国自费留学,先取得史密斯学院硕士学位,1952年再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半导体。

在美国大学校园里

1951年,未婚夫曹天钦取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他们约好一起回到新中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建设新天地。

可是,归国之路并非坦途,美国已经宣布留美理工科的中国学生不得出境。心急如焚的谢希德四处奔走,最终靠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担保,谢希德才得以辗转到英国,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曹天钦。

在英国完婚

在英国剑桥,他们结婚了。蜜月还未度完,就要考虑如何秘密回国。

回国的消息,谢希德也已经和父亲谢玉铭说过了,但身处菲律宾的谢玉铭反对女儿回到中国,担心的她的未来之路。谢希德充满着对新中国的向往,父女矛盾越来越深,直至断绝关系。谢玉铭再也没有回到大陆看看。

02

尽管波折,但是谢希德和曹天钦还是回到了祖国。

谢希德进入复旦大学担任物理和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员,曹天钦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所,筹建中国人自己的生化实验室。

很多学生喜欢上谢希德的课,海归带来的新鲜知识和理念,而且她上课非常形象,枯燥的概念定理,经过她的“翻译”变得妙趣横生。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决定采用苏联的大学教材,与美国大学的一些教学理念有冲突。谢希德为了让学习更加严谨,她自己编写了一套教材。后来,谢希德又在复旦开设了光学、力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等课程,为复旦打下了坚实的物理教学基础。

1956年,谢希德与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黄昆一同主持开办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半导体人才。二人合作编写了《半导体物理学》教材,成为经典。

二战结束后,半导体、原子能和计算机成为世界强国科学家重点关注的热门领域,哪个国家能够尽快研究出成果,哪个国家就有可能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所以多国展开了科技竞赛。

谢希德在美国留学时已经注意到这个趋势,美国已经研制出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实现了把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瓶颈也被打破,标志着世界进入了半导体时代。谢希德回国后一心想形成中国的半导体研究队伍,追赶世界步伐。

当时的中国半导体研究已经在苏联的帮助下有了一定的雏形,中科院成立了半导体所,地方上也建了十个电子厂,研发和生产配套并行。

可是苏联专家一夜撤走,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仿佛挨了一闷棍,接下来,该怎么发展?

就靠谢希德、黄昆这些海外归来的科学家撑起,他们一方面加强自主研究,另一方面接轨国际,努力的跟随世界的步伐,虽然稍落后于美国,但中国与日本处于同一梯队。

当初谢希德父亲谢玉铭的某种担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波及了正常的科研工作,谢希德不得不拿出很多精力来应付。

十年浩劫开始后,谢希德与丈夫曹天钦的苦日子接踵而至。他们被污蔑为英美特务,要接受长时间的政治审查,结果就是被打倒,从此远离半导体研究。

她被关进复旦大学物理低温实验室整整九个月,这个她亲手创建的的实验室刚刚建好还未投入使用,就成了她“牛棚”,曹天钦的日子也不好过。

照顾孩子的保姆也被造反派恐吓,不堪忍受自杀了,留下10岁的孩子只能独自生活。谢希德对看望她的同事,说:“我的命为什么那么苦?”眼泪不争气的就流了下来。

不光是她,半导体领域其他海归科学家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这样的冲击让中国的半导体科研掉队了,直到今天也没有追上。

03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45岁那年,本就身体不好的谢希德,又患上癌症。她被安排去扫厕所。这样的困境,是将一个人踩在地上来回碾压,万念俱灰。

可是谢希德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她对别人讲:“我要争取活十年”。

在中国外交局面改善之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应邀访华,他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要见一见老朋友曹天钦。正是这个请求,让曹天钦和谢希德重新恢复工作,重新可以拥抱科研了。

谢希德与杨教授交谈

丢掉的时间,要加倍补回来,夫妇俩每天拼命的查资料,做研究。

伉俪情深,国家功臣

可是,当谢希德回来,才发现,中国半导体与世界水平差距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在我们踟蹰不前的时候,美国、欧洲等国家已经开始了几代半导体研制,甚至连韩国、台湾等地区都超过了我们,我国的水平至少落后十年。

日本一个半导体工厂的月产量,相当于中国当时600家半导体工厂年产量的10倍。谢希德被惊到了。

可是她的身体又出现了恶化,身体更虚弱了。命运的再次敲门,让她决定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半导体改为世界新兴的表面物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转化。她说:“世界物理学发展太快,我们稍稍疏忽一点,就被落在后面了。”

她创立了表面物理实验室,培养了一批现代物理的高级人才。

04

1983年,谢希德成为复旦大学校长,时年62岁。

如何把复旦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她新的课题。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是研究与教学并重,甚至研究为先。谢希德找到的突破口是加强基础实验科学,打牢基础,教师要搞好教学,培养人才,而不是一股脑的去办公司,把自己变成富翁。

晚年的谢希德,将主要精力放到了复旦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上,打开国门、校门办学。她亲自给学生写推荐信,鼓励他们到国外留学,因为她相信”送学生回去,让知识回来“。

她始终相信留学生都是爱国的,肯定会像当年的自己那样学成回国,这些年经由她写的推荐信送出去几百名学生,绝大多数都回来了,大家一起坐坐,聊聊做的工作,谢希德感到很欣慰。

谢希德喜欢在校园里走走,一瘸一拐的,遇到学生亲切的聊上几句,从没有架子。这样的普通老太太,很难想象她身患重病,每天都是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在她的努力下,复旦大学发展迅速,美国总统里根到访中国时,还专门到复旦大学演讲,给这座大学带来更多的国际影响力。

她的学术成就得到世界同行肯定,认为她是中国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士之一,1988年,谢希德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老伴曹天钦在一次事故中瘫痪了,身体虚弱的她还要再次榨干自己,拿出一部分精力来照顾。

1995年1月8日,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老伴曹天钦去世,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2000年3月4日,与疾病斗争了几十年的谢希德,在上海去世,享年79岁。靠着她顽强的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她拉长了生命的长度,也活出了生命的高度。

05

多年以后,曾有外国朋友问谢希德,当年你不顾一切回到中国,可是又吃了那么多苦头,你后悔吗?谢希德很干脆的回答不后悔,从海外归来报效祖国是正确的路,虽然自己吃了一些苦,但比国家损失小得多,而且很多前辈吃的苦比自己更多。

英雄无悔。

与她40年没有见面的父亲,晚年通过朋友关注谢希德的现状,他甚至幻想谢希德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最后在海峡对岸孤独的去世。

在整理遗物时,谢希德发现,父亲把她和曹天钦的结婚照复印了几十张,“他一定很伤心,我也很伤心,因为我知道他一直都特别喜欢我。”

自古忠孝难两全,谢希德把对父亲的想念深埋在心里,祖国的利益超过了一切。

向谢希德、曹天钦伉俪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历史有些冷
2025-11-08 18:45:03
那年7岁的我哭喊要娶邻居姐姐,18年后女经理笑着对我说:记得我吗

那年7岁的我哭喊要娶邻居姐姐,18年后女经理笑着对我说:记得我吗

温情邮局
2025-08-09 15:17:40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

百态人间
2025-10-29 09:29:15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北京卫视今日首播!爱奇艺王炸悬疑剧!以身入局,八大诡案开启!

北京卫视今日首播!爱奇艺王炸悬疑剧!以身入局,八大诡案开启!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9 00:27:36
吴石将军临死前,对着主审官刘咏尧说了22个字,老蒋听后愣在原地

吴石将军临死前,对着主审官刘咏尧说了22个字,老蒋听后愣在原地

凡人侃史
2025-10-17 10:08:06
热火首节轰下53分!创联盟历史第二高纪录

热火首节轰下53分!创联盟历史第二高纪录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8 15:27:04
湖南医生出轨后续:祖副院长和曾医生的配偶疑似曝光,有褒有贬

湖南医生出轨后续:祖副院长和曾医生的配偶疑似曝光,有褒有贬

江山挥笔
2025-11-08 19:30:48
国足新帅上任三把火,拒绝足协安插助教,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国足新帅上任三把火,拒绝足协安插助教,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金风说
2025-11-08 12:06:27
白应苍被判死刑,吓坏了沈伯洋,美国不搭理,求助无门,害怕了!

白应苍被判死刑,吓坏了沈伯洋,美国不搭理,求助无门,害怕了!

时时有聊
2025-11-07 14:38:47
河北燕郊3.13爆燃事故报告公布,追刑责7人问责6家企业46人受理23名公职人员

河北燕郊3.13爆燃事故报告公布,追刑责7人问责6家企业46人受理23名公职人员

曹刚律师
2025-11-08 15:37:04
卢秀燕道歉了,2028铁定出局,郑丽文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卢秀燕道歉了,2028铁定出局,郑丽文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7 14:19:53
174 110斤漂亮是一种感觉

174 110斤漂亮是一种感觉

可乐谈情感
2025-11-08 10:26:22
顶级潜伏者:吴石仅排第5,钱壮飞排第2,第1名老蒋到死都没明白

顶级潜伏者:吴石仅排第5,钱壮飞排第2,第1名老蒋到死都没明白

白面书誏
2025-10-31 09:20:02
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

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00:03
退钱?确定退出,王俊杰官宣,决定曝光,冲冠计划破灭,广东受益

退钱?确定退出,王俊杰官宣,决定曝光,冲冠计划破灭,广东受益

乐聊球
2025-11-08 10:38:50
明天开始钱多得花不完,迎来财运高峰的生肖,数钱数到手抽筋

明天开始钱多得花不完,迎来财运高峰的生肖,数钱数到手抽筋

人閒情事
2025-11-08 16:56:39
毛主席临终前为何拿掉叶剑英军权?令人不解,多年后才知主席苦心

毛主席临终前为何拿掉叶剑英军权?令人不解,多年后才知主席苦心

云端书馆
2024-12-24 08:49:00
14万俄军家属向乌克兰求助,寻找亲人

14万俄军家属向乌克兰求助,寻找亲人

知兵
2025-11-07 22:35:07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2025-11-09 01:48:49
坚叔说历史
坚叔说历史
记录正能量的历史故事及人物
115文章数 243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天坛银杏黄了!最佳观赏期已至,这条银杏大道藏着北京最深的秋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荣耀亲选耳夹式耳机2 Pro曝光:金线充电盒加持,支持空间音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