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田花船溯源:
1、起源:
相传起源于盛唐的蓝田“花船舞”,亦称“划旱船”。如今是蓝田农村一种极富区域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娱乐表演活动,多在重大节假日表演,一表喜庆,二来对祖国繁荣昌盛和人民福寿安康的祝福,在泸州蓝田周边农村地区很流行。
2、形式:
花船舞”表演者常由小幺妹、艄翁、疯婆等组成,在锣鼓队的伴奏下,身着镶白兔毛花绸衣,脚穿花缎靴的小姐将绸带绑于船身,背在双肩上,带动船身摆动。艄翁紧伴随“花船”周围,小幺妹与艄翁歌边舞,配合默契。动作主要模仿水上的行船,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大浪中破波前行;在走快速碎步时,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左偏右摆,以悠荡开始又以悠荡结束。
(二)蓝田花船表演文化:
1、蓝田花船表演亮点:
集说唱、舞蹈、音乐于一身的泸州蓝田民间“花船舞”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心相传与创新,它已承载着广大劳动群众的情感和愿望,既是人类发展的印记,也是艺术发展的基因,堪称民间艺术瑰宝。2009年,“蓝田花船”成功跻身于《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蓝田花船表演特色:
蓝田“花船舞”,其表演形式以舞为主,说唱为辅;动作主要模仿水上的行船,表演时常穿插极富挑逗性、诙谐性和幽默性的民间生产生活对话。表演形式可二人,可三人,可五人,也可多人玩,多人玩分拜门子和打场子两种;拜门子花船八九个人就能玩起来了;打场子花船一般20人左右;花船的玩法有:“摆龙尾”、“二龙出水”、“四船相撞”、“凤花船舞”、“驴灯花船舞”、“高跷花船舞”等16种。
(三)蓝田花船表演创新:
1、原有表演内容:
摆龙尾、二龙出水、四船相撞、凤花船舞、驴灯花船舞、高跷花船舞等16种。
2、创新表演内容:
川江花船古韵舞、川江花船凤花舞、川江花船驴灯舞、川江花船高跷舞、川江花船花船舞、川江花船逗情舞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