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台式计算机、BBS论坛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再到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改革创新之都,深圳是我国第一批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的城市。浓厚而独特的互联网氛围、庞大而年轻的网民基础,让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之城”。但另一方面,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已蔓延为社会公害,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无到有创网管先河
2005年11月15日,一个名为《11月15日早上,深圳K113全车给洗劫一空》的帖子被网民疯狂转载、评论,立即引起全国关注。然而经警方查证,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谣言。帖子是黄某的妻子为让丈夫买车,杜撰出K113公交车发生歹徒持刀抢劫故事,而黄某又添油加醋将其发布到网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随后,深圳市公安局在各大媒体上发布澄清信息,以正视听。深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许谦回忆说,“K113事件”在当年轰动一时,警方及时介入避免了负面影响的扩大化,同时也让网民意识到,网络上也有警察,虚拟世界不是法外之地。
21世纪初,随着即时通讯、论坛、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的普及,现实社会中各种违法犯罪快速向网络社会发展蔓延。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导致一些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彻底地“放飞自我”,丧失敬畏和底线;另一方面,互联网在打破现实社会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犯罪形式,传统犯罪与互联网结合,容易将问题放大,从而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规范网络管理,引导网络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深圳市公安局于2002年3月成立了网络安全监察处,这是国内最早一批网络警察队伍。许谦告诉记者:“创立之初,前辈借鉴了传统的警务经验,将网络社会中的网站、版主、网民、IDC机房等构成要素类比成现实社会中的社区、业主、流动人口、出租屋。以‘虚拟世界现实化、虚拟管理公开化’为导向,用几年时间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得到认可,被全国各地借鉴推广。”
首创网络虚拟警察和岗亭
在创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深圳网警的工作都是单向进行。直到2006年1月1日,“警警”“察察”以及网警网上岗亭的出现,让这群“幕后英雄”走向了台前。
警警(左)和察察(右)警方供图
许谦告诉记者,当时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网民呈爆炸式增长,涉计算机网络犯罪发案率逐年攀升,新型犯罪手法层出不穷。市民对于网络安全秩序越来越关心,网警监管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圳网警率先推出全国首个互联网虚拟警察形象——“警警”“察察”以及网警网上岗亭。作为国内第一个亮出互联网管理者的虚拟警察形象,“警警”和“察察”在网警与网民之间架起了沟通互动桥梁,开启了全国网警由网下走向网上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进程,同时也对网络违法犯罪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当时网民只要登录深圳本地一些门户网站、论坛,就能看到两个卡通警察的浮标以及网警网上岗亭,网民遇到问题可以向卡通网警报警、求助、咨询,后台值班的网警会以‘警警’‘察察’名义予以答复。”许谦回忆道,“卡通网警项目建设初期,我们还担心是否会影响一些网站的流量和点击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我们从网站反馈的信息得知,各网站的点击率不仅没受到影响,还净化了网络环境。网站、论坛中小广告少了,病毒少了,有害信息量下降了约60%,最明显的是当年春节网上倒卖火车票的信息大幅减少。”
除了创立面向网民的网络虚拟警察,深圳网警还结合本地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形势,开展警企联动,于2008年底建立了全国首个网安警务室。网安警务室直接设立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由网警定期巡查,其主要职责有两方面:一是指导企业做好网络安全防控;二是服务网民,处理网络案件和网络纠纷。
深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余少辉向记者介绍:“由于互联网企业没有执法权,当用户受到网络侵害,例如游戏装备被盗、遭遇网络暴力,企业只能作为中间人向警方求助,既降低时效性,又不利于警方掌握最新的网络犯罪动态。设立网安警务室后,实现了安全指导、便民服务,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四方面工作的前移。涉网类案件处警时间进一步缩短,打击频率大幅提高,网警、企业、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2019年初,我们还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发起微光行动,携手搭建全国第一个救助自杀人群的绿色生命通道。当企业向深圳网警提供疑似网民自杀线索后,警方会通过复核线索——通报/救助——落查反馈的救助流程快速响应。”历经多年探索发展,深圳网警不仅从幕后走向台前,更从网络走向现实,走出了一条网络社会的现实化管理之路。
深圳网警线下宣传网络安全防范知识。警方供图
公开巡查执法变身网红博主
深圳网警巡查执法团队。警方供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为守护网络安全立下汗马功劳的“警警”“察察”如今正慢慢淡出历史舞台。2015年6月,深圳网警网上执法账号正式上线,深圳网警依托微博、微信等8个官方账号,在各门户网站、论坛、APP公开巡查执法,接受网民咨询举报,与网民互动,宣传法治理念。此举标志着深圳网警以公开透明的在线方式监管执法,曾经沉默、神秘的网警由隐身状态变为在线状态,以全新的立体形象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深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张帆告诉记者:“在‘警警’‘察察’的阶段,深圳网警工作依然存在许多局限,例如覆盖面不够广、与群众交互时处于被动方。进入公开巡查执法阶段后,我们实现了全网覆盖,见警率更高,与群众距离更近。市民若发现网络乱象,只需在相关网络平台@深圳网警,我们就有专人在后台跟进。除此之外,深圳网警还会通过媒体账号主动发声,如在微博发布‘每周辟谣榜’等原创案例分析,在电视媒体开设全国第一档网警电视主题栏目《网警在行动》,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宣传网络安全,普及网络法律,提升市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及技能。”
张帆介绍道:“现阶段网警执法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通过24小时巡查,及时发现各类网络违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二是依法震慑制止网络违法犯罪,对情节轻微的网民进行教育警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三是发布典型网络犯罪案例和警示防范信息,提升网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四是接受网民举报的网上违法犯罪线索,开展网上法制宣传教育。”
与互联网打了十几年交道,深圳网警与网民的沟通互动越来越密切。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网警各官方账号“粉丝”总数量超百万,累计回复网民咨询32万余人次,接收网民举报信息共计2万余条。2017、2018年,深圳网警官方微博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网警微博榜”第一名;2019年,深圳网警官方微博获评公安部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公安新媒体绩效评估排行榜”第二名;同年,深圳网警抖音号获评“最具影响力网警抖音号”。
创建国内最早的网警队伍,推出全国首个互联网虚拟警察形象,建立全国首个网安警务室,在电视媒体开设全国第一档网警电视主题栏目……18年来,深圳网警始终走在互联网管理服务的前沿,用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全媒体记者 张中 通讯员 张奎
编辑 张紫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