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部纪录片,拍出了中国人真实的“一生图鉴”
看到一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忍不住想要分享给你。
2020年伊始,央视网携手东方卫视纪实频道联合制作了一部人文类纪实纪录片,名为《人生第一次》。整部纪录片共有12集,每集都有一个导演,每集都有一个故事讲述人,每集的主题都聚焦在一个社会民生话题。
目前,这部纪录片已经更新了四集, 豆瓣评分9.2,光是腾讯视频网站的播放量已超过千万次。
《人生第一次》到底拍出了中国人什么样的“一生图鉴”?
▼
第一集:出生
“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分娩阵痛到底有多痛?”整集故事在这一问中拉开帷幕。
男士们体验着阵痛的疼痛指数,嘴里一直喊着“受不了了”、“可以了可以了”,因为疼得受不了,所以男士们随时可以喊停,但在生产期的准妈妈们却没有被给予喊“停”的权利。
《出生》主要讲了三个故事:
吴丽辉是一位二胎妈妈,她有一个儿子了。丈夫曾在她一胎后说,不生了,可为了凑一个“好”字,女儿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了让生产中的吴丽辉的缓解紧张情绪,他丈夫打趣的说,“肯定没有第三胎了”。为了无痛顺产,偌大一根麻醉针刺过她的脊椎,一次次用尽全力后,女儿兜兜才来到这世界。
周婷也准备让她的头胎宝宝顺产,到生产当天她发着高烧,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她只好选择剖腹产。从容的衡量,优雅的选择,从来不在准妈妈们的考虑之中,她们的首要,是一切以孩子为重。
故事里的第三位准妈妈向爽就更加艰难了,怀胎27周的时候,她要做心脏薄膜的替换手术。双胞胎和心脏手术都集中发生在一个即将临盆的准妈妈身上,这时候,好在那个在婚礼上信誓旦旦的说要苦乐相伴的男人对向爽不离不弃。
言语不能将我的观后感表达十分之一,涂松岩在看着这些故事配音时也感动得流泪,如果你还没来得及看,可以先从这些文案里感受一番:
01
没有生过人,还谈什么人生
02
一个婴儿诞生,世界为之改变
03
麻醉医生像天使一样
04
每一次子宫的收缩,都是吹响生命的号角
05
这是人生第一次的见面,孩子使劲哭,爸妈使劲笑
06
对于万物之始
我们总是心存浪漫
然而 对于其中的艰难
有时候我们却无法预料
第二集:上学
“童年就是,你长大了以后,会怀念的小时候”
相比于第一集的感动、泪目,第二集是由高亚麟讲述的、关于小朋友们第一次上学的故事。可能是因为身不在其中,所以小朋友们哭得越厉害,我们就看得越精彩。为什么这么说,先来看一组动图:
虽然满是看官的欢乐和对新人生的期盼,但这一集当然也有很多值得品味的文案:
07
当这些小朋友真正踏入到
全国26.67万所幼儿园的时候
他们就会发现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08
爸爸送你到幼儿园
你千万不能哭
你就大步的 不要家长陪
你就大步的往幼儿园里面走
这就是勇敢
09
问:你觉得老师怎么样?
答:很好都不错都蛮凶的
10
问: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
答:就是离开小班 到中班、大班去了
11
问: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童年?
答:童年我只理解一部分
童年就是,你长大了以后,会怀念的小时候
第三集:长大
“体裁不限 诗歌除外”
如果让你阐述“长大”,你会选择什么作为表达的载体呢?在王耀庆配音、孙功旭导演的第三集《长大》里,我窥见了特别有意义的一种方式。
这一集的镜头,对准的是偏远地区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到山区拍“长大”,别出新意,到山区拍孩子们“写诗”,出其不意。
在这一集的开头,莽水中学的校长就陈述出很多人的心声,“我们很多老师都怀疑,这个诗歌课,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帮助,考试也不加分。那么这个诗歌课,那么这个诗歌课还有什么意义?”
随后旁白就给出诗歌课存在的意义:“校长说,‘这里的 孩子懂事早,就连爸妈离开他们去遥远的地方打工,他们都不会哭,也不会闹。这样的孩子,太安静了。就像后山奔腾的瀑布,突然就没有了声响。’ ”
诗歌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意义非凡,“其实诗歌并不能够改变什么,比如说不能够让他们的家从很远的深山里面搬到镇子上,也不能够让他们的父母都陪在孩子身边。诗歌更像是一个翻译器,当这些孩子有感情的时候,他就能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希望外面的人,也能够看到这群孩子他们是在闪光,不只是那个负面的标签,他们也有美好的地方。”
正如片中所说,大山里的孩子,一少半走出去的,不会再回来,而留下的,将会是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学习诗歌,我想不仅是因为诗歌是情感的翻译器,更是因为,诗歌是人间理想,是在强调,即使活在阴沟,也依然可以仰望太阳!
当然,这一集,也少不了很多精彩的诗歌/文案:
12
种子
被埋在大雪下
安静发芽
老枯树
在夜里
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
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长大
13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绿色的风
它抚绿了山林树木
烫金了我的小牛
轻吻了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阿爹的苞谷
但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
告诉你
——施应锁
14
十年后
我想做一个像大海的爸爸
让儿女坐在我背上
像一条小船一样
有时对儿女吹一场台风
有时对儿女风平浪静
让他们知道
人生不是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
——李坤富
15
《孩子》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
放在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
我是母亲的孩子
——穆庆云
16
校长和我们说
哪有学校 不想提高升学率的呢
考大学 不考诗歌
但是
学了诗歌的孩子
不会去砸玻璃
第四集:当兵
“军人是靠本事吃饭的”
告别吉林的父老乡亲,踏上前往湖北荆门的火车,张书豪和徐龙开启了人生中的一个全新身份:新兵蛋子。第一次点名,第一次队列,第一次叠被子,第一次紧急集合,第一次拉练……无数第一次中,新兵蛋子逐渐完成了从地方青年向空降兵军人的转变。
当一名军人,是很多人的人生必要。“军人”二字,写起来一共才8画,可做起来,并不简单,就比如片中的空降兵,空降兵的生命只有19秒,看似简单的跳伞,实则蕴含着无数的勇气和日复一日的千锤百炼。三肿三消才上云霄,军人背后的艰辛与汗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当然,连这一集的文案,也特别刚:
17
多年以后
当他们再次重聚
一定会想起
当年自己坐着这趟火车
去参军后的日子
18
那段时光
犹如被按了快进键
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19
我妈自己一个人养我
我不回去她就搁家里吃泡面
我一回去就给我做好吃的
20
五分意味着优秀
四分意味着及格
三分意味着连长的脸是黑的
21
军营能把一个男孩变成男人
却改变不了他看妈妈的眼神
22
空降兵的“降”
不仅仅意味着降落
也意味着
降服困难
决不投降
▼
《人生第一次》降镜头对准普通人,以及12个对中国寻常百姓都意义重大的人生断面上。
在时间上贯穿了生命的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不同阶段;空间上分布于医院、学校、军队、房产中介、村庄、工厂、老年大学等不同年龄段下的人生场景,以点带面、见微知著,值得一看!
对于普通人,这个时代最好的逆袭方式,
就是通过微信这样的社交网络塑造个人品牌。
《低成本微信创业与营销34讲》
34节PPT+视频课
抓住一次社交网络的浪潮
扫码下图购买 永久回听
(原价:299元 )
现在只需99元
▼
有收获,不妨点个「在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