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刀和剑有什么区别?为何中国汉代之后,刀基本取代了剑?

0
分享至

相对于其它动物,人类有一个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大规模利用各种工具,这些工具有些用于生产、有些则用于战斗,毕竟也是从丛林中进化过来的,战斗不可避免。而在火药发明之前,人类使用的冷兵器杀伤方式基本有三种:钝击,劈砍和戳刺。

这其中,用于劈砍的是刃兵器,也就是刀剑,这其实有些怪,为什么呢?大家想想,对于戳刺的兵器,尽管之前根据长度的不同,有矛、槊等不同的叫法,但后来基本统一叫“枪”了;但是同样是开刃的兵器,在中文语境中,刀与剑基本上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刀是刀、剑是剑,这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刀是单口开刃,而剑是双口开刃。

注:在日本不同,日本不区分剑与刀,皆通称为“剑”,日本文化中的“剑客”、“剑道”、“名剑”、“锻刀”,都是指“日本刀”。日本古代也有“双刃剑”,古坟时代出土兵器有双刃的铁剑与单刃的直刀,约5世纪末铁剑被淘汰,古坟后期之后的兵器以直刀为主,后逐步演化为刀身弯曲的日本刀。

既然有了刀,为什么还会出现剑呢?这就要从刃兵器的历史说起了。

早自石器时代,就己出现“刀”这种兵器,在早期石器时代,古人类便出现使用贝壳、石片的锋利边沿作切割器具,石刀、骨刀考古发掘多有物证。金属时代后,自然有了金属刀,刀怎么用?这几乎不用想,就是用来砍,所以基本操作非常简单,这就是基本的冷兵器。

石刀

那剑是怎么出现的?其实,剑和刀的用法有些不同,其虽然和刀一样同属开刃的冷兵器,但并不是主要用于劈砍,而是用于戳刺,也就是说,“剑”可以理解为短枪,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类就可以制造类似于匕首的武器。在铜器时代,由于无法突破铜的抗张强度,超过90公分的剑是几乎无法见到的。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比铜更硬的金属才能造出更长的剑。

中国古代的匕首

戳刺的杀伤能力自然比劈砍更强,所以一种尖锐的短兵器“剑”就出现了。

剑有用吗?当然还是有用的,虽然说“一寸强一寸长”,但有些地方,比如水网纵横,多山林,近身战的南方地区,使用短兵器的机会较多,这就有了“剑”的用武之地,春秋时期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于这些地区,例如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车战衰落,步战兴起,青铜剑成为步兵的标准装备之一。

随着剑在战争中的地位上升,剑的长度也逐步加长,从春秋到战国早期的约50公分到秦始皇时期的80至90公分。在春秋战国时代,刀与剑的意义类似。在宋代之后,刀被用来特指单面开锋的短兵器;剑则是指双刃兵器。

但是,后来因为战争形态上的改变,剑事实上被淘汰了,因为军队大规模装备的近战型主战冷兵器,基本长兵器就是枪,短兵相接就是刀,毕竟,剑的生产成本比刀要高很多,青铜时代剑还有和刀比拼的资本,到了铁器时代,刀的优势就大很多了,而且剑术训练相当复杂,不如刀方便。

而且,刀后来也已经有了戳刺的功能,毕竟金属冶炼技术进步了,夹钢淬火等技术让刃越来越结实,这个过程让锋刃强度从比较低非常容易损坏,到越来越坚固的方向发展,青铜时代,剑可以用于刺杀,刀基本只能砍,而且刃还容易损坏;但是到了铁器时代,刃结实了,单口开刃的刀也可以用于刺杀,既然如此,自然没有必要再使用剑了。

一直到现在,剑都是重要的军队礼器

汉代之后,实战基本就不用剑了,但由于剑的特殊地位,它成为一种类似“礼器”的存在,成为佩饰,或者一些武术家练武所用的器具。明朝军事专家茅元仪就指出: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于阵。

那欧洲为什么喜欢用剑呢?首先要说下,现在在英文语境中则不区分剑与刀,“剑”(Sword)平时是指直型双刃的剑,但包括了“单锋的剑”(Single-edged sword);其中古代无论东西方,甚至是印第安人,近战冷兵器发展到中后期,“长矛”都是绝对主力,刀剑等冷兵器只不过是辅助的;不过嘛,贵族喜欢用昂贵的剑,而平民则习惯性用刀,砍杀用的“刀”在古代欧洲其实也不罕见。不过大家总习惯传承所谓“贵族”,所以“剑”显得更高贵。

欧洲大砍刀

从16世纪开始,欧洲地区的很多欧洲国家对于在城市内携带剑的法律开始放松,使得平民逐渐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配戴剑,毕竟,当时大家都喜欢效仿贵族嘛。该时期是欧洲,剑最普及,地位最高,近战格斗中效果最好的时期,同时,剑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也随着科技进步而衰退。不过,剑依然是普通人防身的最佳选择。

注:西洋击剑,可以看到剑已经成了用于刺击的兵器

在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护手刺剑演变成短小并且失去劈砍能力的小剑(Small Sword),并且较短的佩剑开始风靡整个欧洲,其实和中国也差不多,剑后来也只是成为富人和军官的首选配饰。

作者:云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比乔正君惨,比王潇苦,他们两个才是最可悲的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比乔正君惨,比王潇苦,他们两个才是最可悲的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3 08:19:21
莫斯科附近军用油管被炸!俄罗斯老人涉嫌“诋毁俄军”,绝不屈服

莫斯科附近军用油管被炸!俄罗斯老人涉嫌“诋毁俄军”,绝不屈服

鹰眼Defence
2025-11-02 16:03:37
5胜2负排第3,湖人有4个变化,最强组合基本确认,雷迪克也涨球了

5胜2负排第3,湖人有4个变化,最强组合基本确认,雷迪克也涨球了

体坛大辣椒
2025-11-03 13:40:19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懂球帝
2025-11-02 14:13:07
1968年,周总理签署命令逮捕周恩寿,7年后周恩寿出狱时说:他没错

1968年,周总理签署命令逮捕周恩寿,7年后周恩寿出狱时说:他没错

帝哥说史
2025-11-02 06:35:03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若不能回归,其他都免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若不能回归,其他都免谈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03 11:32:04
王诗龄何超莲同框,16岁妹妹气场全开,赌王千金这次真被比下去了

王诗龄何超莲同框,16岁妹妹气场全开,赌王千金这次真被比下去了

柠檬有娱乐
2025-11-03 11:32:57
马斯克,最新预言!

马斯克,最新预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14:32:04
厦门女士存了1500万,去取钱时被告知剩50元,警方的话让女子懵了

厦门女士存了1500万,去取钱时被告知剩50元,警方的话让女子懵了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03-31 15:49:22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13:03
4-6!斯诺克再爆冷门:世界冠军首轮出局,丁俊晖赵心童齐头并进

4-6!斯诺克再爆冷门:世界冠军首轮出局,丁俊晖赵心童齐头并进

观察鉴娱
2025-11-03 09:56:41
太离谱了!美国情报表示霹雳-15射程远是因为华为窃取AI技术

太离谱了!美国情报表示霹雳-15射程远是因为华为窃取AI技术

朔方瞭望
2025-11-03 11:30:53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全红婵伤愈首秀夺冠后,不到24小时,评论区却各种吐槽:吃太胖了

全红婵伤愈首秀夺冠后,不到24小时,评论区却各种吐槽:吃太胖了

古木之草记
2025-11-03 12:09:31
太涩了?日本真人影游被Steam下架!只能另寻出路

太涩了?日本真人影游被Steam下架!只能另寻出路

游民星空
2025-11-01 15:10:11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4.25万/平!北京二手房加速俯冲?

4.25万/平!北京二手房加速俯冲?

跟着拆哥看房
2025-11-03 12:58:51
又一内鬼被抓!惊动央视,大量国家机密被泄露,作案人身份被曝光

又一内鬼被抓!惊动央视,大量国家机密被泄露,作案人身份被曝光

春秋论娱
2025-09-16 07:50:48
后续!女孩校门口吃烤肠被收走钥匙,女孩哭求归还,学校紧急回应

后续!女孩校门口吃烤肠被收走钥匙,女孩哭求归还,学校紧急回应

鋭娱之乐
2025-11-03 11:25:29
张紫妍:被迫陪睡31人近百次,遭道具虐待,29岁自杀留230页遗书

张紫妍:被迫陪睡31人近百次,遭道具虐待,29岁自杀留230页遗书

银河史记
2025-10-01 14:52:35
2025-11-03 14:28:49
史事拾遺 incentive-icons
史事拾遺
以史为鉴,拾遗补阙
2454文章数 351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亲子
房产
艺术

数码要闻

梦幻跨界产品:微波炉改造成PC整机!门作为显示屏、主板置于转盘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亲子要闻

双喜临门!她官宣结婚怀孕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