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了一场辩论赛,辩题是大学生活究竟是积累知识更重要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
辩论十分激烈,双方辩手气势汹汹,谁也不让谁。
在听双方辩手发言的过程中,让我想到了许多问题。确实在大学里围绕着我们的,就是这两个主题。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无疑都是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准备。
所以今天,我打算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或者是碌碌无为在家做啃老族。因此我听见有人将这归结为大学生专业知识积累不充分。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确实是社会上一个普遍的问题。但将这个问题归结到知识学习不充分上实在是太冤枉了。
在企业招聘时,你是只靠着你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面试的吗?
当然,对于一些对专业素养要求高的职业,例如计算机类的职业,确实十分看重专业知识成绩,以致于如果不学好专业知识就很难找到一份对口工作。
但是就“大学生失业”这个话题来说,影响的因素可远远不止这一点。
像是最近汽车行业发展不景气,长春一汽公司已经宣布暂时不再招收某些方向的新员工。若是一名学生立志当一名汽车工程师,并且为之努力,本科读完还升了硕士、博士。可当他毕业要找工作时发现自己心仪的岗位根本不招聘新员工,那么他就失业了。
而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了。
人格是什么呢?心理学上说,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简单的来说,就是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的总和。
放在前面的场景中,如果这位学生死性子,想不开,不能变通,就要在这么一棵树上吊死,不是这个企业职位就不干,那他是真的失业了。
相反,如果他有远见、心态平和、看得开,那他就会知道,现在不是嫉世愤俗的时候,应该另谋出路尽快换个方向做就业准备。
所以以上的区别显而易见。
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是我们的本分。但同样也应该知道,学习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
有些人并不擅长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些人不感兴趣,有些人即使已经十分努力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而他们应该清楚的是:没错,我在学习这方面比不过别人,但是我好好学习做人,我守住我的底线,做好我的本分,也许我并不能大有所为,我可以在我小小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做微薄的贡献。
而对于那些知识丰富的人而言,健全的人格应该是更重要的事。试想一个文化水平极高,知识储备丰富的人,若是拥有反社会人格,那该有多可怕?
像美国著名连环杀人案凶手泰德邦迪,一位优秀的法学学生,被称为“优等生杀人狂”。
他本可以成为一名优秀律师发挥自己的本领,可他将这本领用在了维护犯下几十起一级杀人案的自己身上。尽管他最终败诉,判处死刑,但他给受害者家属带来的伤害,给社会带来的恐慌是无法抹去的。
所以说,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敞开心来,给身边人多一些温暖,给自己多一点塑造人格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