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942 字 | 6 分钟阅读
初创企业的成长历程,就像宝宝长大成人的过程一样,既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也可能会经历相当多的坎坷。宝宝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悉心呵护,初创企业的成长也离不开投资人的指导与支持。从打造核心初创团队、梳理商业模式,到提供融资、财税、法律等方面的支持...资方需要做的事儿还真挺多...
如果你感叹,作为投资人的你为什么“又当爹又当妈”,那么恭喜你,你孵化的初创企业正在你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如果你感慨,作为创业型企业合伙人的你为什么举步维艰,那么恭喜你,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接下来企业将会遇到些什么...
1.完善初创核心团队,合理规划股权结构
在A轮融资之前,大多数初创企业更像是个“草台班子”,创业者更多考虑的是“怎么活下来”的问题,所以团队里还是技术和业务型人才居多。团队结构与股权架构存在的瑕疵,如果不及时弥补将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即便市场前景广阔,企业在将来也很难有爆发式的增长。
这个阶段的资方,想要更快的孵化出优质的项目,重点需要关注的还是“人”,核心技术骨干的态度、创业者的领导力及个人魅力、团队的凝聚力等因素都在考核的范围之内。甚至有些机构还专门设立了人才招聘部门,为初创团队成员“供血”。
2.梳理出清晰的商业模式
商业逻辑的梳理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像是在互联网行业,“快速迭代”就是企业生存下来的关键。即便是像阿里、腾讯、今日头条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时至今日也在不断强调“快”字。处于Pre-A轮的互联网企业,创业者不仅要通过快速迭代来调整业务方向,通过试错来找出最核心的业务,并不断打磨。等到了A轮之后,企业要转向提高产品及业务模式的稳定性,从安全、完善、细节等各个角度进行打磨。
作为资方,在Pre-A轮阶段是引导创业团队进行“头脑风暴”,既要拓展创业团队对商业模式的想象,也要从市场和经验角度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初创企业降低试错成本。
3.帮助初创企业对接融资
融资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就如同母乳对于刚出生的宝宝。但是大多数初创企业存在着变现渠道不清晰、财务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能否在企业萌芽的时候专注打磨产品、梳理业务逻辑,而不是被“资金链断裂”等牵扯创业者的精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此时前期融资对于初创企业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企业缩短产品的产出周期,能够更快更好的投放市场,也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
这个阶段资方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初创团队稳定军心:既要在账面资金上给予支持,也要在融资之初就明确未来的融资规划。要为创业者灌输未雨绸缪的思想:融资是为了企业阶段性的发展,而不要仅仅因为“账面没钱”。
此外,企业的合理估值也同样重要。初创企业值不值钱,要看企业自身的成熟度,也要看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空间。无论创业者还是资方,都要避免盲目融资。只有估值合理,才能让初创企业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同质化竞争中,更快更好的对接到投资机构。
1.打磨盈利模式,拓宽变现渠道
过了A+轮的创业者和资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逻辑、打磨盈利模式,特别是在打通和拓宽变现渠道方面需要多下功夫。“变现”是从创业之初就在研究的命题,在A+轮的时候,这一命题的探讨和研究要更加的深刻。
之所以重点强调“变现”,是因为企业发展到C轮的时候,拥有优秀的变现能力意味着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流量,更充裕的现金流,让企业真正拥有了“造血”的能力。同时,企业还要重点考虑扩展性和性能效率,以及对产品细节的打磨,进一步巩固变现的硬实力。
2.企业战略融资
当企业拥有了“造血”能力,融资的意义就从“为企业续命”转变成“为企业谋发展”。当企业不差钱的时候,就要寻找符合企业文化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投资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仅能够提供资金的支持,还能为企业提供市场资源、合作渠道等方面的补充。
在Pre-A轮之前,虽然企业对未来发展有了一定的想法,但到了战略融资阶段光是有想法还不够,要规划出清晰的企业发展方向,同时要接受市场特别是资方的质疑,是坚守既有的商业逻辑,还是转型甚至跨领域发展,都需要企业慎重考虑。
这个阶段的企业更像是刚毕业的青年,有想法有干劲,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当企业面对看过无数项目的资方,当内心在资本的诱导下开始摇摆,身为投资者和创业者该如何选择,这是摆在两者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1.企业战略布局阶段
到了D轮以及Pre-IPO阶段,对接到的投资机构大部分都是大体量的基金了。基金的投资逻辑,看重的是企业有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优质的变现实力以及未来盈利的增长点。此时资方则需要帮助企业做战略布局的规划,为企业上市做准备。
2.战略融资或并购
将企业战略布局中涉及到的中小型企业,以并购的形式吸纳进企业的产业链,将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时候资方更多是与企业定期跟进,补充和对接资源,帮助企业遴选优质标的。
企业有并购的需求,同样也有被并购的可能。对于资方来说,这也是一种资本退出的路径。是否被并购在B轮的时候就可以定下来了,如果企业希望被并购,资方就要在D轮阶段,帮助企业对接行业内可以形成战略互补的企业,比较类似与FA的工作。
资方对于企业在IPO之后管理,就好像家长关怀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更多的是帮助企业在财税、信披等方面把握大方向,给指导意见,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行差踏错。在确保企业上市后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保障资方的利益增长的前提下,定期为企业做好“体检”。
IPO之后的企业大多数是能够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的,但也有部分企业在上市后“钱多有点儿飘”,大手一挥盲目收购。资方这时候就需要提醒企业,多去考虑投融资并购和战略布局,除了能够为企业带来营收之外,在商业模式、产业链、技术创新等层面有哪些价值。
讲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送人才、找资源、谈融资”的资方,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企业,更像是一对母子的关系。随着融资阶段的不同,资方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方式也要不断调整。
资本市场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成长企业的掌舵者,您应该尽早系统学习最真实、最有效的企业上市知识
课程亮点
●课程内容贴近上市实战
3天2晚封闭式培训,内容模块直击财、税、法、市场、政策等上市痛点!
●与全国顶级服务机构深度交流
汇聚30+全国顶级券商、会所、律所等长期战略合作机构,深度对接上市服务资源。
● 培训+咨询+辅导=一体化服务
破除企业家的上市迷茫,形成上市整体思路+上市资源战略地图+企业未来规划
实战课程内容
专家导师团队
65期诊断训练营课表
服务机构阵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