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谋士,他也是最能“扮猪吃老虎”的人,因为三国群雄纷纷攘攘,为了争夺天下的大一统,可以说所有人都用尽了心思,但是最后统一天下的却不是三国中的任何一国,最后三国都灭亡晋朝出现了。这就是司马懿苦心多年的成果,和当年曹魏一样的套路,司马家族最后也篡了曹氏的江山。
司马懿在三国时代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一生的对手就是“卧龙”诸葛亮,也正是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所以司马懿才能熬到最后,因为曹操身边能够对抗诸葛亮的人只有司马懿一个,所以诸葛亮活着司马懿也就能活着。但是司马懿曾经向儿子称赞王朗,但是得知王朗被诸葛亮给气死后,司马懿反而大笑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王朗,七十六岁被任命军师,率领众将军与诸葛亮对仗,司马懿对此人非常赞赏,于是还引用了曹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夸奖他,目的是为了告诉他的儿子们,人一定要有志气,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在三国群雄征战的时代,司马懿说这话可见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可是他的儿子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告诉司马懿,王朗在阵前被诸葛亮给活活骂死了,坠马而亡。
面对儿子的“拆台”行为,司马懿没有任何反应,反倒是思考起这件事,随后他便哈哈大笑,儿子们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何?司马懿说,王朗虽然满腹诗经,但是却连几句恶语都容不下,活该有这样的下场,故此笑他。儿子一听不乐意了,刚刚你还夸他来着,这么现在有开始贬低他了?一会说王朗志在千里,一会又说他没有气量,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司马懿看看儿子,不由很无奈,人是在变化的,所以要学习他的优点而摒弃其缺点,要跟随变化而变化,因为世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事情,就如同兵法一样要随机应变。司马懿这番话说完之后,也不在搭理儿子,因为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教的,只能靠自己去领悟。司马懿能够懂得这样的道理,也难怪他最后能够逆袭,不愧是和诸葛亮一较高下的人,而王朗的气量也太小了,想要做大事就必须能够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