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感慨的还是宣城公主的一生。萧淑妃死去的时候她应该还不懂事吧,哥哥素节被流放,她自此之后跟随姐姐在掖庭长大,而此时父皇和嫡母所生的孩子们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二十多岁的时候嫡出弟弟上表请求安排她与姐姐出嫁,父皇所感动的也不过是弟弟的好心。
之后高宗去世,她的丈夫和姐夫一起因为谋反被杀,姐姐义阳几个月后病死。成为寡妇的宣城回到宫廷这个囚牢,笃信佛教,总说自己看到异向,成为帝王的嫡母奇怪,或许是觉得她如此诚心不忍,或许是觉得她已经疯了无所谓。
她再次出来,是弟弟李显继位之后了,两千的封邑,是嫡出弟弟对她的补偿,也是李唐复位后对皇族的补偿。但是嫡出小妹太平公主此时已经权倾朝野,到后面更是睿宗不二的代理人。可是她还活着。李显死了,睿宗退位了,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赐死了。已经被改封为高安大长公主的她花一年的俸禄看到了一张父皇的画像。看着看着,居然就因此生病,不久病逝了。高宗大帝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爱过这个庶女一天,这个庶女在几十年后居然是这样病逝。侄子的哀哭,弟弟的补偿,对于大半生被囚禁的她来说,算得上什么呢?然而最后确实是她成为高宗最长寿的孩子,凋谢在开元朝辉煌的晨曦之中。
连亲情都不顾讲人情?长孙对太宗可是忠心耿耿,而且还是爱妻的兄弟,那两个兄早就斗得你死我亡,那还有什么亲情。实际上根本不是。王皇后算是把红线踩遍了。无子,骄傲,妒忌,厌胜,哪一条都是七出。萧淑妃也不是什么善人。这些高门女子,嚣张不是一般的。在李治极为尴尬的永徽时先蚕礼都不愿意去,完全无视皇后的政事身份。作为皇后,不是为丈夫建言献策,而是和长孙无忌一起说话。但是说到底,她们也都只是牺牲品,是世家大族倾倒的陪葬。
玄宗时代被冤屈的王皇后后来追封上谥号,配享宗庙,高宗王皇后却一直没有,仔细想就明白,这俩就是有实锤。作为嫡子,他怎么能忍受一个没有孩子不与他和睦的皇后?于是就发生了这件历史性的事件。可惜李弘死后,李贤被流放幽禁,直到被迫自尽,李显、李旦也是在恐惧忐忑中度过半生。尤其是李旦对于太平公主几乎无条件的纵容与给予,甚至预备为了他把新帝李隆基发配边疆,想来他们作为帝后硕果仅存的亲生骨肉,共同渡过惶惶不可终日的岁月,李旦对于妹妹的感情,应该远远超过亲子。
美化王皇后和萧淑妃是为了污化武则天,就好比把戚夫人洗白成白莲花,好加倍显示吕后的妒火中烧,心狠手辣残害忠良,但后宫就是古代妃嫔的战场,对手就是政敌,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男人该毫不留情,女人为什么不能?其实太宗对李治的王皇后评价很好的,临终前特别嘱咐褚遂良。这有要保全王皇后的意思了。高宗的妃嫔里不乏有才情又善解人意的高门女子,比如徐惠的妹妹徐婕妤(要说像文德皇后,我觉得徐惠更像)只不过史书上对她只有寥寥数笔,并没有后续。个人觉得名门淑女不是李治的那盘菜,闺阁女子即使饱读诗书如徐氏姐妹,毕竟眼界有限,自缚于女德,并不能真正与大帝有思想上和灵魂的并肩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