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满清的皇宫应该是光彩夺目、金碧辉煌的,即使在晚清,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然而,等你看了这组老照片之后,才会知道,皇宫的外观其实和帝国的命运是同步的:随着帝国越来越衰落,皇宫的城墙越来越斑驳了,皇宫里也越来越荒凉和颓败了。图为天安门西侧,1860年由英国人菲利斯.比托拍摄。
紫禁城午门外,也是比托的作品,比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作为英法联军的摄影记者进入北京。照片中的城墙斑驳而破旧,虽然高大巍峨的气势还在,但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感觉。
1900年的午门,拍摄者不详。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只有皇帝可以从此出入,文武大臣从左侧们出入,宗室王公从右侧们出入。
1900年的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1900年,皇宫里面应该还是有很多人的,但不知为什么外面会有这么多杂草呢?
1900年的中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在此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廊柱的油漆和梁枋的彩绘明显剥落了。
1900年的保和殿,殿前杂草丛生。它是举行“殿试”及盛大宴会的场所。
1900年的乾清门,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活动都在乾清门进行。
1900年的乾清宫,紫禁城内廷正殿,是皇帝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的场所。
1900年的翊坤宫,它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