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民族通婚兴盛。这些都削弱了十字军移民的活力和效率。在建立封建政府的过程中,耶路撒冷王国经常发生直属封臣和佃户间的冲突。“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为了利益也卷入这些纷争,彻底忘了曾经信守的誓言。1183年,吕西尼昂的盖伊阴谋篡夺了耶路撒冷王位,但大部分拉丁贵族不愿支持他,正在他举步维艰之际,他发现更大的威胁正在逼近。开罗的哈里发萨拉丁统一了埃及和叙利亚。他是一位才能卓越的军事领袖。耶路撒冷王国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提比利亚湖附近的哈丁岩石交错,干涸无水。
1187年夏,基督徒和穆斯林在此决一死战。基督徒大军虽人占优,但被酷热和饥渴所困。尽管将士们在圣物“真十字架”的激励下拼死反击,但最终还是被彻底击败,溃不成军。国王吕西尼昂的盖伊也被迫缴械投降。同年秋天,耶路撒冷在被包围一个月后向胜利者打开了大门,但与第一次十字军入城后的情形完全不同,萨拉丁没有大肆屠杀基督徒,而是让他们交纳赎金。作为“真主的施舍”,萨拉丁和他的兄弟还释放了许多交不起赎金的穷人。听说圣墓教堂重新落入异教徒之手后,欧洲蒙羞了,愤怒了于是发起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队伍不再吸纳不守军纪的狂热分子。
虽然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得到了教皇的应允,但像隐士彼得或圣伯纳德这样的教会领袖进行鼓动和宣传的情况没有出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实际是三国的军事行动,统帅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英王“狮心王”理查一世,其他的王公贵族也一同航海随行。如果三人能齐心协力,萨拉丁也许会惧怕。但萨拉丁的敌人互相忌妒、不团结,加之萨拉丁政治和军事才能卓越,最终穆斯林再次赢得胜利。就在英法两国的统治者还在为结盟的条件讨价还价时,最后一个拿起十字架的腓特烈一世出神圣罗马帝国,迅速越过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并通过威胁和展示军事实力震慑东罗马帝国皇帝,顺利攻下小亚细亚。
但命运的天平倾向了穆斯林军队,腓特烈一世在西西里渡河时,不幸坠马跌入河中溺亡。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死后,他一手组建的军队也散了,一些人返回家乡,另一些人沦为乌合之众,成为敌人的刀下鬼。与此同时,英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的友谊也破裂了。他们向本国臣民征收十一税用于军队支出,然后启程东征。两人年轻气盛,都想建立丰功伟绩,但法王筹划了密谋,等待他所期望的最终胜利,而理查一世则通过四处征战赢得胜利。中世纪的历史学家对理查一世的充沛精力感到匪夷所思。理查一世胆识过人,敢于冒险,所以经常出奇制胜,扭转乾坤。
尽管命运经常随意发泄自己的怒气,但却不能吞噬他,上帝赐予他慷慨的灵魂和美德,似乎他不属于这个时代,他的事迹让作家写到手指发麻,让聆听者震撼不已。对理查一世的赞美之词不胜其多,这只是沧海一粟。理查一世是高超的战略家,天生的军事领袖,无所畏惧,精力充沛,即使生病仍带着垫子指挥战斗。但他不善外交,缺乏谋略,因此只具备伟大国王的一半品质。与其说他无知,不如说他无脑,他乐意做先祖们做的事情——征服,但他唯一的武器是他的双手,而不是他的大脑。“英格兰国王在营帐外面竖起绞刑架,惩治小偷和强盗,不管罪犯是哪个国家的。他视每个人为臣民,罪犯必须得到严惩。”从理论上讲,这种高压政策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提高战斗力,但在实际中,他随意处决他国臣民的行为引起了该国君主的不满。
法王“对犯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交到了很多朋友,而理查一世却不断卷入各种纷争,并且毫不在意,丝毫不考虑个人和十字军的未来利益。他们要离开法兰西时,腓力二世想把妹妹嫁给理查一世,但遭到了拒绝。因此,两人公开决裂。此时理查一世想迎娶纳瓦拉国王桑乔一世的女儿贝莲加。在意大利南部,理查一世遇到了另外两个敌人。他们因为西西里的王位继承发生争吵和纠纷。启程前,理查一世在墨西拿狠狠地教训了其中的一个对手坦克雷德坦克雷德表面上归顺了理查一世。另外一个对手是腓特烈一世之子后来的亨利六世。理查一世没能打败亨利。亨利对理查一世的怨恨加深了,等待报复的时机。在塞浦路斯,理查一世驱逐了塞浦路斯的希腊统治者,囚禁英格兰的船员。于是,这个岛屿成了他的领土,东罗马帝国皇帝也成了他的敌人。
1191年夏,理查一世到达巴勒斯坦,及时参加了腓力二世围攻阿克的战役。“两个国王和两个民族联合不如他们单打独斗,因为他们相互轻视。”攻克阿克后,英法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此时,腓力二世正好患病。他生气地宣布他无法履行十字军的诺言,启程回国。之后不久,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也对理查一世心生怨恨,因为英格兰人将利奥波德的旗轻蔑地丢进了壕沟里,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狮心王”理查一世现在成了解放巴勒斯坦的主人、土耳其人的噩梦。土耳其人经常用他的名字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理查一世在巴勒斯坦驻扎了十四个月,但他的手下相互忌妒,尔虞我诈。他无人可信任,时间都浪费在挺进耶路撒冷的途中,既无法与萨拉丁交战,也没能在外交上取得胜利。
有消息传来说,腓力二世、亨利六世正在与理查一世之弟约翰接洽,密谋推翻理查一世。理查一世感到非常害怕。此时,他身患疾病,所以无心恋战,同意与萨拉丁签署三年零八个月的休战协议:基督徒据有雅法、提尔港和沿海城镇,可以自由出入圣地朝圣,而他自己满含泪水,凝视着远方未能征服的城市,发誓一定再回来。1192年秋,他启程回国。随着理查一世的离开,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结束了。十字军东征继续进行了许多次,但没有一次像前三次一样,以同样的方式表达了欧洲恢复圣墓教堂的渴望。国家之间的不信任破灭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胜利的希望。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增强,欧洲的共同行动变得越发不可能了。
十字军东征失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失去了对宗教的热情。人们相信他们胳膊上的十字架可以把罪人变成圣人,可以冲破城墙,消灭异教徒,就像奇迹会发生一样。但当发现在巴勒斯坦宗教热情四处蔓延,而救赎的道路依然充满艰辛,人们的幻想就破灭了,不再急切地要求去东方。虽然十字军东征没有戛然而止,但规模和影响力都降低了,一会儿这个国家资助,一会儿那个国家资助。参加十字军的人也不是去朝圣,而是去冒险、战斗或发大财。有人说,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没有带来任何益处。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因为早期的十字军东征吸纳了大批爱滋事的贵族,使国家的商业和政治免遭侵害。
虽然英格兰为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付出了沉重的物质代价,但商人和各城镇所提供的资金用在了约束国王特权和制定宪章上,为市政自由打下良好的基础。第次十字军东征对当时法兰西王国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整个村庄空无一人,城市人数寥寥。据说,有些省的“男女比例达到1:7”在售卖的“狂欢”中,准备参加十字军的人的土地和财产迅速易手,较小的封地往往被较大的封地收购,而其中许多变为王室领地,加之其他原因,法王的财富和收入激增,从而在整个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十字军东征对欧洲的主要影响也许是对新事物的认识。
如果人们的生活长期单调乏味,接触不到不同的思想,难免会产生偏见。对十字军而言,旅行并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风俗习惯是件好事,但在当时这可能会让他们恼火。十字军东征不仅刺激了地中海港口的贸易发展,还为世界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发展提供了动力。运输大规模军队的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土耳其人的狡猾激发了基督士兵和工程师的聪明才智;拜占庭的建筑和马赛克深刻影响着威尼斯的建筑风格和色彩。
西欧继续憎恨东方,却不能没有东方的丝绸、香料和香水,同时无法抛弃对神秘中国的幻想。因此,十字军东征将其经历的失败与大发现时代的成功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通往东方的崭新道路。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